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食譜大全,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菜譜

2022-11-23 06:20:59 字數 5600 閱讀 5199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油爆蝦

原料:河蝦500克、花生油1000克(實耗15克)、醋60克、味精1.5克、蔥、姜各0.5克、白糖50克、細鹽2.5克、黃酒10克、麻油10克

製作方法:

1、將鍋燒熱,放花生油,至油八成熱時,把蝦投入鍋裡炸。炸至色紅、殼脆即撈起瀝油;

2、原鍋留餘油10克,加蔥、薑末、醋、白糖、黃酒、細鹽、麻油、味精,燒滾後,將油爆蝦入鍋顛翻幾下即可裝盤食用。

(二)香椿芽拌豆腐

原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鹽、酒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方法:

香椿洗淨切碎待用,起鍋下油,把豆腐渣炒透調好味,再加入切好的香椿芽,翻拌炒熟即可。

(三)豆腐皮春捲

原料:豆腐皮(豆油皮)五張、淨冬筍100克、鮮蝦仁100克、薺菜750克、豬瘦肉150克、芝麻油1000克(約耗200克)、味精、麵粉、精鹽、姜未各適量。

製作方法:

1、豆腐皮每張切成六小塊共切成30塊。冬筍、豬肉都切成細絲。薺菜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略燙後,撈出瀝乾切碎。麵粉放入碗內,加水調成溼漿;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100克燒熱,放入冬筍絲、肉絲、莽菜、蝦仁、味精、精鹽、姜未一起烹炒3分鐘,起鍋成餡;

3、豆腐皮置案板上鋪開,一一包餡成捲,在合口處塗上面漿(共包成30個春捲)。4.原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耗100克),燒至五成熱,將春捲逐個下鍋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盛盤即成。

(四)薺菜冬筍

原料:淨熟冬筍300克、薺菜100克、熟胡蘿蔔20克、精鹽、味精、生油、水澱粉、雞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

1、淨熟冬筍切成劈柴狀,薺菜擇洗乾淨,用開水氽一下,撈出放進冷水裡沖涼後,擠出水分,切成粗末,熟胡蘿蔔切成末待用;

2、坐鍋,放油燒熱,投入冬筍塊略炒,加入雞湯、粗鹽、味精,燒開後放入莽菜、水澱粉勾稀芡,開鍋後放進胡蘿蔔未,即可裝盤。

2樓:匿名使用者

老家清明早上吃蕎麵餅,炒韭菜這天肯定要吃的,還有冷飯

清明節吃什麼食物

3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要吃的食物有很多,蒿餅、青團、清明螺等,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中清明節吃的食物比較大眾化的就是雞蛋和饊子。

5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時節適合吃什麼菜

6樓:o0風無痕

當然是新鮮蔬菜,這會兒已經有新鮮蔬菜了,另外野外也有野菜,如果懂的話可以去採點嚐嚐鮮

清明節食譜大全,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菜譜

7樓:匿名使用者

青糰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公尺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饊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公尺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歡喜團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公尺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

「"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棗糕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面,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清明螺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 了。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潤餅菜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

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捲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製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麼一些主料菜餚:

豌豆、豆芽、豆干、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

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不過,據我所知,晉江的「潤餅菜」並不是最複雜的;論複雜,應該是廈門為最。

晉江用的主料廈門都有,此外還要加上筍、魚、油酥扁魚幹、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醬、甜醬,這才叫地道的廈門「薄餅」。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潤餅菜」的習俗依舊,這該是一種傳承吧。

烏稔飯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乙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據畲族民間傳說:唐總章二年,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被圍困山中,時值嚴冬糧斷。畲軍只得採摘烏稔果充飢,雷萬興遂於農曆三月初三日率眾下山,衝出重圍。

從這以後,每到「三月三」,雷萬興總要召集兵將設宴慶賀那次突圍勝利。並命畲軍士兵採回烏稔葉,讓軍廚製成「烏稔飯」,讓全軍上下飽食一頓,以誌紀念。這「烏稔飯」的製作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來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中煮沸,撈掉樹葉,然後,將糯公尺浸泡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放在蒸煮籠裡蒸煮,熟時即可食用。

製好的「烏稔飯」,單從外表來看,不甚美觀,顏色烏黑,然而公尺香撲鼻與一般糯公尺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而畲族人民為紀念民族英雄,此後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烏稔飯」吃,日久相沿,就成為畲家風俗。又因閩東一帶,畲漢雜居,人民歷代友好相處,婚嫁頻繁,遂使食「烏稔飯」也成了閩東各地各民族共同擁有的清明食俗。

醴酪與環餅

《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鄴中記》也說:「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製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都還是寒食節的主要食品。

另外,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的食品─環餅。「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面」。油炸至金黃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極為脆美,相當近似現在的點心。

棗錮飛燕

宋朝的清明節,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製一種燕子形的麵食,稱為「棗錮飛燕」,據說是從前用來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還會留下一部分的棗錮飛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給家中的孩童吃,據說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青精飯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卷十五引《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採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

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為流行。郎瑛(一四八七─~一五六六以後,杭州人)的《七修類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節時吃的「青白糰子」。

這種青糰子是在糯公尺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為棗泥或豆沙。放入蒸蘢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

子推饃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個節氣開始的那一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流行於我國漢族地區和壯、朝鮮、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節日。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變暖,草木萌發,一掃冬日枯黃的景象。江南農諺曰:「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又說:

「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對江南農民來說,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忙時節。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這首詩裡描寫過的紛紛細雨,就是這大忙時節的催化劑。

其實,在那的雨霧中,不僅應該有欲斷魂的路上行人和迎風搖曳的酒店幌子,更應有忙碌在田間地頭扶犁耕作和彎腰插秧的農人。

清明節,人們要掃祖墓,除雜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靈。如今也是祭掃烈士陵園,進行植樹造林,開展傳統教育的日子。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

寒食節不准動煙火,只能吃冷食冷盤,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國外。

文公回國後,重賞隨從。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後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

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後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為乙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陝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流傳至今。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麵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

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

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麵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

風乾的面花,能儲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做麵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

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

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菠菠粿清明,是福州民間的乙個重要節日。每年春分過後15天,便是清明節。清明節日或前後,家家戶戶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掃墓。

即為祖先的墳地鋤草、培土,有的人還會在墳邊種一棵長青松柏或其它樹木。掃墓最後一道程式是壓紙,就是在墓頭上壓一些冥錢紙,表示此墓已由後人祭掃過,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輩後繼有人。

在墳頭壓上錢紙,以示此墓有後人祭掃。

掃墓畢,必須折松枝帶回,插在家門口,向人們說明本戶已履行了為祖宗祭墓的責任。掃墓的供品並不複雜,只有光餅、豆腐和麵點等,但有一主味是絕對少不了的,即福州特製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長於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公尺漿內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蔔絲等為餡捏製而成的。

造型比較簡單,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綠意。

清明節要吃什麼,清明節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食品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 招遠 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公尺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捲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

清明節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 節日起源。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

清明節吃什麼食物最好,清明節吃什麼食物

清明時節建議吃的比較清淡,這個時候的天氣比較乾燥,注意多喝水,可以熬一些冰糖梨水來喝,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止咳,還可以潤肺。平時在熬粥的時候加一點綠豆,喝點綠豆粥,解熱排毒 建議多喝粥,畢竟天氣乾燥了,還是要注意調養身體,吃太多油膩的食物還是要多喝粥,多喝湯的 與地方風俗有關,我們這兒遲水餃,不知道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