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蟹預防與控制措施是什麼呢?

2025-05-12 21:00:41 字數 3841 閱讀 2822

1樓:巍然還靈巧的小君子蘭

目前在蟹種培育過程中,普遍存在蟹種出池規格偏大,性成熟比例過多的問題,從而給蟹種越冬帶來困難,造成第二年開春大批蟹種死亡。筆者根據多年生產實踐,對蟹種性早熟的原因及備型搜須防措施介紹如下。原因:

投餵餌料過精,特別是動物性餌料過多,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餌料比較豐富,使生性貪食的河蟹一方面加快了生長,形成了一部分在規格蟹種,另一方面促進了性早熟。有效積溫增加,促使性腺發育加快。特別是池塘、稻田培育蟹種時,由於水體較小,水位淺,水溫回公升比湖泊、河道、草租巖蕩等大水面來得快。

再加上培育蟹種一般在夏秋高溫季節,水溫一直較高,從而加速了蟹種的生長和性腺發育。天然蟹苗要到6月上旬才發苗,而人繁苗一般3月初即可出苗、生長期比天然苗延長2個半月到3個月,再加上塑料大棚的強化培育,使蟹種出池規格偏大.性早熟比例多。蟹苗或v期幼蟹放養密度過稀。

性成熟特徵:雌蟹腹部已成團臍為性成熟;雄蟹交接器變成堅硬骨質化的管狀體,蟹足絨毛稠密較長,顏色較深為性成熟。性成熟的蟹種背部凹凸不平。

開啟蟹種的頭腦甲,如在肝區上看到2條紫色條狀物,且有卵粒,或有2條白色塊狀物即精巢,則表明性腺已成熟。預防措施:因水制宜,控制投餌,特別要控制動物性餌料投餵量。

適當增加培育池的水深,高溫季節多換水,最好用河道、湖泊內的水,以降低水溫。仿歷培育池中移裁覆蓋率為50%的水草,減少陽光直射,降低蟹種生長的有效積溫。儘可能選用5月份的人繁苗進行蟹種培育,3-4月份的人繁苗可用來當年養成。

適當增加蟹苗放養密度,一般可比正常培育蟹種的放養量增加1/3。

2樓:網友

‍90年代以來,我國河蟹養殖發展迅猛,由最初的天放天養、人放天養以及人繁罩知蟹苗和人工捕撈天然蟹苗種放流放養階段,進入精養半精養以及早繁蟹苗當年養成階段;養殖技術日益成熟完善,養殖方式多種多樣,高產高效典型不斷湧現。但是,由於河蟹養殖技術性強,易受市場波動的影響,使得養蟹失敗或效益不高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為了指導廣大養蟹專業戶和農民搞好河蟹生產,並獲得較好經濟效益,南京農業大學養蟹專家林樂峰編寫了這本《河蟹養殖與經營大全》。

本書內容包括:河蟹生產概況,河蟹的穗物分類地位及生物學,物族消河蟹的人工繁殖,河蟹各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和餌料選擇、培育與配製,河蟹病蟲敵害防治,河蟹加工,河蟹經營。書末附有天然海水工廠化繁育蟹苗操作規程和人工半鹹水河蟹工業化育苗技術操作規程等內容。

書中還介紹了大量成功和失敗的典型範例,供讀者參考。

大閘蟹的養殖要預防多種病害,大閘蟹常見病害有哪些?

3樓:嘉玉玉寶貝

大閘蟹最常見的病就是水腫。腸炎。黑腮。水黴。纖毛蟲。聚縮蟲 。蛻殼不遂症 這幾種病都會影響大閘蟹的生長,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

4樓:我是潛水蘿

大閘蟹味道鮮美,吃的人很多,但是大閘蟹比較嬌貴,容易生病,常見的病害有,腐殼病、黑鰓病、爛肢病等,都是對大閘蟹有著致命傷害的,需要引起養殖者的充分重視。

5樓:杜春柏

隨著病情的發展,指關節變紅,向上擴散。它之所以被稱為「顫抖」,是因為它的腳容易掉下來,它的鉗子很脆弱,無法爬行。有時可以看到病蟹的腳折向頭部和胸部收縮成乙個球,或者爪子伸向地面。

6樓:創作者

聚縮蟲病,由於池水過肥,或長期不換水,使聚縮蟲病大量繁殖並寄生所致,水腫病,蟹在養殖過程中,其腹部受傷感染病菌所致。

7樓:教育知識之家

纖毛蟲病。經常向池中加註新水,定期使用水清爽、底清爽,長期保持水質清新可有效預防,一旦發現纖毛蟲,用甲殼淨全池潑灑連續幾次可有效殺滅纖毛蟲。

早熟蟹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防止產生性早熟蟹?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造成早熟蟹的主要原因。

育種池塘過大:育種池塘小而適宜,幼蟹相對集中,餌料容易做到均勻投餵,每隻蟹獲取餌料的機會也越高,規格相對更均勻整齊。池塘越大,幼蟹相對分散,餌料投餵無法實現全覆蓋,久而久之,蟹種則會逐漸出現規格分化較大的局面,小的成為懶蟹,大的成為早熟蟹。

密度過低:幼蟹密度過低,容易造成蟹種營養過剩,規格偏大,早熟蟹比例大幅度提高。

餌料投餵過精:如果投餵餌料過精,特別是動物性餌料過多,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餌料比較豐富,使生性貪食的幼蟹營養過剩,形成了早熟蟹。

