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2025-05-26 01:40:15 字數 1467 閱讀 2090

是什麼打破了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觀念

1樓:小兔子的文集

東漢張衡的渾天說打破了傳統的"天圓地方"觀念。

渾天說的代表作《張衡渾儀註》中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

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隱。

其兩端謂之南北極。北極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則北極上規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隱。

南極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規七十二度常伏不見。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強半。

天轉如車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可見渾天說比蓋天說進了一步,它認為天不是乙個半球形,而是一整個圓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雞蛋黃在雞蛋內部一樣。不過,渾天說並不認為「天球」就是宇宙的界限,它認為「天球」之外還有別的世界,即張衡所謂:

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什麼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絡是怎麼樣的?

2樓:楊止善

董仲舒也提過吧,就是君權神授,所謂天子,就是說皇上不是凡人,是真龍之身,是為了維護封建王朝的的統治。與傳統文化的聯絡而言,就是強調要尊重自然,敬畏神明。這也是大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顯著差異,我們不像西方人那樣充滿冒險精神、騎士精神。

而是儒道合一,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3樓:鄭州李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說法。是說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儒家的說法是知行合一,王陽明是知行合一的代表,這一派的被稱為陸王心學。

天圓地方」的理念。這一理念體現了中國古代哪一學派的思想( )

4樓:次玉蓉貴培

天圓地方是「道」家學派的思想。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這是道家對宇宙和天地的理解,天地未開之前,宇宙如雞蛋一般,開闢之後清氣上公升,濁氣下沉,上圓下方,天為陽,地為陰,陰陽為兩儀,兩儀生四相,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陰陽相交再生五行,五行衍萬物,是以陰陽五行學說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百家裡面的陰陽家是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再結合宇宙星相而衍生的分支,這衝悔一支主要研究星相迅判前,也可以說是星相學,其創始人鄒衍的核心思想就是「五德始終說」,五行相生輪換,以此來畝清推算朝代興替,也是風水學派的源頭。

5樓:茂全百戊

天圓地方是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陰陽學說乃其核心和精髓。陰陽學說,迅談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我國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天圓地方」是這種學說的一種具體體現。

而《周易。繫辭傳》有記載:一陰一陽之謂道。

中國的傳統哲學,道家的掘羨認識論是從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陽,這就是陰陽產生說。所以說「天圓地方」的體現的是道畝散碰家的思想。

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是解脫也是桎梏。佛教在我 國傳播千年。幾經朝代的扶持與打壓,人民或多或少 受其影響。它本意是好但幾經傳承卻失其本意。傳統文化受其影響帶有不可磨滅的色彩。不爭自然窮.修道其實也是爭,與天爭.天要你落六道,你非不落要出脫.如果你非拿 來說事,那本鳥可以不可以拿當年阿拉伯人入侵,古印度佛教徒幾乎被殺光來反...

儒學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有什麼

一槓青年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積極方面 1 重視教育,並且創造 因材施教 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注意個性差異,善於啟發教...

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古典詩詞有哪,中國傳統文化中「隨遇而安」的心態在古典詩詞中有哪些體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