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事蹟是什麼?
1樓:豐安然
曾子,名參,孔子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過曾參傳給嫡孫子思,再傳給孟軻,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參被儒家尊為「宗聖」。
曾子殺豬取信於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
好乖乖,你別哭,你在家裡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兒子聽說有肉吃,變更不隨母親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準備殺豬呢!曾參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同孩子說著玩的,並不是真的要殺豬呀!
你看你怎麼當真了?」曾參行喚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攔沒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
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學會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於教他說假話和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你再講什麼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苦難了。
你說這豬該不該殺呀?」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後悔自己不該和簡帶納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於孩子。於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
兒子一邊吃肉,一邊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幹什麼?
孩子說,這是我從朋友那麼借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得,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啊!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了門。
曾子的名言
2樓:小王愛睡覺
曾子的名言如下:1、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2、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5、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
6、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7、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8、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昌橡鍵乎?」如亮。
10、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國戾,一國作亂。
11、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耐巧,在其物而窮其理也。
1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1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如亮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昌橡鍵出辭氣,斯遠鄙悖矣。籩豆之事耐巧,則有司存。」
15、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的簡介上課用急,曾子殺豬的故事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 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 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 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白話譯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一邊哭一邊跟著她...
曾子的子什麼意思,古代曾子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古時候在姓氏後面加 子 是表示尊敬的意思,稱呼尊敬的人 有學問的人時,通常在姓的後面加 子 如 孔子 孟子等,古時候也有稱呼老師為夫子。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春秋戰國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候伯子男。但是能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
讀曾子殺豬的感受左右讀曾子殺豬的感受150字左右
我看了 曾子殺豬copy立信 知道了曾子是乙個誠實守信的人,曾子為自己的孩子從小樹立了守信的榜樣。我們應該牢記在心,永生永世都不能忘記。而且曾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人際交往的乙個重要準則。我也知道了曾子的妻子是乙個知錯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