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中文,不用翻譯。
讀《明朝那些事兒》(七)
2樓:海獵
明代的進士,並不是全國統一錄取,而是按照地域分配名額。具體分為三個區域:南、北、中,錄取比例各有不同。
所謂南,就是淮河以南各省,比例為55%。北,就是淮河以北,比例為35%。而中,是指雲貴川三省,以及鳳陽,比例為10%。
具體說來是這麼個意思,好比朝廷今年要招一百個進士,那麼分配到各地,就是南部五十五人,北部三十五人,中部十人。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是南部人,在考試中考到了南部第五十六名,哪怕你成績再好,文寫得比北部第一名還好,你也沒法錄取。
而如果你是中部人,哪怕你文寫得再差,在南部只能排到幾百名之後,但只要能考到中部卷前十名,你就能當進士。
這是乙個歷史悠久的規定,從二百多年前,朱元璋登基時,就開始執行了。起因是一件非常血腥的政治案件——南北榜案件。
這個案件是筆糊塗賬。大體意思是一次考試,南方的舉人考得很好,好到北方沒幾個能錄取的,於是有人不服氣,說是考官舞弊,事情鬧得很大,搞到老朱那裡。他老人家是個實在人,也不爭論啥,大筆一揮就幹掉了上百人。
可幹完後,事情還得解決,因為實際情況是,當年的北方教學質量確實不如南方,你把人殺光了也沒轍。無奈之下,只好設定南北榜,誰都別爭了,就看你生在**,南方算你倒黴,北方算你運氣。
到明宣宗時期,事情又變了。因為雲貴川一帶算是南方,可在當年是蠻荒之地,別說讀書,混碗飯吃都不容易,要和南方江浙那撥人對著考,就算是絕戶。於是皇帝下令,把此地列為中部,作為特區。
而鳳陽,因為是朱元璋的老家,還特別窮,特事特辦,也給列了進去。
當然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基礎不同,底子不同。在考試上,你想一夜之間人類大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這套理論還在用。我管這個,叫考試地理決定論。
這套理論很殘酷,也很真實,主要是玩概率,看你在哪兒投胎。
比如你要是生在山東、江蘇、湖北之類的地方,就真是阿彌陀佛了。這些地方經常盤踞著一群讀書不要命的傢伙,據我所知,有些「鄉鎮中學」(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學生,高二就去高考(不記成績),大都能考六百多分(七百五十分滿分),美其名曰:鍛鍊素質,明年上陣。
每念及此,不禁膽戰心驚,跟這幫人做鄰居的結果是:如果想上北大,六百多分,只是個起步價。
《明朝那些事兒》共幾本,明朝那些事兒共有幾本
明朝那些事兒 的平裝本一共是7部7本。精裝本由於厚度不同,做成了9本一套。內容沒有變化,但裝幀精美,絨面且限量發行,適合個人收藏.明朝那些事兒共有幾本 祕雁汲雲露 有兩個版本 1 普通版,全書共七冊。2 珍藏版,全書共九冊。內容沒有區別,只不過珍藏版裝訂效果給人感覺好點 有兩種版本,第一種是7本,第...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200字
很多人問,為什麼看歷史,很多人回答,以史為鑑。現在我來告訴你,以史為鑑,是不可能的。因為我發現,其實歷史沒有變化,技術變了,衣服變了,飲食變了,這都是外殼,裡面什麼都沒變化,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轉來轉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殺的人還是要殺,岳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所有發生的,是...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初期如何守江山
苦苦的掙扎 明太祖朱元璋掃蕩天下後一口氣將自己的20多個子侄分封到各地為藩王。他圖的就是保住一姓江山。藩王,指擁有封地或封國的王侯,或據守一方,或稱霸一隅。藩,有三個意思 其一曰藩籬 其二曰保衛 其三曰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從周代起,天子就開始大規模分封諸侯。這些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