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隨風動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lóu hāo)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長滿了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了,而這恰是河豚從大海迴歸,將要逆江而上產卵殲握的季節。
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氏閉慶,大地復甦,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資訊。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那在岸態隱邊期待了整整乙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
然後,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緻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由於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一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詩人進而聯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引人更廣闊地遐想。
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作者由桃花想到了春天,由蔞蒿想到了河豚。
《惠崇春江晚景》是詩人,誰,為,什麼畫作的,什麼,所寫的題畫詩?
2樓:網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作的組詩。
第一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第二首詩題「飛雁圖」,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側面表現了江南春美。惠崇春江晚景是元豐八年(1085)蘇軾在逗留江陰期間,為惠崇所繪的鴨戲圖而作的題畫詩。
蘇軾的題畫詩內容豐富,取材廣泛,遍及人物、山水、鳥獸、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眾多方面。這些作品鮮明地體現了蘇軾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藝術風格,顯示了蘇軾靈活自如地駕馭詩畫藝術規律的高超才能。而這首《惠崇《春江晚景》歷來被看作蘇軾題畫詩的代表作。
3樓:千真萬色
《惠崇春江晚景》是蘇軾寫的一首題畫詩,畫作是惠崇所做的名為春江晚景。是一首寫早春的詩,詩中有鴨,蔞蒿,河豚等。
4樓:唯有詩與酒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一說此詩作於江陰。題畫詩既要符合畫意,又要自出機杼才是上乘之作。
蘇軾這首題畫詩就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
5樓:雨文墨
《惠崇春江晚景》是詩人蘇軾在惠崇所畫《春江晚景》上的題畫詩。
6樓:網友
《惠崇春江晚景》是詩人蘇軾為惠崇和尚所畫的春江晚景所寫的題畫詩。
惠崇春江晚景哪些是詩人的想象?
7樓:愛看劇的小鴿子
「正是河豚欲上時」是詩人的想象。
正是河豚欲上時」畫面雖未描寫河豚的動向,但詩人卻從蔞蒿叢生、蘆葦吐芽推測而知「河豚欲上」,從而畫出海豚在春江水發時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虛境補充了實境。蘇軾就是通過這樣的筆墨,把無聲的、靜止的畫面,轉化為有聲的、活動的詩境。
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是什麼,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 春江晚景 所創作的組詩。第一首詩題 鴨戲圖 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第二首詩題 飛雁圖 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側面表現了江南春美。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如下 1 詩意 其一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
入夢來則表現了詩人什麼的情狀,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夜闌臥聽風吹雨 緊承上兩句。因 思 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雲 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 想著,輾轉反側,幻化出特殊的夢境 鐵馬冰河 而且 入夢來 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 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
春江曉景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惠崇春江曉景bai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du,春江水暖zhi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dao短,回 正是河豚欲上時。注釋答 1.惠崇 宋初僧人,擅長詩歌和繪畫。這是蘇軾為惠崇畫的 春江曉景圖 所做的題畫詩。曉 早晨。2.蔞蒿 生長在河灘上的一種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蘆芽 蘆筍。烹調河豚時,用蔞蒿和蘆筍做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