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晉之戰的文獻記載,陰晉之戰魏國,如何能以五萬兵力大敗秦軍五十萬?

2022-09-17 00:36:48 字數 4899 閱讀 9536

1樓:匿名使用者

吳起以五萬魏兵破五十萬秦兵,真是訓練有素,剛猛異常!真是蓋世名將啊!!

陰晉之戰魏國,如何能以五萬兵力大敗秦軍五十萬?

2樓:虎說教育

陰晉之戰可以說是特種部隊和普通老百姓之間的戰爭,所以在這場勢力不對等的戰爭中士兵的多寡不是關鍵因素。

在中國的歷史可謂是戰將雲集,像隋唐時期的李靖,三國時期的關羽,秦漢時期的韓信等,可以說這些人天生就是為戰爭而活。

但是今天的主角卻不是以上這些人,而是戰國時期不敗戰神吳起,在《吳子·圖國》中這樣記載:(吳起)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看到沒有吳起一生不光沒有敗過,更是建功無數。而吳起的成名之戰就是在陰晉之戰。

陰晉之戰還是有他特殊的背景的,按照歷史上記載在「三家分晉」後歷史進入戰國時代,魏國也成為新興的諸侯,而魏文侯通過重用李悝通過變法使魏國成為戰國初年最強盛的國家。

魏國的強勢崛起必然會進行對外的擴張,熟悉戰國歷史的都知道秦國就在魏國的西面,這樣雄心偉大的魏國就開始不斷的攻打秦國。

由於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對於秦國發起了多次戰事,可以說魏國不僅取得了勝利更是在洛水的東岸修築了一條長城就是這條長城整整壓制了秦國八十多年。可以說在魏文侯的時期秦國不僅沒有東進向東發展的機會,就是河西戰略要地都丟失了,致使秦國西面沒有可守的防線。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魏文侯死後魏武侯時期,秦惠公就想稱魏國新君剛登基統治不穩的時機奪回河西戰略要地。這就是陰晉之戰的發起的原因。

說起來秦惠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由於秦國的經濟勢力有限秦國的軍隊數量更有限。他傾全國之力臨時組建的五十萬軍隊說實話戰鬥力真的有限,秦國的這些軍隊要是對付別人還可以,可以說秦惠公找誰不好非得招惹吳起。

這樣秦惠公在西元前389年進攻西河郡。而在此經營十幾年的吳起組建的「魏武卒」可以說是戰國的特戰部隊,這樣「魏武卒」在吳起的帶領下運用避敵正面,迂迴後方、兩面夾擊的戰術,在陰晉打敗了秦惠公臨時組建的軍隊。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因為魏國都是精兵,兵不在數量,這個是致勝的關鍵,魏國和秦國不一樣,魏國對戰士不止要求高,而且福利非常好,讓百姓心甘情願的打仗,對他們來說這不止是為國家打仗,更是為自己打仗,士氣高漲。

4樓:出岑

當時的魏國明修政治、發展生產、充實軍備,魏武侯為人開明,任用賢士,魏國內部政治穩定,陰晉之戰時,魏國的綜合實力在當時諸侯中可以說是最強的。

5樓:教育導師張老師

只要抓住對方的弱點,然後逐一擊破,就可以利用5萬的兵力打敗秦軍50萬。

6樓:厚光遠

陰晉之戰魏國之所以能夠以五萬兵力大敗秦軍50萬,是因為他了解秦軍的局勢和領隊人的優缺點。

7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他們使用的是突襲的招數,因為在穿越峽谷的時候,秦國50萬的軍隊,並沒有招架之力。

8樓:菌笑笑

這是歷史上少數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吳起的戰略奏效的結果,一場戰爭的勝利除了要有士兵的凝聚力,還要有一定的謀略,所以靠著前後夾擊的突襲戰略,打贏了秦軍。

9樓:小羊v青草

這個人非常的會戰略部署,並且在對方國家安排了自己的眼線,知道他打仗的策略,所以能大敗秦軍。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以弱勝強戰役

