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寫作方法和技巧 讀後感寫作方法和技巧是什麼
1樓:新東都
1、讀後感屬於議**的範疇,但又不同於一般的議**。
一般議**,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典型,論證嚴密而讀後感最突出的特點是讀和「感」的緊密結合。「讀」指讀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觀點;「感」,是指讀後有何感受。「讀」是「感」的基礎,「感」是讀的昇華。
就所讀作品而言「讀」是即」對所讀內容和感發點作必要的交代「感」是「離」根據感發點進行聯想,談感受。「感」是「讀」互相作用,不可脫節。「讀和感」的結合,一般採用兩種形式:
一是邊述讀(交代所讀內容)邊發感;二是先述讀後發感。原則上講,先述讀後發感的形式比較好把握,適合初學寫讀後感的同學選用。
2、要寫好讀後感,除掌握以上基本的文體知識外,還必須把握以下幾個寫作步驟:
1)研讀原文。
只有研讀好原文,才能對原文的內容和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從中有所感悟,這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2)確立感發點。感發點是讀後感的中心論點,又是文章的「入手處」。
一篇文,一本書,一部影視片,一齣戲劇,內容有簡有繁,線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觀點有深有淺,寫讀後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麼,怎樣確立感發點呢?方法很簡單。
我們研讀某篇作品後,必然會受到啟發,有所感悟,而我們受啟發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點(或幾點),就可以確立為「感發點」。例如: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感發點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特點或最有價值的言論、行動。
寫事為主的記敘文,感發點往往是事件中所包含的意義、所反映的某種問題或普遍性的規律。議**的感發點,一般是所讀議**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
讀後感的具體寫作方法?
2樓:來自凌雲山得體的曹仁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乙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
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乙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
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
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讀後感怎麼寫,如何寫讀後感?
一 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 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 讀後感 也可以用 讀 有感 二 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
寫讀後感作文,寫讀後感作文400字
題目 友誼的力量 讀 來,我揹你去上學 有感。春天的夜晚,清風徐徐,正是讀書的好時候。藉著皎潔的月光,我讀完了 來,我揹你去上學 這篇文章。此刻,我早已熱淚盈眶。來,我被你上學 講述了這樣乙個真實 感人的故事 邱小二為了幫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同學趙夢雅完成上學的心願,整整五年,天天接送趙夢雅。五年啊,一...
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怎麼寫 50字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 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 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 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 感 字上。首要的一點是 讀 讀 是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