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勞動的詩句
1樓:陸葦
讚頌勞動的詩句如下:
1、《擊壤歌》先秦 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賞析:在遠古的時候,先銀掘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井作飲用水,整理田地,種植糧食,期待五穀豐登。做完了農活,他們會停下來歇一歇,看著自己的勞動的成果,橋差他們很滿足:
這樣的日子多麼自在,誰還會去羨慕帝王的權力呢?
自然中見淳美,樸拙中見太平。是這首小詩的特質,更是千百年來勤勞的先民的特質。勞動者最光榮,勞動讓生活更從容。
2、《歸園田居其三》魏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賞析:不願為五斗公尺折腰,陶淵明憤而辭去了彭澤縣令的職務。回到田園,一切都要自己幹。
陶淵明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即使很累,即使露水沾溼了衣服,可他依然心中暢快。
3、《觀刈麥》唐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敏搏皮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賞析:農曆五月,正是小麥豐收的時節,莊稼人最是忙碌。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燻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活。
原以為,收麥人已經是很辛苦了,沒想到,乙個貧窮的,抱著孩子的婦女在揀拾麥穗,以此充飢。看到農民辛苦的生活,白居易感到十分慚愧。勞動者最美麗,勞動者卻也是最辛苦的,他值得所有的尊敬。
歌頌勞動的詩句
2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比較經典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翁卷《山村四月》攔雹。
2.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崔道融《田上》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並衡並,耕田而絕跡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
4.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關於讚美勞動的詩詞
3樓:小越
關於讚美勞動的詩詞如下:
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棗乎下土。——李紳《鋤禾》
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賞析: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的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
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
2、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韋應物《觀田家》
譯文:我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里,心中深感慚粗巖州愧。巖蔽。
賞析:講食祿不耕者對衣食父母的農夫們的艱辛勞作而又飢寒的情況慚然生愧。「方慚」二字既是對不勞者的譴責,也是詩人對自己宦遊食祿生活的自責。
詩人在此詩中用通俗易懂的詩句描寫了田家的勞碌和辛苦,表達了對其的同情,慚愧官吏的不勞而食。筆法樸實自然,不加渲染誇飾。
3、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觀刈麥》
譯文: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賞析: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
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公尺,內心十分慚愧。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李商隱讚頌老師的詩句,李商隱讚頌 老師的詩句? 5
菜菜cai菜菜 李商隱的詩句中,常被用來讚頌老師的詩句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詩句的意思是 春蠶直到死時,才把絲兒吐完 蠟燭燒成灰燼,蠟淚才會流乾。後人們常借這兩句詩來歌頌那些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尤其是老師。全詩如下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關於太陽能的詩句,寫讚頌太陽的詩詞名句?
寫讚頌太陽的詩詞名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 春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憶江南 江南好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李清照 永遇樂 落日熔金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嫋風。李白 陽春歌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歐陽修 豐樂亭遊春 其三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
王安石讚頌梅花王安石描寫梅花的詩句讚頌了梅花的什麼精神?
梅花 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紅梅 春半花才開 多應不奈寒。北人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46263初未識 渾作杏花看。梅花 白玉堂前一樹梅 為誰零落為誰開。唯有春風最相惜 一年一度一歸來。溝上梅花欲發 亭亭背暖臨溝邊 脈脈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