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動物的文言文
1樓:社南宜然
1、《馬說》南宋·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黔驢技窮》唐·柳宗元。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應應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
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3、《狼》清·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4、《世無良貓》清·樂鈞。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厭以腥膏,眠以氈罽。貓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遊戲,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復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是無貓邪,是不會蓄貓也。
5、《乞貓》明·劉基。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
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
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2樓:網友
《馬說》 韓愈《中山狼傳》 馬中錫。
有關動物的文言文
3樓:魯世柔
精衛填海。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 《山海經》
衛」,其鳴自詨(音同「消」)。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山海經》
譯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樹林裡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啟示:這個神話故事寫炎帝(傳說中的神農氏)的小女兒被海水淹死後,化為精衛鳥,常銜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東海填平的故事。表現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和持之以恆、艱苦奮鬥的精神。
常比喻堅持不懈的人。
樊曄傳的文言文答案,崔猷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翻譯樊曄字仲華,南陽郡新野縣人。與光武年輕時相好。建武初,徵召任侍御史,公升河東都尉,在雲台引見。起先,光武貧賤時,曾經因事被拘於新野,樊曄任市吏,送了一箱乾糧給光武,光武感他的恩德,沒有忘記,多次請樊曄吃飯,並給車馬服飾。因開玩笑說 一箱乾糧得都尉,怎麼樣?樊曄叩頭致謝。到郡後,誅討大姓馬適匡等人...
文言文管寧割蓆答案,文言文管寧割蓆的閱讀題目
翻譯 管寧 華歆同在園中除菜,見地上有小片 管寧揮鋤不停,和看到石頭瓦片一樣沒有區別,華歆拾起金片而後又扔了它。他們又曾同坐一張席上讀書,有個坐著四周有障蔽的高車的 從門前過,管寧讀書不停如故,華歆放下書出去 管寧割斷席子分開坐,說 您不是我的朋友。概括內容 這裡我們似乎讀出了管寧的脫俗和華歆的俗,...
抱薪救火文言文呢閱讀答案,抱薪救火的文言文翻譯
抱薪救火的文言文翻譯 十 抱薪救火 1.魏將段干子 請予秦南陽 以和 2.1 求和 2 停止 3 況且 4 這 3.1 想公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國。2 況且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著乾柴去救火,柴不 燒完,火是不會滅的。4.示例 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不但不能消除災禍,反 而會使災禍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