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落湯錢錢
在三甲醫院工作的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是這樣建議的:
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帶好醫用的n95口罩,做好鼻樑塑型(把塑料捏緊)和氣密測試。
可以隨身攜帶酒精溼巾或者消毒洗手液,回家後把大衣放在通風的地方,但是也不可矯枉過正,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對個人的呼吸道產生損傷。
加強手部衛生管理,七步洗手法,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才不會病從口入,在確定自己手洗乾淨之前,不要摳鼻子、揉眼睛、揉臉。
跟別人談話的時候也要戴好口罩,最好能保持1公尺以上的距離,戴好口罩和保持距離防護率高達90%
避免聚集,少去人多的地方聚集就餐,室內保持通風。
無接觸式收取快遞,在收快遞的時候佩戴好口罩和手套,保持距離,收快遞之後要拿酒精噴霧對包裹進行消毒,拆掉快遞之後要丟掉包裝,再用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衝馬桶的時候記得把馬桶蓋子蓋上,避免氣溶膠汙染,地漏定時注水,避免下水道感染,定期用消毒液拖地。
坐電梯的物賀時候按電梯記得用牙籤/紙巾/鑰匙代替,這樣手就不用接觸到按鍵了。
關於我自身的防疫小妙招:
平常我還會在自己家焚香消毒,也就是蒼朮粉加艾絨(艾草粉)一比一混合點燃,這是一種中醫的消毒除瘟老方法,艾絨罩空派燃燒煙霧較大,如無法適應艾絨煙霧,也可單獨用蒼朮燻。
<>一般來說,我會放在視窗或者門口這種空氣比流通的地方,如果要在室內焚香,必須遠離周邊易燃物品,有火苗時務必熄滅火苗。這種消毒除瘟的方法主要靠煙,中藥煙燻的時候,要緊閉門窗,待充分燃燒後,煙霧充滿房屋,人員暫避,大約1~2小時後,開門窗通風。對煙霧過敏者忌用。
自從羊過以後,家裡人多多少少身體上都會有受寒咳嗽、胸悶、容易累的小毛病,為了提公升體質,我還會在家裡虧基煲養生防疫茶,也是採用了中醫藥管理的代茶飲配方,生黃芪9克,金銀花5克,廣藿香3克,加入1000毫公升的水放入養生壺煮,每日一劑,喝完一壺可以繼續加開水泡,直到沒味道為止,十分見效。(預防藥物一般都比較平和,但是個人體質不同,如果飲用出現腹瀉或胃疼的情況,請減半或停用)
而且每天早上,我們都會跑到小區曬太陽,打八段錦,事實證明,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確實是瑰寶。對於我個人而言,補氣血的效果比較顯著,打完一套八段錦,手腳暖和,背部微微出汗,再加上清晨的暖陽和微風,整個人都覺得神清氣爽,非常舒服。
2樓:清思語
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不扎堆,不去人多的地方聚集,保持兩公尺距離,做好消毒,
普通民眾應該如何做好防疫措施?