有效積溫增加:育蟹種水體較小,水位淺,水溫上公升快,如遇持續高溫季節,水溫一直較高,加速了幼蟹的生長和性腺發育,形成早熟蟹。

2)控制性早熟蟹種的措施。

模擬自然生態環境:在苗種池中栽種一些水生植物,如投放水花生等,面積可為水體的1/3。水草不但可供蟹苗攝食、隱蔽附著脫殼、降溫,而且水草叢中還可滋生許多水生動物,增加蟹苗的天然餌料,同時水草還可吸收肥水,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

掌握好投餌方法:大眼幼體下塘時,水要肥,培育適量的浮游生物,投餌要做到兩頭精、中間青。即前期和後期投餌要精,中期要青。

具體說,在幼蟹4~5月以投餵一些魚糜、顆粒餌料精料為主。到了7~9月,要少喂精料,多喂適口水草,如瓢莎最好,此時天氣炎熱,河蟹喜歡攝食植物性餌料。因此,要以粗代精,既節約了餌料成本,又可控制蟹苗早熟。

10月之後,氣溫逐漸下降,蟹苗又停止了蛻殼,這期間必須以精料為主,使苗體健壯越冬。

搞好注、排水:不斷改善水質,加大水位,增加溶氧,控制肥度。

調節好池水ph:蟹苗生長的最適ph在,要保持這個標準。每月要施2次生石灰進行消毒,一般每畝1次施用15千克,既可調節水質,又可預防苗種疾病。

怎樣實現高溫季節預防河蟹病害

9樓:二力河蟹

高溫季節蟹塘加強換水,投放鮮活餌料河蚌田螺,燈光誘捕水裡害蟲,測底清除老鼠飛鳥肉食性魚類。

在培育幼蟹的過程中越冬管理需要注意什麼?

10樓:猴97272何戰

‍在幼螺的強化培育過程中,養殖管理的重點就是保證飼養箱內有幼螺生長發育最合適的溫度與溼度。溫度的控制幼螺的身體構造還沒有完全成熟,它們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力較弱。田螺是變溫動物,如果溫度過高,它們會熱死;而溫度過低時,並李兄會導致田螺凍死。

所以在幼螺的專用養殖箱內飼養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溫度的控制,可絕襲在20~28℃之間。另外,還要注意晝夜溫差不得超過5℃。但露天培育對第二年的蟹種進行有目的的控制與培育有利,性成熟蟹種比例較小。

溫棚培育即通過人為控制,在相對封擾激閉的溫棚這個生態系統內進行人工調節水溫,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小,可大大提高成活率,而且出池規格較整齊,「懶蟹」的比率降低,大大縮短了養殖週期。

11樓:水源源源水流源

‍加強營養,冬季水溫低,河蟹不攝食,主要靠自身營養維持生命,因此越冬前一定要加強營養,保證河蟹安全越冬。一般在9月底10初開始投餵高質量飼料或新鮮的小雜魚,投餵20天左右,以加強蟹種營養,提高蟹種體質,確保越冬成活率和來年開春第一次脫殼成活率。此外,經越冬前強化培育的蟹種,營養狀況良好,體質好,第一次脫殼早,脫殼成活率高。

溼度的控制田螺是離不開水的,在進行飼養箱專門培育幼螺時,一定要將溼度控制在75%~90%的範圍內,養殖土要保持溼潤狀態,含水量控制在40%~50%,晝夜扮廳溼度差不得超過5%。在生產上發現,如果溼度忽高忽低,就會導致幼螺大量死亡。因此在天熱時,可以通過噴霧器形成霧狀水粒噴灑在飼養箱上和側面的養殖土中,但要注意不能把水直接噴灑在幼螺。

培育場所來劃分,可分為水泥池培育、網箱培育和土池培育三種;從培育所需的溫度來考慮,可分為常溫培育(又叫露天培育)和廳春隱恆溫培育(又叫溫棚培育)。露天培育對溫度的要求不高,受外界的氣候如溫度、風向、風力、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可控性較差,而且幼蟹出池規格大小懸殊,出現「懶蟹森衡」的比率較高,成活率偏低,經濟效益特別是當年效益不太理想。利用溫棚培育當年早繁苗養殖成商品蟹是成功的,不僅減少了特種水產品在生產上的風險,且經濟效益顯著,是致富的好途徑。

水泥池培育、網箱培育及土池培育,是仔幼蟹培育的不同載體,它們既可以在露天下培育,又可以在溫棚內培育。

職業性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有哪些,預防職業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滑清綺 1 職業衛生防護措施包括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以及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等。2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是以預防 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 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目的的設施 裝置或用品。3 加強設施防護與配備防護用品。用人單位應當優先採用...

控制尿酸高的措施是什麼,尿酸高的預防措施都有什麼

現在,很多企業都會為員工定期進行體檢,在體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中青年的員工都有血尿酸高的情況。一些年輕人以為尿酸高沒有什麼大問題,其實不然,很多尿酸高患者,在若干年後都會突發很多疾病。那麼尿酸高的危害有哪些呢,如果有效的防止尿酸高導致的併發症呢?武漢芝元堂醫藥生物醫藥科技 痛風研究所專家指出,尿酸高...

預防肺炎的三個措施是什麼?

第一,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通過這次肺炎影響讓人們都注意到了,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如此的重要。沒有免疫力和抵抗力一切都是空談,有的人在生一場大病時才知道旅改健康的重要性。什麼叫免疫力?免疫力也就是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它可以幫助我們防禦疾病的入侵。一旦沒有了免疫力,我們體內各個機能都會無法正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