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謀出自哪裡?上兵伐謀下句是什麼?

2025-05-05 07:50:11 字數 1475 閱讀 6087

1樓:挪移小甜心

上兵伐謀,漢語成語,拼音是shàng bīng fá móu。意思是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

伐:討伐,攻打。伐謀:

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孫子兵法·謀攻篇》: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伐謀」,指以己方之謀略挫敗敵方,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認為伐謀最為有利,故為「上兵」,是最好的戰爭手段。

2樓:運籌大師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上兵伐謀下句是什麼?

3樓:合夥人金林

釋義:上等的用兵之道是憑藉策略取得勝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出自:春秋時期孫武。

孫子兵法·謀攻篇》: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

白話文:所以,上等的用兵之道是憑藉策略取得勝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製造大盾牌和四輪車,準備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碼得三個月。

4樓:小小石頭子

孫子兵法·謀攻篇》原文為: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伍耐不得已。

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櫻野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腔頌春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5樓:運籌大師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上兵伐謀的意思

6樓:麼湛藍

上兵伐納畝謀,漢語成語,拼音是shàng bīng fá móu。上:上等,引申為最好的。

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伐:

討伐,攻打。伐謀: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

意思是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洞搜森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句話的意思是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漏物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因下其章諸將軍,令匈奴客聞焉。則是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者也。

7樓:兔噬鷹

上兵伐謀指的是你在擁有把敵人城池徹底毀滅的實力基礎上、在能夠確保有效摧毀敵人有生力量、並且在外交層面取得主動權之後,就可以對敵人使用算計謀略。

蔽握上兵伐謀」能夠成立靠的是攻城在下做基礎,然後層層遞進。

沒有把敵人滅國的實力,上兵伐謀森頌就是個笑此並鄭話。

解密 古今中外上兵伐謀最經典的戰役是哪

浮山堰之戰 北朝有牛人算出水壩承受不了 最後壩垮,南朝自己把自己衝了 中國歷史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朝代 秦國時期 歐美人認為當時世界最強國家是的馬其頓人建立的亞歷 山大帝國 亞歷山卓的老師亞里斯多德誤導了 讓他打到亞洲海疆的盡頭就可以征服亞洲了 結果他打到印度洋就打道回府了 錯過了和秦國的較量 不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