用成語形容李清照?如何形容李清照的詞?

2025-06-01 04:40:19 字數 3958 閱讀 3012

如何形容李清照的詞?

1樓:網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是我認為宋代描寫愛與性最含蓄也是最深邃的詞人。

沉醉不知歸路:喝的大醉,連回家的路都不知道了,和什麼人喝呢?是自己的愛人,為什麼是自己的愛人呢?後面可以猜測出來。

興盡晚回舟:酒喝的很高興,坐上小舟,乙個人嗎?肯定不是,既然自己喝大了都不知道歸路了,肯定有人送,小舟上送自己的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呢?

答案是男人,因為女人怎麼能劃的動船呢?而且這個男人知道她住在**,不然怎麼可能送乙個喝醉不知歸路的人回家呢?愛與性的意境由此開始了。

誤入藕花深處:小船劃入了叢叢的藕花裡,如果是專業划船的漁夫,怎麼會不認路呢?計程車司機會不認識路嗎?

答案是這個划船的男人,一定不是漁夫。那是誰呢?就是和作者一起喝酒送自己的男人。

划著小船是誤入荷花深處嗎?肯定不是,既然認識作者的家怎麼可能誤入呢,就算是誤入,為什麼要劃到藕花深處呢?為什麼不開始就立刻返回呢?

所以根本不是誤入,而是故意劃入進去的。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劃入藕花深處做什麼呢?爭渡是什麼?

有人認為是使勁划水,想盡快劃出藕花深處。那樣理解就太幼稚了,根本邏輯不通。既然前面分析是故意劃入藕花深處的,為什麼又要拼命劃出來呢?

就算要再劃出來,慢慢劃出來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拼命劃呢?船的震動都把海鳥驚得飛起來啦,可見船晃動的劇烈。

所以:爭渡,爭渡,真實的意思其實就是現在的車震,也是作者之所以常憶的原因了,為什麼呢?成年人自己想吧。

李清照還有一篇如夢令,表面描寫風雨海棠青春逝去,實則也是描寫男歡女愛之事。

如何形容李清照的詞

2樓:乙隻在尋找百里守約的凱

作詞 : 李清照/張靖怡。

作曲 : 劉炫豆。

編曲:劉炫豆。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

風雨著不透。

一任宮長驍瘦。

臺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

無餘歲可偷。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運遊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頃判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

風雨著不透。

一任宮長驍瘦。

臺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

無餘歲可偷。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旁乎銷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詞語

3樓:匿名使用者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桐知消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局知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猛爛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無名氏詞,見《花草粹編》卷一)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鍾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玉鴨薰爐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闢寒無。

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

忘了除非醉。

瀋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燻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左「決」右半,右「鳥」)。

形容李清照的成語

4樓:美秀時尚

1、青少年 冰雪聰明 ,豆蔻年華,婉約動人,文采飛揚, 李清照出生於乙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

由於家庭的影響,特別是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她少年時代便工詩善詞。

2、婚後 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兩情相悅,比翼齊飛,夫唱婦隨,志同道合,結髮夫妻,情深意重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後,她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趙明誠互相砥礪,進行詞的創作,技法日臻成熟。

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

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歎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

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南渡後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棒打鴛鴦,黯然神傷,鶼蝶情深, 無依無靠, 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與李清照有關的成語

5樓:網友

一、風鬟霧鬢。

拼音: fēng huán wù bìn

解釋: 形容女子頭髮美麗或頭髮蓬鬆散亂。

出處: 宋·李清照《永遇樂》詞:「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

二、綠肥紅瘦。

拼音: lǜ féi hóng shòu

解釋: 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出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用什麼成語形容雲,用什麼成語形容月光

雲消霧散 y n xi o w s n 釋義 y n xi o w s n 1.天氣轉晴。2.比喻疑慮 怨氣 愁苦等一下子消除得乾乾淨淨。飄忽不定 千變萬化 雲山雲海 柔和似絮 萬里無雲 天高雲淡 彤雲密布 陰雲密布 烏雲翻滾 雲海奇景 雲霧繚繞 白雲漂浮 雲淡風輕 雲中漫步 雲開日出 雲山霧罩 雲...

用什麼成語形容人很有內涵,用什麼成語形容乙個人很有內涵

形容乙個人很有內涵的成語有 1 溫文爾雅 成語 溫文爾雅 全拼 w n w n r y 釋義 溫文 態度溫和,有禮貌 爾雅 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出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陳錫九 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例子 正是學者的態度。葉聖陶...

用什麼成語形容李白,形容李白的成語

湖中的紫色花瓣 飄逸豪放,流暢自然,筆酣墨飽,鬼斧神工,氣象不凡,豪氣十足,淋漓暢快 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爐火純青,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天衣無縫 璆殤夢 字跡工整,文筆極佳,才思敏捷,過目不忘,十年寒窗,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文武雙全,雄韜偉略,談吐不凡,談笑風聲,高談闊論,眉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