3樓:舞璇瀅
普通民眾應注意咳嗽禮儀、出門時可以隨手攜帶消毒紙巾、隨時做好手衛生,同時要注意飲食、飲用水的衛生,在處理食材前後要徹底洗手,近期不吃生食、不飲生水。
對於不同風險地區的人員可參考***對公眾科學戴口罩的指引,以及修訂版,還有近期釋出的《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的有關建議科學佩戴口罩。
同時要減少人員聚集、人際距離最好保持在間隔一公尺以上,如果發現自己有發熱、咳嗽、乏力這些呼吸道症狀,應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主動就診,不可帶病上班,就診時也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的風險。
4樓:網友
當然就是帶好口罩少出門與人接觸距離分通風消毒勤洗手合理飲食多健身。
5樓:濤哥濤哥啊
那就是勤洗手勤消毒,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還有就是出入要帶手套,做好這些仿疫的措施就可以了。
6樓:網友
普通民眾的話,想要做好防禦措施的話,那麼首先外出的時候要帶口罩,要保護好自己,在外面找和陌生人接觸,然後回來的時候要勤洗手,多通風。
7樓:侍芹
普通民眾所做好的防疫措施就是響應國家的號召聽從專家的防疫常識,包括平時戴口罩,勤洗手不到人群多的地方聚集參加體育運動,提高自己的抵抗能力。
8樓:網友
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用洗手液勤洗手。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
9樓:法瓊音
普通民眾應該做好防疫的措施,就是儘量少出門,不要和到人員聚集的地方去,然後勤洗手多通風。
10樓:網友
普通的民眾應該遵守當地防疫部門的規定要求,做好日常的防護工作,戴口罩,勤洗手,不到人多的地方去聚集。
11樓:網友
普通民眾應該做如何做好防護措施?應該是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嗯,要經常洗手外出戴口罩。
12樓:好運相伴
普通的民眾,真的是傷不起。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只能是做好自我預防的事情了。
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少去公共場所,不要與從疫區回來的人接觸,避免感染。萬一有事要出門,必須要戴口罩了,做好隔離預防的事情。做到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13樓:陽光
普通民眾防疫措施,無非是做到出門正確戴口罩,勤洗手家中常通風,在外手不要摸眼耳口鼻。從外面回家後換掉整套外衣。
14樓:關元楓
普通民眾就是待在家裡聽從指揮就可以了。
15樓:念聽雙
普通民眾的話,如果沒有事情儘量少出門,多在家裡待著為最好。
16樓:百小度
我就是出門戴口罩,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不在飯店聚餐。
17樓:網友
要出門少聚會,不要去人員多的地方走**都要帶著口罩。講究個人衛生。
18樓:旗靜霜
戴好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回家了用洗手液洗手。
19樓:澤皖雁荷
普通民眾做好防疫措施,可以從以下4個場景下手:
一、居家場景
1、提前採購好體溫計、口罩以及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
2、做好居住成員的體溫、健康統計,建議早晚測溫並做好檔案登記。
3、加強居住環境衛生清潔,定時消毒,並且保持室內通風。
4、保持健康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態。
5、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可用洗手液、肥皂或速幹手消毒劑),不可隨意吐痰,如要打噴嚏或者咳嗽時,可用紙巾或者手臂遮擋。
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場景
1、乘坐前需準備好口罩、或者免洗洗手液。
2、乘坐時需全程佩戴好口罩,並且儘量減少與人、物接觸,如要打噴嚏或者咳嗽時,可用紙巾或者手臂遮擋。
3、乘坐結束後可摘下口罩,然後用免洗洗手液對手部進行消毒,並且將外穿衣物放置在通風處。
三、工作場景
1、工作場景,應佩戴好口罩,並且與人保持安全的距離。
2、在工作場景就餐時,應儘量錯峰、錯時就餐,並且建議自帶餐具飲食。
3、工作期間應儘量避免與人接觸,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接觸他人或者公共設施後,應及時用免洗洗手液洗手。
四、外出場景
1、瞭解外出目的地的新冠疫情風險,且準備好口罩、消毒溼紙巾或免洗洗手液等物品。
2、入住酒店或賓館時,應先加強對房間的通風,且對客房的公共接觸面臺等進行消毒,最後用免手洗洗手液洗手。
3、外出就餐時,應選擇正規、環境整潔的餐廳。提倡分餐制,對無法分餐的,應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汙染。
防疫防護措施
20樓:律漸
疫情防控四大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
疫情防控九項注意:
1假期安排要注意: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群聚集、加強個人防護;
2交通出行要注意:不出境、不扎堆、不去中高風險區;
3購物娛樂要注意:錯峰出門少停留、一公尺距離要堅守、冷凍食品不沾手;
4走親訪友要注意:少走親少訪友、不擁抱不握手、快見面快回走;
5外出聚餐要注意:家庭聚餐要減少、分餐公筷須倡導;
6景區旅遊要注意:熱門景點謹慎挑、網路購票比較好、人群聚集先繞道、安全距離不能少;
7醫療就診要注意:身體不適早就診、預約**最簡便、私車到院才安全、進院以後先預檢、發熱病人很關鍵、專門門診把病看;
8居家防疫要注意:消毒通風勤打掃、自測體溫先做好、家庭訪客要減少、風險人員早報告;
9外地返鄉要注意:返鄉回家要登記、少串門少走動、健康監測14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條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二)停工、停業、停課;(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第四十五條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有權在全國範圍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集人員或者呼叫儲備物資,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裝置。
疫情個人防護措施
21樓:鹹魚的茶館
疫情個人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理性就醫、科學防護。
