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去除嗔恨心?嗔恨心是什麼意思?

2023-07-07 08:56:08 字數 4673 閱讀 8396

嗔恨心是什麼意思?

1樓:晴天便好

通俗一點講,嗔恨心就是自己容易生氣,並且怪責、怨恨別人。對世間人、事、物生起的嫉妒、毀罵、打擊報復、誹謗等為嗔恨。

嗔恨心其實是「我執」在作怪,一直把我看得太重,導致於別人一旦有了與自己觀點不一樣,或者說了傷害自己的話,覺得「自我」受到了傷害,就自然而然感覺到煩惱。為了防止這種嗔恨心發生,關鍵是淡化自我,放下我執,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

2樓:新知覺醒

嗔恨心的意思就是怨恨別人,我們盡量改掉嗔恨心,但是習性沒有很久,不太好改,慢慢改吧,什麼事都以平常心對待,不怨恨別人。

祝你生活開心快樂!

佛法怎麼去除嗔恨心?

3樓:一心稱念南無

真正明白一切都是因緣果報的人,他可能有嗔恨心嗎?嗔心是自尋煩惱,自己懲罰自己。

有句老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不是佛說的,這是魔說的。脾氣最大,最噁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揍。

4樓:網友

淨空法師---一切法得成於忍。忍力成就,這個人不會發脾氣,不會有瞋恚心,不僅能治瞋恚,實實在在講能斷三毒。

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積功累德行善,樂此不疲,愈做愈快樂,愈做愈歡喜,法喜充滿。『志願無倦,忍力成就』。忍力成就,簡單的講功夫成就,三昧成就。

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能忍,這才叫有力大忍。忍不僅僅是對治瞋恚,有忍,忍力成就,這個人不會發脾氣,不會有瞋恚心,不僅能治瞋恚,實實在在講能斷三毒。

因為你能忍,就不貪。能忍就不愚痴。這個忍對治的毛病很多很多,「忍力成就」。

忍力成就,一定是少欲知足。你看多欲的人、不知足的人他怎麼能忍?不可能的事情,決定得不到。

所以要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捨己為人,利益眾生,把自己都忘掉了,這種人才能夠得忍。

於諸有情。】

對於一切有情眾生。

常懷慈忍。】

慈是慈愛,愛護一切有情的眾生,叫慈忍。我們是理智的愛護,不是感情。不能動感情,動感情就壞了、就迷了,是乙個理性的愛護。

愛護一切有情眾生,對待他們要有節制,這就是忍。對於他們的幫助是恰到好處,他才能得利益,這是理智。像我在前面跟諸位舉的例子。

你們大家供養出家人,供養的恰到好處,他有缺乏的,我們都能叫他不會缺乏就好,不能過頭。過頭什麼?他就長貪心。

所以這個恰到好處就是忍,不能太過分。物質供養太過分,他就享受。享受,西方世界就忘掉了,不想去了。

所以這個慈裡頭要有忍,這是真正智慧型,真的愛護!

5樓:因緣法

貪嗔痴慢疑,佛教所說的五大病,嗔是其中之一。

依佛教的理論,嗔恨心重的人,一般前世殺業重。因此,對治的方法,一是懺悔,懺悔前世的殺業及其它種種惡業。二是用慈悲對治。

慈悲,即是要我們對待別人及眾生,要感同身受。眾生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這是從理論上的、認識上講的。

具體做法,就是要多多放生,把即將遭受殺害的眾生從屠刀中救下放生,這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的最好的方法。

三就是多關心自己的親人。人心換人心,多關心幫助自己的親人,比如父母、姐妹、朋友、同事,用實際行為,幫父母做家務、給父母買東西,等等,把這種行為當做必須完成的任務,堅持下去,必有奇效,親人的心會感化,反過來,他們會對你非常熱心和體貼,自己的心也就變得非常柔軟,嗔恨心自然也就遠去了。

6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要真正去除嗔恨心是不可能的。

但是可以用精神勝利法,比方因果報應這些,讓自己美滋滋地去做夢而忘卻嗔恨,卻是真的。

7樓:妙慧姐姐

您好!聽無量壽經,地藏經,大悲咒,心經,功德回向給你冤親債主,給你父母,家裡人,還有虛空法界一切眾心,以後你自然就會心態改變。阿彌陀佛!

