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僅四百零一字。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舉埋。缺胡《清靜經》正正扮螞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原文
2樓:暗影之王
原文如下: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耐慧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
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子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上士悟之,公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芹早世長年。遊行三界,公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公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滿德就,相感嫌畝雀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如何理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含義
3樓:網友
學道難明門檻,煩惱憂愁不斷,得真常應物一句,往昔過眼雲煙!
真常應掘伏告物」真即無妄,常即本來廳好,用沒有妄想的心判明態來面對一切,活在當下!
真常得性」明白當下,活在當下,長此以往,迴歸本來清淨本性!
常應常靜」靜即非燥,指面對一切的心態要靜!
常清靜矣」長此以往,腦清心明,明明瞭了成為常態!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對修道人而言,益處大到不可言說!
夢見太上老君給我治病,夢見太上老君和我說的話
你好 你寫得很多,將夢的過程描述的很詳細,但我想說得是 只是夢內而已,南柯一夢。夢是容假的,不必當真。有本書叫 周公解夢 裡面提到,夢與現實是往往相反的,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我認為只是睡覺時,無意中胳膊壓著胸口了,從而壓迫心臟,進而大腦供血不足引起腦部活動了,也就是俗語中的做夢。科學研究...
太上老君老君和悟空恩怨,太上老君為什麼不殺孫悟空?
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不是對手,最後玉帝按照觀音的指示,請來了顯聖二郎真君,結果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加上太上老君的金剛琢雙重攻擊之下,孫悟空被擒拿。孫悟空被抓之後,玉帝直接給判了死刑,但奈何孫悟空因為偷吃仙丹,再加上蟠桃和御酒的作用,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這一下子玉帝無計可施。但在這關鍵時刻...
太上老君的徒弟太上老君有幾個徒弟
哪吒是太乙救苦天尊門下,姜子牙師叔是原始天尊門下.老君是道家的祖師爺那 就多了,現在的道家 都是他的門下,都要稱他為祖師爺的.太上老君徒弟很多,但有乙個叫張天翔,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經名 太上老君開天經。簡稱 開天經 論述太上老君創造宇宙天地萬物及人類之歷史。謂天地開闢經歷洪元 混元 太初 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