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有哪些衝突和危機?

2025-05-15 04:11:06 字數 3508 閱讀 3371

1樓:小新科普生活

1、嬰兒期(0~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衝突。

2、兒童期(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3、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4、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5、青春期(12~18歲):自我燃拆蘆統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7、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

8、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理論概述人的發展歷經這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相應的核心任務,當任務得到恰當的解決,就會獲得較為完整的同一性。

核心任務處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敗,則會出現個人同一性殘缺、不連貫的狀態,處理的成功與失敗即為兩個極點。例如嬰兒期時的最優狀態是基本信任的狀態,最劣的狀態是基本不信任的狀態。核心任務的處理結果會皮帶影響人的一生。

每御譽一階段的衝突都可以稱為「危機(crisis)」。事實上,在每一階段,個體經歷的危機需要在與該階段有關的對立的正極點和負極點之間拉伸。成功解決乙個階段的危機會讓人們對下一階段的同一性問題做好準備。

2樓:喬天蓉賈雙

人的發展歷經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相應的核心任務,當任務得到恰當的解決,散敗核就會獲得較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務處理的不成功或者是衝掘失敗,則會出現個人同一性殘缺、不連貫的狀態,處理的成功與失敗即為兩個極點。

1. 嬰兒期(0~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衝突。

2. 兒童期(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3. 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4. 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5. 青春期(12~18歲):自我統一性和角色混亂枯慎的衝突。

6. 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7. 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

8. 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3樓:飛鳥知山峰

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裡有詳細解釋。望。

人生不同階段的危機

4樓:感情大使

記得大學畢業聚餐時,學校老師曾說過一句話,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她說:「每個年齡階段有這一階段的幸福。」一直相信它的正確性,努力尋找生活點點滴滴的幸福。

如今又讀到與這樣的理論向對的觀念,探索人生的奧秘,太有趣了。

心理學家埃裡克松認為,人的心理發展將持續終生,總共分為8個階段,每乙個階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機,積極解決危機就是該階段的任務。

1、嬰兒期(0——2歲):對父母養育著或初次遇到外部世界產生「不信任感」是這一階段的危機。建立信任感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2、兒童期(3——4歲)因失敗而感到「羞恥」是這一時期的危機。通過練習自己入廁而養成良哪豎好的習慣之類的成功體驗,從而獲得「我也能做到」的「自主感」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3、學齡初期(5——8歲)被大人否定而產生的「罪疚感」是這一階段的危機。通過主動**扒緩察行為而受到大人鼓勵,從而形成「主動性」是這一階段的任務。

4、學齡期(9——12歲)因學習成績不好或不擅長運動而感到「自卑」是這一時期的危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之類的成功體驗而獲得「勤奮感」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5、青春期(13——19歲)對「自己怎樣乙個人」感到困惑是這一時期的危機。克服危機,獲得「同一性」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6、成年早期(20——39歲)無法與他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而產生「孤獨感」是這一階段的危機。與朋友或伴侶建立「親密關係」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7、成年中期(40——59歲)心春茄理髮展陷入「停滯」是這一時期的危機。養育兒女和子孫或承擔社會工作,獲得關心下一代的「世代性」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8、老年期(60歲及以上)對自己的一生感到後悔,感到「絕望」是這一時期的危機。積極、肯定地接受自己的人生,獲得「統一感」是這一時期的任務。

人生各階段的危機

5樓:冰藕不知天下知

只有放棄舊的,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渡過危機,順利進入人生的下衫讓銷一階段。不少人不敢面對現實,或者無法放棄早已過時的東西,所以無法克服心理和精神的危機,只能止步不前,不能享受到新生帶來的歡悅,也不能順利地進入更加成熟的心智發展階段。

我需要: 放棄無需對外界作出回應的嬰兒階段。

放棄無所不能的幻覺。

放棄完全佔有父親或者母親的慾望,放棄性方面的慾望。

放棄童年的依賴感。

放棄自己心中被扭曲的父母形象。

放棄青春期的自以為擁有無窮潛力的感覺。

放棄無拘無束的自由。

放棄青年時期的靈巧和活力。

放滑念棄青春的性的吸引力。

放棄長生不老的空想。

放棄對子女的權威。

放棄各種各樣暫時性的權力。

放棄身體永遠健康。

最後,放棄自我,放棄生命或遊本身。

總體來說,這些就是我們在人生過程中必須放棄的生活環境,個人慾望和處世態度。放棄這些的過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長的過程。

人生各階段的危機

6樓:子靜子的人

#1、無需對外界要求作出回應的嬰兒狀態。

2、無所不能的巖春仔幻覺。

3、完全佔有父親或母親的慾望。

4、童年的依賴感。

5、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6、青春期的自以為擁有無窮潛力的感覺。

7、無拘無束的自由。

8、青年時期的靈巧與活力。

9、青春的性吸引力。

10、長生不老的空想。

11、對子粗汪女的權威。

12、各種各樣暫時性的權力。

13、身體永遠健康。

14、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這些就是我們在人生過程中,必須放棄的生活環境,個人慾望和處事態度。

放棄這些的過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長的過程。

而所有的危機,發生的事情大多數都是在我們控制的範圍之內。但是當我們遇到了一些事情,已經超出了我的控制範圍之內,就是你人越大,走入社會,很多事情不是你可控的。

那這時候你要意識到,這是很正森旁常的一件事情。脫離你控制範圍之內的這種感受是很痛苦,就要試圖去接受它,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說一直崩潰。

所以最後希望大家無論在做什麼你都試圖去享受,把你所有的發揮最大的價值。end

人生不同階段會面臨各種風險,其中()階段面臨的生存風險最大。

7樓:小徐呆呆腦

人生不同階段會面臨各種風險,其中()階段面臨的生存風險最大。

a.未成年期。

b.已婚青年備凱期。

c.已婚中年搭歷期。

d.退休老年期知滾搜。

正確答案:退休老年期。

為什麼每個人的人生不同,為什麼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

圈內雅痞 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每個人心裡都存在的一種處世理念,人與人之間性格的差異,受教程度的不同,風俗習慣的驅使,生活環境的薰染等等都會影響著人們對人生觀 價值觀認識的改變。 因為人與人是不同的,所以觀念也會略有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見解,就像百家爭鳴時,各自堅守著不同的理念。 人生是...

我想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成長也不同。但是為什麼我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好像永遠都走不出去一樣

其實你已經進步了,只是進步的速度不明顯,不要羨慕別人,看好自己,相信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已經不是在原地踏步了。慢慢來,時間會告訴你答案的 沒有動力!沒有理想!沒有毅力!你因該結交新的朋友,多個朋友多一條路嗎!跟你一樣 我的一生沒有大起大落 也不前進也不後退 這樣過著超無聊 為什麼所有人都進步了,而我還在...

每個人審美觀不同什麼意思啊,為什麼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

就是你覺得這個人眼睛好看但是別人不這麼覺得 就是說他和你的審美標準不一樣,就是你認為漂亮的東西別人可能就認為很難看。別人和你這樣說的話那估計就是覺得醜 好了 就是你以為好看的東西別人認為不好看 有些東西你喜歡本人不喜歡就這個意思 為什麼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因為每個人對美 的理解不同,因此審美觀也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