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棗說遊戲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這是三法印。出於《大智度論》:「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
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
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所謂法印是用來印證某種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只要世間人有智慧,也能通曉的道理,稱為世間法。十善業道就是一種世間法。
除了這些世間法外,佛法中還有出世間法,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教導我們解脫生死輪迴。這些真實的道理就是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派蠢槃寂靜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與破環,所以佛陀說沒有人能破壞佛法。
又有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即增加一條「諸漏皆苦」,有漏即是不究竟不了義,是說眾生的種種行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恆常,在暫時擁有的同時,這件事本身就是「苦」(無常皆苦)。
2樓:網友
佛教的三法拆跡印分別是指閉渣: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轎御悄。
涅槃寂靜。這是辨別真假佛法的標準。
3樓:網友
北傳,不認為有任何東西可以有所謂的不生滅性。任何能知所知的,都是符合三相(苦,空,無我)的。並不存在乙個失卻的本心並賀肆,遺失的真性。清淨道論點石成金等。(金剛亥母)
南傳,是認為有乙個超越一切有為法的「自性本心」,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凌然超越於分別法的一種最高形式的存在。(本絕轎初坲)
阿含七事修多羅拍孝,原始小乘等。加入破無明(貪嗔痴因)轉異,俱生無明轉俱生智。'無我'越修越大,無盡的毒與隱痛(偽三藏)。
佛教小乘是四法印:無常苦空無我。四果到阿羅訶。
三法印是哪三法印?
4樓:李李公尺
1.諸行無常。
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
說全部人間法,生住異滅,剎那不住。以前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全部,均屬無常。
2.諸法無我。
又作一切法無我印,略稱無我印。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
人間萬法,自時刻上看,生住異滅。片刻不息,找不出永久和常住;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實在之萬物,亦無實在之我。
3.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涅槃,譯為圓寂,譯亦為滅。又作涅盤寂滅印、寂滅涅盤印運局大,略稱涅盤印。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故佛說涅盤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盤。
佛教的四法印
5樓:黑科技
佛教的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皆空,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就是要認清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斷變化的,是按照自己的規律而執行的。
諸漏皆苦,就是我們如果不認識到諸行無常,硬要執著於自己的全能自戀,就會產生各種情緒,進而帶來痛苦。
當認識到世界的規律,並且不再執著於自己的自戀,也就知道了,世間萬物其實是我們內心的投射,凡是進入思維層面的都是你潛意識的投射,就是諸法皆空。
理解了空性,自然就放下了心魔,做什麼事就都符合世界的規律了,也就進入了涅槃寂靜的狀態。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所謂涅槃寂靜就是我的真我和這個世界產生了「我與你」的關係。
我們總是用相同的做事方式,而期望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想我們首先應該認識到,我們已經是個成年人,我們處理關係,做事,應該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
多嘗試一下不同的方式。看看結果如何?
同時我們找到好的方式之後,我們也應該記錄下來,繼續把它發揚光大。
我想了一下,自己發現自己有時候,明明找到了乙個好的方式,但是過段時間又回去了。找到乙個相對好的方式之後,就應該不斷的打磨,直到把它內化成我們自己乙個新的模式。同時,我們也應該不斷的精進,努力的去尋找更好的方式。
多嘗試,這才是我們人生的意義!如果人生一輩子,就只能一根筋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將來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一輩子竟然沒有嘗試過,除了小時候,學會的做事方式之外的方式。想想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一眼看到了人生的盡頭。
請問古時的三法司是什麼意思
明代,司法機關為刑部 大理寺 都察院,稱三法司。其中刑部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洪武元年置,最初設四子部,其後機構設定經多次變動至最後發展為一司務廳,一照磨所,十三清吏司。其職掌為 刑部尚書 左右侍郎,掌天下刑名及徒皂 勾復 關禁之政令。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大理寺掌複核,吳元年,置大理寺,其後屢罷屢革...
婚內出軌法律怎麼處理小三,法律對小三的處理方式
據我國的新婚姻法規定,如果證據確鑿,小三要被判兩年的有期徒刑 法律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約束吧,這是停靠在道德層面的,也就是做人方面的,婚姻是收到保護的,但這種事情乙個巴掌拍不響,但說是人家的責任,兩個人的錯讓乙個人去承受也不太公正,這頂多只能算是民事訴訟吧。出現這樣的問題,雙方都有責任。法律是不會處理...
佛教的三大經典是哪三部佛教的三大經文指哪三大
佛教的三大經典是 華嚴 經 法華經 楞嚴經 1 華嚴經 本經系如來成道後之第二個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 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此一華嚴經教乃教法中之根本 故稱 稱性本教 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故亦稱初頓華嚴。2 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 簡稱 法華經 在古印度 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是佛陀釋迦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