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有哪些節日
1樓:潤澤且鮮明灬小兔子
達斡爾族。是我國少數民族。
之一,傳統節日。
有阿涅節、庫木勒節、抹黑節、千燈節。阿涅節是達斡爾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逢節日來臨,人們便停止勞作,張貼年畫和對聯,準巖碰備手把肉等各種美味佳餚,並走親訪友,開展各種娛樂活動。
每年五月舉行庫木勒節,男女老少深懷感恩之心,興高采烈地去採摘柳蒿芽臘棗緩,並歡歌跳舞。抹黑節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舉行,人們拿著浸了清油、沾上鍋底灰的布或氈片,爭相在對方臉上抹黑。千輪模燈節在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節日當天,人們紛紛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盞,帶到喇嘛寺廟去點燃,點得越多越吉利。
達斡爾族禮儀風俗
2樓:清寧時光
達斡爾族是個非常注重禮儀的民族。達斡爾族人具有尊老敬賢、扶貧愛幼、熱情好客、禮貌待人、講究信義、慷慨豪爽、謙恭互諒等傳統美德。
尊重老人和長者地禮儀表現在飲食、家庭生活、走路、 *等各種場合。用餐時,老人先動筷子,晚輩方可吃飯。居住上,西屋為上,西屋南炕是老人坐臥的地方。
在暫別相逢,兒女別父母7日、兒媳別3日、村中年青人別長者15日,晚輩都要向老人、長者行屈膝請安禮(薩因哈索貝,同滿族人的請安),向前邁左腿,雙手掌放膝蓋上,曲右腿,目視對方,向前彎腰。春節和參加婚喪大典,要向老人行磕頭禮。老人行將出門遠行,兒女為其備齊攜帶品,套好車或備好馬。
回來時,出門相迎、請安,讓進屋,坐定,兒媳給敬菸、敬茶(或水)。家中來客,對長者、老人都要請安、裝煙、敬茶。年輕人外出串門,見到老者無論相識與否都要請安。
路遇老人要讓路,老者與長輩談話,晚輩不得隨便插話。送來訪客人,要讓長者先走,女主人送到戶門外,男主人送至庭院大門外。
辦理家庭大事,先要徵求老人的意見。家庭、鄰里或村中發生糾紛,老人們出面調解,雙方肯於服從。吃飯要給老人先盛,有條件儘量讓老人吃、穿、住可心舒適。
坐車要有年輕人趕車。酒席上,要按輩份年齡排座次,按序斟酒,父子不同席。
同輩人相見,給年長者請安、互敬酒,問候老幼是否平安、家境如何等。男女老幼登堂入室,講究老人和婦女先行。兄弟妯娌、鄰里之間保持相安和睦,謙恭互讓,熱忱相助。
參加各種 **典禮,要衣冠整潔,舉止文明。遇親友、鄰里辦紅白事,要送禮物。誰家遇有意外災禍和困難,要問候、安慰、贊助。對無近親的孤寡、病殘者予以關照。
達斡爾族素以熱情好客著稱。每當賓朋光臨,讓座西炕,敬菸、獻茶,問寒問暖,然後酒飯款待。客人告辭,主人常贈送自產的菸葉和土特產品,以表心意。
逢年過節,殺豬宰牛,競相邀集親友村鄰,歡聚一番。達斡爾族中流行這樣一句話:」世上誰見過揹著自家房子出門的人呢?
所以對於求食、投宿者,不論相識與否,一律熱情接待。上述竭誠好客之風,至今依然如故。
在達斡爾族禮儀中,裝煙禮佔有重要地位。他們戶戶善於種植菸草,普遍嗜煙。裝煙禮分單向禮和雙向禮。
為長輩敬菸一般為單向禮,而同輩相互請安、裝煙為雙向禮。客人到家,雖以酒、奶茶招待,還要行煙禮。即便客人口中叼著菸袋,也要請他換成自家的煙,臨行前還要送客人一把煙,以示敬重。
達斡爾族食俗禮儀
3樓:宸辰遊藝策劃
達家很好客,客人一友亂腔到,盛情的主人則要拿出「菜末」,配上四個小碟來款待陪數客人。吃飯要讓老年人、
客人先吃,以示尊敬。如有貴客,好衫大多吃手把肉,並將血腸放在手把肉上,客人用刀切塊吃,再喝三盅酒,這是對客人最尊敬的禮節。如果家人同客人一塊吃,最先開刀切肉的人,然後全家才能食用。
第一等肉稱。
瓦琪」是請客吃的;第二等肉稱「達勒」(是肩胛部的);第三等肉稱「搜濟」(胯部的肉)。二等三等。
肉配上其它部位的肉(如肋條、肘子是用來招待一般客人的。達家男女訂婚後,男方第二次認親時要給女。
方送去一種油餅,是把生稷子公尺烤乾後,磨成粉的。
結婚時,也要殺豬,吃手把肉、血腸。另外要吃「梅樂瓦特」和「烏力熱瓦特」。
達斡爾族簡介: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嫩江兩岸,生活著乙個以農業為主兼事畜牧業和漁獵業的民族——達斡爾族。達斡爾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莫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受清朝滿族文化影響,通用滿文。後普遍使用漢文,歌舞、體育是達斡爾人喜愛的活動。傳統的曲棍球近年發展很快。
達斡爾族春節的風俗都有哪些?
