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駢拇》
1樓:楓葉思桐
小人:泛指農民、工匠、商人等靠職業收益謀生的人,此處不含有人格高下的意義。
殉利,為求利不惜捨棄性命。
數子:指上述小人、士、大夫、聖人四種型別的人。
平民百姓為了私利而犧牲,士人為了名聲而犧牲,大夫為了家族而犧牲,聖人則為了天下而犧牲。所以這四種人,所從事的事業不同,名聲也有各自的稱謂,而他們用生命作出犧牲以損害人的本性,卻是同一樣的。
惡:何,從何。取:取捨,選擇。其間:指在伯夷和盜蹠兩類人之間。
天下的人們都在為某種目的而獻身:那些為仁義而犧牲的,世俗稱他為君子;那些為財貨而犧牲的,世俗稱他為小人。他們為了某一目的而犧牲是同樣的,而有的叫做君子,有的叫做小人。
倘若就殘害生命、損傷本性而言,那麼盜蹠也就是伯夷了,又怎麼能在他們中間區分君子和小人呢!
是你要的不 ?
2樓:灬燊灬
小人為求私利捨棄生命,士人為求美名捨棄生命,大夫為求保持和擴充領地捨棄生命,聖人為求天下人的幸福捨棄生命。故此上面四類人,他們的事業不同,名聲稱謂各異,但是在傷害本性、為所求捨棄生命這一點上,是一樣的。
天下人都是為所求捨棄性命的。那些為求仁義而死的,世俗之人則稱之為君子;為求貨財而死的,世俗之人則稱之為小人。為所求而死是一樣的,有的稱君子,有的稱小人;假如就殘生損性來看,則盜蹠也就是伯夷,在他們之間又從何選擇君子和小人呢!
《莊子·駢拇》意思
3樓:網友
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羊。問臧奚事,則持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均亡羊也。
臧和谷兩個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丟了。問臧幹什麼事情去了,說是拿著竹簡在讀書;問谷幹什麼事情去了,說是在和別人擲骰子游戲。他們兩個人乾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丟失羊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
《莊子.駢拇》這則文言文的全文意思
4樓:戈俊名
腳趾並生和歧指旁出,這是天生而成的嗎?不過都多於常人之所得。附懸於人體的贅瘤,是出自人的形體嗎?
不過卻超出了人天生而成的本體。採用多種方法推行仁義,比列於身體不可或缺的五臟呢!卻不是無所偏執的中正之道。
所以,腳上雙趾並生的,是連綴起無用的肉;手上六指旁出的,是樹起了無用的手指;各種並生、旁出的多餘的東西對於人天生的品性和慾念來說,好比迷亂而又錯誤地推行仁義,又象是脫出常態地使用人的聽力和視力。
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乙個視覺明晰的人來說,難道不是攪亂五色、迷濫文彩、繡製出青黃相間的華麗服飾而炫人眼目嗎?而離朱就是這樣。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聽覺靈敏的人來說,難道不是攪亂五音、混淆六律,豈不是攪混了金、石、絲、竹、黃鐘、大呂的各種音調嗎?
而師曠就是這樣。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倡導仁義的人來說,難道不是矯擢道德、閉塞真性來撈取名聲、而使天下的人們爭相鼓譟信守不可能做到的禮法嗎?而曾參和史就是這樣,超出本體的「多餘」對於善於言辭的人來說,難道不是堆砌詞藻,穿鑿文句、將心思馳騁於「堅白」詭辯的是非之中,而艱難疲憊地羅列無數廢話去追求短暫的聲譽嗎?
而楊朱和墨翟就是這樣,所以說這些都是多餘的、矯造而成的不正之法,絕不是天下的至理和正道。
莊子·外篇·駢拇的作者簡介
5樓:小傲xz穢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認為一切事物的本質雖然有著千差萬別的特點,但其「一」本同,安時處順,逍遙無待,窮天理、盡道性,以至於命。
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