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教和全真教是乙個宗教嗎?

2025-05-07 17:05:06 字數 4249 閱讀 7714

1樓:老王女兒

正一教跟全真教是有區別的,不過正一教跟全真教同屬道教,信仰上是沒有區別的,都是以「道」為最高信仰。

1、正一教的道士不必出家,全真教的道士需要出家。全真教在道孝友纖教史上告畢首創道士出家,從此以後,全真教道士必須出家。

2、正一教以巫術為主,全真教以內丹為主。正一教受中國傳統巫術影響很深,宗教儀式中存在大量符籙,唸咒,降神驅鬼等內容。而全真教則以內丹為主,基本排除了巫術的影響。

關於道教簡介: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公尺道。

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曆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巧仿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

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正一教。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全真教。

2樓:士珈藍惠

您好。道教主要分兩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寬逗飲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追好握薦為主要宗教活動。「正一」寓意「正以治邪,一以統萬」、「真一不二」。

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觀修行,不娶妻,不茹葷,不飲酒,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慎襪賣之「全真」。

皈依道教一般指皈依全真派或正一派,皈依後稱道教居士、信士,可住觀也可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

3樓:答巧

正基晌弊一和全真都謹皮屬於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侍奉三清祖師正一和全真因為各自的創始人不同,在修行持搏族戒是也是略有不同。

全真教和正一教哪個厲害?

4樓:貝貝愛教育

全真教厲害。

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後,歷隋唐五代宋的漫長歲月,尤其到北宋末年,已呈現頹勢。以符籙派為主流的道教,支派爭流,一些道流徇末遺本,流弊時現。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王重陽創立了全真道教。

王重陽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對道教進行了大量的改革,進一步把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貫徹到教義中。

據載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陽棄家外遊,在甘河鎮遇異人,授以修煉真訣,於是悟道出家。在南時村築墓,住在墓穴中兩年多,自稱為「活死人墓」。

金大定七年(1167),離開陝西,前往山東傳道度人。先後收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

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徒,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金蓮會、三光會、玉華會等。因王重陽在山東寧海自題其庵名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

全真道初傳時期,遵行「以無為為主」的教旨,即注重個人修煉,而不注重發展教徒、營造宮觀,組織規模和力量也比較小。自劉處玄於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丘處機於金泰和四年(1204)相繼掌教以後,始逐漸重視創立宮觀和收徒活動。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全真道組織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它在魯、豫、秦、冀等地,具備了相當深厚的組織基礎。

全真教和正一教有什麼區別?

5樓:女神姐夫

全真和正一是道教的兩大流派,主要有以下不同:

1、起源不同。

1)全真派。全真道是在元朝的時候,由王重陽祖師在陝西終南山創立的新的道派,因為丘處機道長與成吉思汗的良好關係,元朝時得以迅速發展。

2)正一派。正一教的前身是產生於漢末的天師道。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張道陵在川陝地區建立了五斗公尺道,其子張魯在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官職封賞,隨其到了內地。

五斗公尺道始在內地傳播。之後又更名為天師道、正一教。

2、戒律不同。

1)全真派。全真道具有傳戒和叢林的制度,要求全真道士出家,住在道觀裡面修行,不娶妻,不吃葷,不飲酒,它結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所以叫做全真。

2)正一派。道士們可以居家修行,不要求必須出家,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吃葷(除了戒律中的四不吃,即為牛、狗、大雁和烏魚不吃),飲酒。

3、修煉方法不同。

1)全真派。全真派的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行練性,養氣煉丹,含恥忍辱為內修,以傳道度人為外修,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

2)正一派。正一道士主要以符咒齋醮,祈福禳災,驅邪押鬼,超度亡靈為主要的宗教活動。

4、帽子不同。在服裝上,全真和正一是沒有分別的,都是統一的深藍色或者黑色的道袍,唯一能夠區別的就是帽子。

1)全真的帽子是圓形的,中間有開孔,用來讓髮髻伸出,謂之:混元巾。又或者蓄髮盤髻,以飄帶綁住,謂之逍遙巾。

也有在額頭上綁上一條帶子的,位置一字巾。簡單的說,蓄髮的大部分都是全真。

2)正一的帽子使用莊子巾或者是九梁巾作為標誌。

5、靈山不同。

1)全真派四大仙山:武當山、終南山、昆嵛山、景福山。

2)正一派祖庭:江西龍虎山正一觀。

6樓:答巧

主要還是全真住道觀正一可以住道觀可以住家,正一是可以結婚的全真不可以,

正一教厲害還是全真教厲害

7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張道陵創立五斗公尺教,象徵道教的成立。天師系統的道法以符咒為主,有內丹和法術等內容。後來符咒門派全部歸類為正一派。

全真派創立於元代,創始人王重陽,以修煉內丹為主。都以得道成仙為目標。 你說的厲害是哪種厲害?

