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布施,持戒等六度, 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是意思分別是?

2022-11-25 11:06:05 字數 6396 閱讀 4797

1樓:

菩薩六度又叫六波羅蜜,大意為度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

具體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布施就是把錢財物質等給需要幫助的人。法布施是給人講經說法,特指佛法。

無畏布施是給予別人安慰、保護等令對方遠離布畏。總之自己有的給別人都屬於布施,甚至包括給別人乙個微笑、鼓勵等等。布施主要對治我們的貪欲,同時也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

持戒,佛陀涅槃之前曾開示,佛陀滅度後以戒為師。又有「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為三無漏學」。戒,防非止惡,也有讓人行善的內容在內。

有居士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沙彌十戒、比丘戒等等,各自依據身份和能力去手持。修學佛法是一定要持戒的。

忍辱,修菩薩行就得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忍辱對治嗔心。

精進,修行要勇猛精進、不退轉,泛泛悠悠、進進退退是我們業力生死凡夫最容易犯的,所以要修精進波羅蜜來對治我們的懈怠放逸。

禪定,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布施就是把自己的東西給人家

持戒,就是守住自己受持的戒律,比如有的居士受持五戒,就應該遵守五戒忍辱,比如有人突然罵我,我能夠不生氣,是一種忍辱禪定,通過修行佛法獲得的一些定力,比如四禪八定,滅受想定精進,就是精進

般若,就是實相的智慧型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是意思分別是?

3樓:如道居士

菩薩修行的六種方式,布施一切身外之物,乃至自己;持戒清淨身相,乃至法相;忍辱不分人我,乃至人我不二;精進修行無間,乃至無所得;禪定四禪八定,乃至無漏定;般若證得菩提

4樓:如之何

六度法門,咱們說過了布施、持戒、忍辱、禪定和般若,精進就不用說了吧,精進就是day day up,可是這精進二字理解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不然弘一法師就不會寫下:勇猛精進這四個字自省警人了。

大乘佛教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菩薩行六度分別謂之何解

5樓:杭綠苼

六度這六個專案的涉及範圍很大,全部都會在生活中落實

布施----除了財物,還要捨去身心世界,在生活中練習對世間出世間一切萬物去除貪心,布施最終目的是去除慳貪。

持戒----持戒是為了去除所有身口意的惡業,要在生活中去除造惡的念頭,行為,過去的惡業不能再造,要發露懺悔,說出來,然後後不再造,現在在生活中要留意自己的念頭是否是惡,是去除惡業的。

忍辱----持戒之後要能忍耐,忍耐一切不耐煩的念頭,退卻的念頭,面對別人的欺負,欺辱,要忍辱,最低限度也不能把自己的不滿表示出來。

精進----能忍耐一段時間去修行,心會越來越清靜,自己會主動要精進,精進努力修學,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禪定----禪定是用來解決修行中所出現的散亂的問題,不論是功課上或者是心上,禪定可以對治妄念,集中意念去精進修學。

智慧型----智慧型是禪定定久了就可以有智慧型,那是開悟了,智慧型開了,對萬事萬物的事實真相了解透徹。

六度是落實在生活中,日常生活要無時不刻關照自己的身心是否符合六度的修學。活學活用,才能有真正的利益。

6樓:吾道以一貫之

布施——有惠眾生。

持戒——知止。

忍辱——厚德載物。

精進——自強不息。

禪定——無為。

智慧型——明心見性。

佛教中的「六度」指什麼?「布施」呢?

7樓:小松部落格

六度有六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型)。

布施有三種:施資財、施自身、施善根。

8樓:匿名使用者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是六度。

布施,就是清淨本性。本來空,勝義有,明白了就是真布施。事相上當然可以是,內布施,外布施。

9樓: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10樓:不知山人

六度:佛教教義。又譯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簡譯為度;音譯波羅蜜、波羅蜜多、播羅弭多;梵漢並譯六波羅蜜(多)。

度即渡之意。《大乘義音》卷十二:「波羅蜜者,是外國語,此翻為度,亦名到彼岸。

」謂菩薩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眾生,從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盤究竟之彼岸。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義。1、施度(檀波羅蜜或檀那波羅蜜):