8樓:火紋玉

慈心觀和悲心觀可以試試。

將嗔恨的對像觀想成自己要愛護和喜歡的人,轉換心境,擴大心胸。

9樓:人玉風刀

除非證悟空性,無眾生相,可徹底去除嗔恨。但這有難度,所以只能用其它辦法,比如學習因果,可參考因果原理來滅除嗔恨。

10樓:匿名使用者

每天有空就狂唸:觀世音菩薩,這五個字。

11樓:匿名使用者

昔有一羅剎 因嗔心重 無故起狂風以害眾生 此時施無畏菩薩與除障礙菩薩前去降伏羅剎 羅剎因不滿而生嗔恨心 因他人災禍而生歡喜心 故施無畏菩薩現無量莊嚴威神力 羅剎因懼而伏 但心卻不伏 除障礙菩薩言:汝因自苦不得解脫 樂見他人苦 不知此嗔恨反覆造業無有終點 是極苦 不知善心是樂 故除障礙菩薩宣說除障神咒以除嗔恨心。

12樓:果光

修四無量心有幫助。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具體怎麼修去找找吧。

佛教什麼是嗔恨心?

13樓:陸過人間

阿彌陀佛!

這貪嗔痴三毒,是學佛修行者所要「改變」「修理」「改正」的重點。

貪嗔痴三毒,依第七識末那識,強烈的自我,自私自利心,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情況誰都有過,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在絕對實力權利財富下的卑躬屈膝,逆來順受,自心卻恨不得超過他取而代之。

第二種,在不如你的人面前不假於色,橫行逆施任性放肆。

這兩種幾乎所有人都曾有過,經歷過。

這時候,內心的三毒熾烈,從而帶動第六意識計畫步驟做出種種業力。

學佛的「修」,就是修正,該毛病,這都是障礙自心靈性出來做住的,也叫做身體控制了心,也叫做顛倒。

學佛修行者,無論學多少年,看多少經書,如果三毒不清除,也只是地獄的種子。

14樓:潛川如斯

簡單的理解就是生氣、抱怨、仇恨的心。這是阻礙我們修行的六大障礙之一,嚴格的說應寫成「瞋恚心」。

嗔恚心,指眾生由嗔恨忿恚蔽覆於心,歷事對境常懷惱害於他,而無忍辱之行。屬於佛教所說的六蔽心之一。蔽即覆蔽之義,覆蔽吾人之清淨心有六種噁心。見於佛說象腋經、大智度論卷三十。

三、摩訶止觀卷八下、諸經要集捲。

十、翻譯名義集捲四第四十四篇等。

15樓:路青原

有三毒,曰:貪嗔痴,嗔恨心就是其中的嗔,嗔就是憤怒,也泛指不可控制的各種脾氣。恨不是怨恨,而是遺憾,後悔,嗔恨心就是因為後悔引起的不可控制的脾氣,是定力極度不足的表現,要修煉消磨掉。

16樓:水中映天

簡單地說憤怒以及憎恨的心記仇的心都是嗔恨心。

17樓:善德君

仇恨,生氣,憤怒,反感之類負面的心理。

如何去除嗔心?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樓主的這種反省很對。嗔心產生的原因,是不了解人性包括自己的人性在內,都是充滿貪欲和愚痴的,這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這是個事實,是事實,就要接受,而不是和事實對抗。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佛前佛後,都是如此。