1、「罩」顧自己,保護他人。
在人員聚集場所、室內空間仍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進入商場、餐廳、酒店、影劇院等人員聚集場所時,全程佩戴口罩。乘電梯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進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時,應佩戴口罩。
口罩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如果潮溼了應立即更換。換口罩時應選擇通風、沒有人群聚集的場所,換完口罩後要進行手消毒。
2、正確洗手,健康常有。
及時清潔雙手,可以清除手部汙物和細菌,預防接觸感染。手髒後,要洗手;做飯前,餐飲前,便前,護理老人、兒童和病人前,觸控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後,護理病人後,咳嗽或打噴嚏後,做清潔後,清理垃圾後,便後,接觸快遞後,接觸電梯按含毀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後,要洗手或手消毒。
3、居家通風,清潔消毒。
居家勤羨和開窗通風,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日常保持房間整潔。處理進口冷凍食品的炊具和檯面,病人及訪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飲具,要及時做好清潔消毒。
收取快遞時,用75%的酒精或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或噴灑快遞外包裝,拆封後及時丟棄外包裝,並做好手衛生。空調使用前,要對空調壁掛機過濾網、蒸發器表面、進出風口進行清洗和消毒。
4、科學就醫,遵從醫囑。
一旦出現發熱、乾咳、乏兄老盯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頭痛、肌肉痠痛和腹瀉等可疑症狀,可先在家觀察**,通過網際網絡醫院諮詢,病情加重時及時到醫院**。用藥應遵醫囑,不建議囤積過多藥物。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可居家隔離。
5、科學防護,勿掉以輕心。
個人防護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不可掉以輕心,外出回家消毒一定要做好。
個人疫情防護措施
22樓:小祖關注民生實事
個人疫情防護措施如下:
一、戴口罩。
在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建議公眾選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
口罩佩戴小貼士:
1.正確佩戴口罩,確保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
2.口罩出現髒汙、沾溼、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
3.在跨地區公共運輸工具上,或醫院等環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複使用;
4.需重複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於清潔、乾燥、通風處;
5.戴口罩期間如出現憋氣、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
6.外出要攜帶備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裝袋或乾淨的存放袋中,避免擠壓變形,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處理;
7.摘口罩時,要從兩邊將口罩摘下,不要觸碰口罩的外表面;
8.建議家庭存留少量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備用。
二、勤洗手。
正確洗手是預防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乾淨毛巾擦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控口、眼、鼻部位。
三、常通風。
室內溫度適宜時,儘量採用自然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次數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鐘。戶外空氣質素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四、少聚集。
非必要不去疫情發生的地區,減少聚集,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法寶。要時刻提醒自己及家人,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外出活動時堅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公尺線的距離。提倡聚餐聚會時不超過10人,儘量減少聚餐人數,縮短聚餐時間。
普通人怎麼才能成仙普通人怎麼才能成仙?
普通人學道修煉一生所希望的無非是結成金丹,憑丹得以飛公升成仙或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可見金丹對修道成仙的重要行。問題又來了丹到底是什麼?如何結丹,丹成後又如何飛公升。修道過程如下 旋照,開光,避谷,結丹 靈寂 元嬰,出竅 分神,渡劫,大乘。上古時期人類還出在知識朦朧時期很多自然界發生的物理現象認為是神...
普通人可以考消防工程師嗎,普通人怎麼考消防工程師?
只要滿足報考條件就可以報考,消防證普通人,需要條件如下 一 取得消防工程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6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4年 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7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5年。二 取得消防工程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者學位,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3年...
怎麼練成螺旋丸,普通人怎麼搓螺旋丸
螺旋丸就是要有查克拉,沒查克拉不行。練元氣彈吧,肯定比螺旋丸好用。普通人怎麼搓螺旋丸 普通人怎麼搓螺旋丸的方法如下 這個簡單,掀開上衣,漏出胸膛,向著朝陽而立。伸出雙指,用舌頭舔溼,猛地往胸口上一摁。來回搓動。剛開始還溼著,你只能感受到光滑。等到略微乾燥,摩擦力增大,你就會發現手指間有凹凸感。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