4樓:張三**
春節中國傳統文化裡最重要的乙個節日啊,這是全中國全民族的盛世。在這天在外的遊子都要回到家中,一家人一起度過這個節日。在偏遠的達斡爾族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裡有著許多傳統的習俗,是 達斡爾族文化 的重要組成。
春節,是達斡爾族的大節,極為隆重。達斡爾人稱春節為「阿涅」,意為歲首,達斡爾人春節要從初一過到十六。在除夕之前,家家戶戶忙碌著準備春節的到來。
到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室內室外及院落打掃乾淨,小孩子明滑中都穿上新衣裳,各家屋內、門上貼上年畫和對聯,以求來年福到和吉祥。
從除夕開始便拉開了春節的序幕,家家激山門前要點燃堆放的幹牛糞垛,當火焰燒旺時,要把肉、餃子、饃饃等食品拋進火中,祈禱新的一年五穀豐登,人畜兩旺。除夕的夜晚,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飯,並向老者敬酒磕頭,祝福老者長壽,老者也要為晚輩祝福。大年初一,大家都起得很早,如果起得晚,被認為在新的一年會不吉利。
春節期間節大家互相拜年,聚集在一起男扮女、女扮男唱歌,跳舞、逗趣,初一起床之後,要燒香拜天,祈求平安。然後按輩分依次去拜年。讓早過春節,達斡爾人要吃迎春的餃子,大家互相拜節,非常熱鬧。
節日期間,大家還要聚集在一起,開展各種娛樂活動,如賽馬、摔跤、射箭和做其他遊戲,使大家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之中。據說,在正月十六,達斡爾人還有互相往臉上抹黑的習俗,往臉上抹黑被認為是吉祥和吉利的事情,同時,也是青年人喜歡的一件事情。
正月十六是達斡爾族傳統抹黑節。這天天不亮老人就為小孩抹上鍋底灰,年輕人也互相串門給對方和家人抹黑,寓意驅趕邪佞保平安。
達斡爾人在過節日時,從初一到初五忌諱把家裡的灰土、湯水往外倒,也不用公尺麵做主食;婦女也不動針線活;不準大哭大鬧,也不準呵斥人,認為這樣做了,都會帶來災難或是不吉利。
達斡爾人還認為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豬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馬日,初六是牛日,初七是人日。意思是在這日子裡要善待畜禽,給它們吃好的飼料。這種習俗反映了他們愛惜家畜家禽的傳統美德。
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特別是青年人之間要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達斡爾族春節習俗
5樓:阿宋社會生活說
達斡爾族春節習俗如下:
1、從除夕日清晨,男人打掃庭院,女人清掃房屋。張貼年畫、對聯及彩色剪紙掛籤,早年居住的土質房屋需要把門窗上的各種洞口及漏縫用紙封住。
2、早年冬季沒有綠色蔬菜,年夜飯常以手把肉為主,並有用各種野味配製的旁伏乾菜,吃肉喝酒。傍晚,各家都在院門外放一堆煙火,需由長者親手點燃,並把大塊熟肉、餃子和點心拋進火裡,以求在新的一年裡人畜兩旺,五穀豐登。
3、除夕晚上要給室內外的諸神燒香點蠟,然運殲攜後由長者帶領全家男子拜各種神。先給室內的神仙一一磕頭,以求保佑平安,再到室外給天神(騰格里)、祖神及北斗星磕頭。
達斡爾族簡介
達斡爾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鄂溫克族自治旗一帶;少數改攜居住在新疆塔城、遼寧省等地。
達斡爾族居住地最早記載為討浯兒河,明初遷往黑龍江以北;17世紀中葉因中俄邊疆戰事,清**為鞏固後方,達斡爾族最初遷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貝加爾一帶。
蒙古族的那達慕的節日風俗,蒙古族的那達慕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曹帥 那達慕 是蒙古語,亦稱 那雅爾 nair 慕 是蒙語的譯音,意為 娛樂 遊戲 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主要風俗 摔跤那達慕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專案。蒙古語稱摔跤為 博克o巴依勒德呼 稱摔跤手為 博克慶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 規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維吾爾族的主要風俗習慣
安之若素之白羊 內容如下 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 各種糕點 冰糖等,如果是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 飯單 上。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
新疆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維吾爾族的節日有哪些
摺疊民族節慶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 刁羊和摔跤等活動。摺疊宰牲 古爾邦節所宰牲靈的肉通常分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饋贈親友,1份施散窮人。宰牲時必須高念 泰克比爾 takbir,即真主至大 宰牲方為有效 mustahabb,可嘉聖行 中國新疆地區的突厥語系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