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韓信和蕭何的死負有重大責任的人是誰?

2025-05-13 13:30:09 字數 2477 閱讀 8230

1樓:頭孢呋辛加白酒

蕭何月下追韓信,並沒有過多考慮韓信的前途,為的是劉邦。蕭何誘殺韓信,也沒有過多的考慮韓信的生死,為的也是劉邦。可能覺得蕭何不夠朋友,不講情義。

2樓:風黛公尺

是劉邦。因韓信居功自傲,呂后無法容忍,趁劉邦出兵遠征,與蕭何商議,誘騙韓信入宮,擒殺了他,解除了劉邦心中最大隱患。

3樓:三棵樹

我覺得負重大責任的應該是張良,因為張良跟他們兩個一對比,顯得他們兩個非常過分,所以劉邦對韓信跟蕭何非常不滿,對他們的死有一些責任。

韓信死後蕭何說了四個字是什麼?

4樓:ray聊教育

韓信死後蕭何段並說了四個字是豈非天哉。這四個字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你有今天的下場就是活該。韓信被殺後,蕭何的評價可謂字字誅心。

因為韓信一生匡扶劉邦,忠心不二,甚至拒絕了蒯通讓他三分天下的絕漏建議。如今韓信卻死於女子之手,著實可憐。

韓信的生平簡介。

秦末大亂之際,韓信初屬項羽郎中,未得重用。後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制定漢中對策,申軍法設還定三秦之計。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

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奇兵的同時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

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西元前196年,其被人告發與叛將並燃爛陳豨勾結謀反,呂后與蕭何合謀,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

韓信死後蕭何說了四個字?

5樓:帳號已登出

韓信死後蕭何說了豈非天哉四個字雀雹。據史料記載,韓信死後,蕭何看著他的遺體說了4個字:「豈非天哉!

翻譯過來就是:你有今天的下場就是活該!各位,韓信被殺後,蕭何的評價可謂字字誅心。

因為韓信一生匡扶劉邦。

忠心不二,甚至拒絕了蒯通模歲耐。

讓他三分天下的建議。如今卻死於女子之手,著實可憐。

而蕭何當年將韓信發掘出來的是他,如今殺了人家的也是他,現在對著冰冷的屍體還要說誅心之話,蕭何之為人,被人詬病至今!

蕭何立場

韓信就這樣遇難於長樂宮。

鍾室。這位軍事天才的傳奇人生與不幸遭遇,讓後人不甚唏噓。明代詩人楊守正在《拜將壇》中雲:

登壇不是蕭何薦,高祖何緣得見奇。"亦有詩嘆道:"反覆誰知相國情,千古難消鍾室恨。

可見,蕭何反常對待韓何的做法,的確讓人難以理解。畢竟他這樣出爾反爾的行徑,使得韓信慘死,是非常痛心和遺憾的事。

難道是蕭何與韓信二人在交往中有旦春了致命過節?其實並沒有。蕭何力薦韓信後,二人便在一條戰壕裡結下了更為可貴的戰友情誼。

韓信也一直視蕭何為知音,對他特別尊敬。蕭何也從來沒把韓信當做敵人看待。只是,忠君的蕭何一生追隨劉邦,他將匡護大漢天下一直視為畢生的使命。

韓信死後,蕭何救下他的兒子,是良心不安還是別的原因?

6樓:阿錦想出走

因為蕭何跟韓信本來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蕭何幫助呂后殺韓信,是無奈之舉,但是他和韓信之間的情義還在著,所以才會救韓信的兒子。韓信和蕭何不僅是並肩作戰過的生死之交,更是伯樂和千里馬一樣的關係,所以在韓信死後,蕭何會救他的兒子也不算什麼奇怪的事。

韓信是劉邦的得力干將,幫劉邦打了很多的勝仗,在前期也得到了劉邦的重用,只是後來劉邦懷疑韓信會謀反,所以才設計要把韓信殺死。但真正對韓信下殺手的是呂后而非劉邦,而幫助呂后殺害韓信的也正是蕭何。一開始,韓信已經意識到劉邦已經不信任他了,所以對劉邦都是避而不見,但是後來蕭何騙韓信,韓信非常相信蕭何,所以就進宮去,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呂后得手,殺了韓信。

蕭何跟呂后一起合夥將韓信殺死,蕭何為什麼還要救韓信的兒子呢。這就要從韓信的發家史說起,一開始,是蕭何提拔了韓信,把他推薦給了劉邦,韓信的才能才有了用武之地,所以韓信一直以來都非常的感謝蕭何,也非常的信任他。私底下,蕭何跟韓信的交情也很深。

但是蕭何作為宰相,身上有他的責任,他不得不和別人一起殺韓信,但又顧及到和韓信的私交,所以他才會冒險救下韓信的兒子。

蕭何會救韓信的兒子,是念在和韓信的交情上,也是對韓信的一種愧疚之情,想要為韓信留下唯一的血脈。畢竟韓信那麼信任他,他卻騙了韓信,心裡總是有點過意不去的。

7樓:我的傷你不懂

應該是既有良心不安,又有其他的原因吧。

8樓:雙子顧大貓

他應該是良心不安才救下他的兒子的。

9樓:網友

我其實感覺他這樣也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才去這樣做了。

楚漢戰爭期間,漢軍陣營中張良,蕭何和韓信誰的地位高

蕭何最高,因為他是漢的丞相,僅次於劉邦。張良雖然地位尊崇,但他僅是最高軍事顧問的角色,沒有實權。韓信以相國的頭銜單獨統軍作戰,地位也是相當高。他們的地位沒有誰高誰低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互不統屬。如果論他們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有高低之分的。張良最高,劉邦呼帳下諸將如呼小兒,直呼他們的名,但唯獨對張...

張良和韓信是怎麼死的

貞觀之風 張良是病死的,蕭何也是病死的,韓信是被呂后和蕭何謀劃殺死的。1 張良 張良 約公元前250 前186年 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 大臣,與韓信 蕭何並稱為 漢初三傑 張良在韓國世世代代都是顯貴的貴族,祖上曾經五代為相,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躬屈膝,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

正有理數和負有理數統稱有理數是對的嗎

正有理數和負有理數統稱有理數是不對的,還有0。有理數為整數 正整數 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64640 負整數 和分數的統稱 正整數和正分數合稱為正有理數,負整數和負分數合稱為負有理數。因而有理數集的數可分為正有理數 負有理數和零。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