知道自己也(曾經)是充滿貪嗔痴的,就會原諒別人。學佛法,聞思修都是需要的,觀察到自己的過去和現在的貪嗔痴,從道理上理解和接受別人的貪嗔痴,就是從思入手。起嗔恨心的原因還有,就是自己內在有不允許的教條,這個不允許,對自己也許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投射在他人身上;另外,討厭別人的缺點,自己身上肯定也有這種缺點,如果沒有,別人的行為就不會牽動你的情緒。

嗔心起時,多觀察自己身體內部伴隨的軀體感受,盯著,如貓捕鼠地盯著,嗔心就淡了甚至消失了。嗔心產生的原因是貪,是貪別人的好和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認為有個「我」的存在。貪是想要,嗔是不想要,二者是對立的兩面;痴是原點;慢是傲慢,如拋物線的波峰,疑,是懷疑,是拋物線的波谷。

見惑(觀點)和思惑(各種情緒)是相互滋生的。用觀的方法處理情緒,是不斷根的;用觀和思考的方法結合,發現產生情緒的原因,情緒消失得會更徹底。必須反覆滌蕩,勤勤拂拭才能垢盡明現。

至於貪嗔痴慢疑轉為五方佛的問題,那是破了我執以後的事情。不要妄想成佛,先把人做好,很現實,人成即佛成。真要認為自己成佛了,很危險的,連南師都說自己一無是處,何況我等。

19樓:匿名使用者

對治嗔恚就是修學忍辱。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惡趣,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

20樓:匿名使用者

顯教某些法門是抓住一面,捨惡而取善,舍有而取空,或舍空而取有,都是救偏。密法同華嚴宗一樣,是合一的,圓滿的,不取不捨,不增不減,眾生本來是佛,要你自己信得過。 就顯教的理來說,要去除貪嗔痴慢疑,斷惑才能證真;就密教之理來說,非增非減,非取非舍,自他不二,知五毒本身就是佛性,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轉都不要轉。

轉識成智,是由凡夫轉成聖人。密宗轉都不要轉,凡夫即是聖人。 知道嗔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為東方不動如來。

大圓鏡智) 知道貪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為西方阿彌陀如來。(妙觀察智) 知道痴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為**毗盧遮那佛。(法界體性智) 知道慢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為南方寶生如來。

平等性智) 知道疑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為北方不空如來。(成所作智) 所以,佛法中有這門密宗,密就在這種地方,轉不過來,理證不到,修持不到,信不過,那就很糟糕。懂了一點密法,把這些看作空洞理論,沒有去修證到,以為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亂用貪嗔痴慢疑,自己反而落因果下地獄不能自救了,很嚴重。

因此,密法真的說便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切凡夫人心的根本就是佛性,證得到、見得透、信得切,當下就轉。所以密宗人說禪宗是大密宗,其理由在此。 _摘自《無上甚深妙密法》南公上師闡釋準提法要。

嗔恨心非常的重,該怎麼辦

還有個解釋,於無量世,可瞋之處,不生瞋心 樂施眾生,隨意所須,得七處滿相 這要學的什麼?學不發脾氣,學到沒有瞋恚心,這是功夫,這是真的真功夫,真實功夫。為什麼會沒有瞋恚心?你首先要看破。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是他的習性,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是清淨心,從來沒有動搖過,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自...

佛教裡面,和尚們說的戒嗔的嗔是什麼意思啊

不好意思bai!看了以上的回答du我實在啼笑皆非,但也非zhi常理解樓上dao兩位的感受。和尚,回或者說出家人,不結婚答 嗔是佛教所說來的根本源煩惱之一,與貪 和痴一起bai被稱為 du三毒 嗔的產生與作用zhi與貪正dao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 占有的心理慾望,嗔卻是由對眾生...

戒律是什麼意思,佛教戒律嗔痴是什麼意思

多指有條文規定的宗教徒必須遵守的生活準則 戒律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要自律。自律對於我們來說有很多好處。一 自律能讓我們健康生活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倡導自律生活,自律的確也能夠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比如我們要是能夠做到自律,那麼我們肯定能夠控制好自己不去熬夜,每天按時起床吃早餐,逐漸形成一種按時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