打架?鬥法?修煉層次?

8樓:黑色的坑螺

修道不一樣。打起來肯定正一厲害。

刷嘴炮肯定都沒有光頭教厲害。

全真教與正一教有什麼區別?

9樓:詩酒清夢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區別在於修行方式不同。

1、正一派道士一般是居家修行,可以飲酒,不持葷戒,也可以結婚生子和全真派不同。

2、正一派很多都是有後代傳承道法,平時主要以齋醮和符籙為主,多進行祈福禳災和全真派不同。

3、除上殿誦經、作法事必須獨居素食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鬍鬚,髮式隨俗和全真派不同。

全真派和正一派的歷史:

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後到北宋末年,呈現新的變化,符籙派結合內丹,形成「內煉成丹,外用為法」的雷法系統。王重陽以內丹修煉為基礎,提倡三教合一,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出家修行;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

正一教的前身是產生於漢末的天師道,由天師道以"治"為單位,天師為最高領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統領通道教眾,組織相當嚴密。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建立人。據道書記載,太上老君以漢元帝永壽元年正月初七日下降蜀中鶴鳴山,傳授道陵經籙科法,令其為天師傳播教法。

後道陵之孫張魯在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其官職封賞,隨其到了內地,天師道道徒幾萬戶被曹操安置於長安、洛陽、鄴城等地。

全真教是否比正一教厲害?

10樓:改騫

因為全真教是道士,王重陽所創立,而正一教其祖師是張道陵,代代相傳,有些叫法叫龜,福利已經失傳,所以不如從前搞不過全真教。筆者認為道教法術是存在的,而且道行高深的道人法術還極其靈驗,現在主流的道教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主要從事醮卜旦散儀與符籙,全真派也稱作全真道、全真教,尊王重陽為祖師,主要從事煉養和清修。

不一樣處

正一道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家庭生活,可以食葷;除了上殿誦經、作經懺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束髮,不留鬍鬚,髮式隨俗,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宮觀裡活動,也有一部分沒有宮觀。

沒有宮觀的正一道士,也稱火居道士,一般情況是平時穿俗裝,住在家中,從事各種非宗教職業,遇有喜慶節日或喪葬時,應喜主或喪主之請,穿上道裝去作法事,當然,也有少數正一道士自願不結婚、不食葷,過出家生活的,近現代,一些正一派女道士也模仿全真派女道士,平時也穿道裝,束髮。

全真道他們有四點基本要求,第一不結婚,第二不食葷,第三平時也必須穿道裝,第四束髮留須,全真道道士一般都住在宮觀裡,南方個別省份的一些全真道士自民型氏國初年以來,已經自動放棄了這四點基本要求。

全真派道士修行方式以內丹為主,不尚外丹符籙,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認為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識心見性,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遲亮證道成仙。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區別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有什麼區別

全真教不尚符籙,主張性命雙修 先性後命的內丹修煉 主張功行並重 清淨恬淡 無私寡欲 重視儒家的倫理道德實踐,強調忠君孝親。提倡苦行忍辱,苦己利人。道士必須出家住觀,不能擁有妻室,蓄髮,戒律嚴格。正一教傳教形式以行符籙為主要特徵,即畫符唸咒 驅鬼降妖 祈神福禳災,並崇信鬼神。在戒律方面,正一道士可以有...

到底什麼是宗教?一宗教是如何起源的?二宗教

現在,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條件極大的改善。隨著人類 科學發產和醫學的昌明,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也在減少。但是,宗教依然具有很高的現世意義。1 統一思想的作用依然存在。宗教,在思想上把具有相同利益的人統一起來。最明顯的例子當然還是伊斯蘭世界。共同的信仰,對阿拉伯國家聰明的鞏固作用是舉世公認的。...

走進教家打學校用語一,第乙個走進教家打學校用語一

第乙個走進教家 打學校用語一 先進班級 猜謎語 第乙個走進教室 打學校用語一 仰泳比賽 成語一 向晚意不適 禮貌用語一 司機辛苦了 禮貌用語一 1 第乙個走進教室 先進班級 2 仰泳比賽 背水一戰 3 向晚意不適 早安 4 司機辛苦了 勞駕 5 閉門複習 關羽 6 孔子墓 丘陵 7 銀河渡口 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