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繩記事的故事
1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明末著名詩人唐汝洵,一生寫了1000多首詩,但誰也想象不到,他是乙個雙目失明的瞎子。唐汝洵生下來的時候是很聰明的,3歲的時候,他哥就教他認識了好幾百個字,讀了好幾本書。
2、可是5歲那年,他卻不幸出了天花。後來病雖然好了,可是兩隻眼睛卻失去了光明,成了瞎子。起初,唐汝洵非常痛苦。
過了一些時候,他安定下來了,心想:只要我勤奮努力,兩眼看不見也照樣能學習。於是,每逢哥哥讀書的時候,他就坐在旁邊用心地聽,把聽到的文章和詩一字一句地記在心裡。
3、唐汝洵還想了些別的辦法加強記憶。他依照古人結繩記事的辦法,在繩子上打上各種各樣的結來代表詩句,他還用刀子在木板或者竹片上刻出各種各樣的刀痕來代表文字。哥哥不在家的時候,他就摸著這些繩結和刀痕,大聲地朗讀。
4、唐汝洵用這些辦法讀了不少書,記住了不少詩。後來,他就學著做詩。做詩的時候,要是有人在身邊,他就唸出來,請人家幫他寫在紙上;要是沒有人幫他寫,他就用結繩和刻刀痕的辦法把詩記下來,然後再請人寫到紙上。
唐汝洵就用這樣的辦法,做了將近1000多首詩,成了乙個名聞天下的詩人。
結繩記事
2樓:夢之緣文化
在文字發明前,古人為了要記住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乙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他就會想起那件事。
我在想,相遇,會不會是曾經我鄭重繫上的乙個繩結,穿越亙古不變的時空,變成心底一座遺忘的城,卻在身心交會的時刻,憶起深處的呼喚,從而安撫了尋覓的孤獨。這樣想來,竟然覺得有點小浪漫。 沒有文字,古人活得多麼簡單。
想來,真讓人羨慕。而我們,因著複雜的情感糾結,又錯過了多少純粹的美好。
席慕容《結繩記事》
有些心情,一如那遠古的初民。
繩結乙個又乙個的好好系起。
這樣 就可以。
獨自在暗夜的洞穴裡 反覆觸控。
回溯 那些對我曾經非常重要的線索。
落日之前 才忽然發現。
我與初民之間的相同。
清晨時為你打上的那乙個結。
到了此刻 仍然 溫柔地橫梗在。
因為生活而逐漸粗糙了的心中。
結繩記事的其它
3樓:影
破解「結繩記事」》—結繩記事」不是「在繩子上打結記住事情」的意思,「繩」其實就是旗幟的前身,「結繩」是在旗杆上結上繩子的意思,一根旗杆上結著幾條不同繩子,就是代表幾個不同部族的聯合,「結繩記事」的「事」字不是「事情」的意思,而是同事的「事」,是做人幫手、為人打工的那種「事」,「結繩記事」就是舉著結有幾根繩子的旗幟的一些同事,「結繩記事」之後才有了三角旗幟,再之後才有了現在的旗幟,易旗的易字的下半部字形就是結繩的形象。
席慕蓉有首以此為題的詩:《結繩記事》
燈謎:結繩記事(打訴訟法名詞一)謎底:原始記錄。
結繩記事是誰發明的
氏還早,準確說某一人發明結繩記事那是不科學的,但傳說中如女媧煉石補天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 汝瓷筆洗 無從可考,傳說公元3000年前伏羲氏 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此可見結繩記事比伏羲氏還早,準確說某一人發明結繩記事那是不科學的,但傳說中如女媧煉石補天...
寫作文 記事作文
想起摔碗那件事,我就後悔 我小時候,家裡就只有我乙個小孩,大人們都十分寵愛我,我被寵得脾氣很壞,稍不如意就要耍賴撒潑,摔東西。我爸爸媽媽都是做生意的,平日裡忙得顧不上自己做飯,一般都是在外面吃。有一次,我很難得地跟爸媽媽在家一起吃飯。吃完飯,我爸爸很愜意地往沙發上一坐,然後用命令似的口吻對我說 去!...
用象聲詞寫作文,用象聲詞寫作文
鐵匠鋪交響曲。他父親把一塊鐵放進爐裡,邱麻子拉風箱。呼 噠,呼 噠 鐵塊燒紅了,他父親用鉗子夾出來,擱在砧子上。他父親用小錘一點 丁 他就用大錘砸在父親輕點的地方,當 丁 當,丁 當。當一件鐵活快成型時,就不再需要大錘,只由他父親用小錘正面反面輕敲幾下,丁 丁 丁 丁 丁丁丁丁 這就是用小錘空擊在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