10樓:斯巴達魯思

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役有:

一、赤壁之戰

雙方兵力:曹操:20多萬;周瑜:5萬。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孫權屢次親率大軍進攻合肥,數戰不利,損兵折將。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五年,平定關中後才大舉南征孫權。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二、合肥之戰

雙方兵力:張遼:七千;東吳軍隊:10萬。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軍與曹軍以合肥為目標的爭奪戰。合肥是曹操命劉馥建設的一座東南方重要、繁榮的城市(後再增築,命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敵人的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軍極為重要;而東吳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乙個障礙點及補給點,所以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五次較大型的衝突,不過數次也未有勝負。

合肥之戰,可謂張遼巔峰之戰。這一戰,張遼不僅功勞重大,他的才能也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他的勇猛,他的果敢都無一不得到充分展現。

三、夷陵之戰

雙方兵力:陸遜:5萬;蜀漢軍隊:數十萬。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四、兗州之戰

雙方兵力:曹操:數萬;黃巾軍:30萬。

兗州之戰是曹操對黃巾軍的戰役,是曹操以數萬兵力迫降黃巾軍30萬大軍,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兗州之戰發生在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東郡太守曹操在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地區擊敗黃巾軍的作戰。此戰,曹操以少勝多,不僅取得了兗州根據地,而且收編精兵數萬,成為曹操的基幹部隊,為曹操爾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五、官渡之戰

雙方兵力:曹操:兩萬;袁紹:十餘萬。

官渡之戰乃是漢末乃至中國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曹操與袁紹爭奪北方霸權的轉折點,官渡一戰之後,曹操終於一反之前對袁紹的劣勢,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曹操在戰事初期處於劣勢,當中全賴三人為曹操扭轉困局——劉曄、荀攸、許攸。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

六、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

周軍聯軍總數達4.5萬人。據《史記》記載,帝辛出動的總兵力有七十萬人,另一些文獻記載是十七萬。牧野之戰周武王大獲全勝。

七、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數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

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八、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在漢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發生,是楚漢戰爭其中一場大戰。楚軍依靠項羽的雄才大略,千里出奇兵,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56萬之眾,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九、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僅以謝玄統率的八萬軍力大勝苻堅、苻融率領的八十餘萬前秦軍。

十、護步達岡之戰

金收國元年(遼天慶五年,2023年),在金遼戰爭中,金軍追擊大敗遼軍主力於護步答岡的戰略決戰。金軍以2萬兵力大勝遼軍70萬,遼軍大潰,死者甚眾。此役,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一、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綠林軍17000擊潰新軍43萬,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二、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是2023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後金以六萬兵力大勝明君十萬,後金大勝,掌握戰略主動權。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乙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陰晉之戰的戰爭過程是怎樣的呢,五萬戰勝五十萬,陰晉之戰,過程是怎樣的呢?

陰晉之戰發生於前389年,秦國起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被郡守吳起以少勝多擊敗秦軍的著名戰爭。然而,陰晉之戰卻沒有被 史記 及諸多史料所記載,僅在 吳子 一書中所出現,故真實性有爭論。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 今山西 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 地區時常發生戰爭。前409年至前408年,魏文侯以吳起...

長平之戰文獻中是如何記載的

記載如下 1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記載 秦昭襄王 四十四年 前263 白起攻 韓 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 前262 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日 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

晉楚城濮之戰各自勝敗原因

晉國bai軍力雄厚,自身軍力遠多du於楚軍,還有齊 zhi秦聯軍dao。而楚國的聯軍是蔡國回 申國和息國,明答顯不在乙個水平。晉國是重耳親自壓陣,狐毛 狐偃 胥臣 先軫 郤臻 欒枝等名臣名將雲集,可謂三軍齊備,鬥志高昂,團結一致。楚國方面,楚成王沒有來,不想打這仗,楚國就子玉乙個人。晉國的總指揮先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