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謂菩薩由修布施,能對治慳吝貪愛煩惱,與眾生利樂。2、戒度(屍波羅蜜或尸羅波羅蜜):

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謂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3、忍度(羼提波羅蜜):謂菩薩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及外界一切寒熱飢渴等之大行,即能斷除瞋恚煩惱。

4、精進度(毗梨耶波羅蜜):謂菩薩精勵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對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5、禪度(禪度波羅蜜或禪那波羅蜜):

止觀雙運名禪,亦名靜慮、三昧、三摩地、定。謂思維真理,定止散亂,心一境性,調伏眼耳等諸根,會趣寂靜妙境。有四禪、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慧度(般若波羅蜜):謂通達諸法體性本空之智。及斷除煩惱證得真性之慧,能對治愚痴六度

│┌———————————————————┐6 5 4 3 2 1般 禪 精 忍 持 布若 定 進 辱 戒 施│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斷 無法生 饒攝律 無法財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儀 畏施施智智智 精進進 法 有法戒 施智 進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愚 散 懈 嗔 毀 慳痴 亂 怠 恚 犯 貪

為什麼把布施放在六度的最前面,把持戒放在第二位。。。。。。

1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六度誰在前誰在後並無關係,只是書寫和語言習慣而已,真正修行菩提六度,是六個方面互為補充同時進行。單獨去提倡某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就一定會造成修行的偏差。在修行八正道時必須先樹立正見正思維,而六度的修行則沒有什麼主次。

12樓:匿名使用者

六度中前五個是福行,後乙個(般若)是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布施是為了放下(金錢,食物,身體,法),就是舍,不捨怎麼能出三界呢?所以要把布施排在第一位

13樓:向日葵久久

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眾生不能明了正道的煩惱:貪、嗔、痴、慢、疑,眾生貪心重在第一位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工具,為了對治煩惱,布施是對治貪的,所以布施在第一位

14樓:兆陽珈藍

不知道。

也不冒充知道。

推薦請教出家師傅。

南無常住十方賢聖僧!

請問菩薩六度:布施,持戒,忍裖,精進,禪定,智慧型。具體指什麼怎麼做?

15樓:匿名使用者

(布施)給予別人財物愛心幫助(持戒)遵守國家的法律制度和社會公德(忍辱)在適當場合盡量忍耐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

16樓:曾是劣人

一是布施

有3種1凡以物質利益施與大眾的叫做『財施』,包括身外的財物和自身的頭目手足和生命

2凡保護大眾的安全使他們沒有怖畏的叫做『無畏施』

3凡以真理告知大眾的叫做『法施』

二是持戒

持戒也有3種

17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自私自利,施捨內財與外財即布施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過失即持戒

看破放下不執著虛心不傲慢即忍辱

不懈怠不偷懶,心地清淨法喜充滿即精進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即禪定

處理事情圓滿沒有後遺症,通達萬法即智慧型

18樓:星辰冰鏡

給個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請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願、力、方便、智什麼意思

19樓:落雲城

1、布施(檀波羅密、檀那波羅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 (財布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布施) 和消除恐懼 (無畏布施)。

長養慈悲心。能除去五毒中的「貪」。

2、持戒(屍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大乘行者除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須持守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

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3、忍辱(羼提波羅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南傳菩薩道亦譯為「忍耐」。

4、精進(毗梨耶波羅密):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大智度論》(卷八十):

「精進者,謂心練於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等,為身精進;斷慳貪等噁心,使不得入者,為心精進。

5、禪定(禪度波羅密、禪那波羅密):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對治散亂。南傳菩薩道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有禪定,現代一般無禪定,替之以「出離」。

6、般若(智慧型、般若波羅密):修行般若以破除、遠離「無明和愚痴」,令諸煩惱不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除去五毒中的「痴迷」,對應六道中的畜生道。

7、願(波羅蜜多):看到眾生的苦,菩薩就發願,如願眾生睡得好,有吃穿等,菩薩的願力不可思議,隨著修行的深入,階位的增長,願力越來越強,最後都能實現。

8、力(波羅蜜多):力就是法力,功用。力有二種,慧力和定力。功用就體現在度化眾生的能力上。

9、方便(波羅蜜多):度化眾生時,針對眾生的根基,給眾生講合適的法門。如對普通人來說,三士道就是最合適的法門。

10、智(波羅蜜多):大智慧型是登地菩薩以上修的,包括受用法樂智和成熟有情智兩種。受用法樂智是對萬物的特性和共性完全通達的智慧型。

成熟有情智是能夠觀察一切眾生的素質並能對症下藥的智慧型。

20樓:幾公尺要環遊世界

1、布施[ bù shī ]

佛教用語。指把財物施捨給別人。也指僧尼給人講解佛經。

2、持戒[ chí jiè ]

遵行戒律。

3、忍辱[ rěn rǔ]

忍受屈辱

4、精進[ jīng jìn ]

在某方面一心進取。

5、禪定[ chán dìng ]

佛教禪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審考為禪,息慮凝心為定。佛教修行者以為靜坐斂心,專注一境,久之達到身心安穩、觀照明淨的境地,即為禪定。

6、般若[ bō rě ]

智慧型。佛教用語。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型或最高的知識。

7、願[yuàn]

(1)意志,希望.

(2)肯,樂意.

(3)祈求神佛時許下的酬謝.

(4)謹慎老實。

8、力[ lì]

(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2)力量,能力。

(3)特指體力。

(4)盡力,努力。

(5)姓氏。

9、方便[ fāng biàn ]

(1)便利。

(2)使便利,給予便利。

(3)適宜。

(4)婉辭,跟「手頭兒」連用,表示有富裕的錢。

(5)婉辭,指排洩大小便。

10、智[ zhì]

(1)有智慧型;聰明:明~。~者千慮,必有一失。

(2)智慧型;見識:足~多謀。~勇雙全。吃一塹,長一~。

(3)姓。

擴充套件資料:

「願」可組的詞語有:願望、許願

「力」可組的詞語有:力氣、能力

「智」可組的詞語有:智慧型、益智

詞語解釋:

1、願望[ yuàn wàng ]

希望將來能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主觀~。他終於實現了上大學的~。

2、許願[ xǔ yuàn ]

(1)迷信的人對神佛有所祈求,許下某種酬謝:燒香~。

(2)借指事前答應對方將來給以某種好處:封官~。

3、力氣[ lì qi ]

肌肉的效能;氣力:他的~大,乙個人就搬起了這塊大石頭。累得連說話的~也沒有了。

4、能力[ néng lì ]

能勝任某項任務的主觀條件:~強。他經驗豐富,有~擔當這項工作。

5、智慧型[ zhì huì ]

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人民的~是無窮的。領導幹部要善於集中群眾的~。

6、益智[ yì zhì ]

有益於智力發展;增長智慧型:陶情~。少兒~玩具。

佛學中的六度是什麼意思佛經裡說的六度是什麼

第一是布施 d na 有三種 一 凡以物質利益施與大眾的叫做 財施 包括身外的財物和自身的頭目手足和生命 二 凡保護大眾的安全使他們沒有怖畏的叫做 無畏施 三 凡以真理告知大眾的叫做 法施 第二是持戒 la 戒也有三種,即防止一切惡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饒益有情。菩薩最根本的戒是饒益有情戒,就是一切為了...

怎麼區分3度帶和6度帶,座標系三度帶和六度帶怎麼區分 怎麼換算

要能從座標值中讀出那兩位代表是帶號,根據帶號來確定是三度還是6度,咱們國家橫跨11個六度帶,73 135,所以6度帶號就是13 23。1 1萬的地形圖採用3度分帶,從東經1.5度的經線開始,每隔3度為一帶,用1,2,3,表示,全球共劃分120個投影帶,即東經1.5 4.5度為第1帶,其 經線的經度為...

六詔人是現在什麼和白族等族的祖先

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部落經過相互兼併,最後形成蒙巂詔 越析詔 浪穹詔 邆賧詔 施浪詔 蒙舍詔六個大的部落,稱為 六詔 蒙巂詔在今巍山縣北及漾鼻縣地,而漾濞縣是彝族自治縣,因此,這個詔是白族和彝族的祖先。越析詔在今賓川縣地,是白族先祖。浪穹詔在今洱源縣地,是白族先祖。邆賧詔在今洱源縣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