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感緣起和十二緣起的關係

2022-06-19 22:07:33 字數 4466 閱讀 2880

1樓:匿名使用者

業感緣起是法性的客觀作用。

十二緣起是這個緣起關於生死煩惱的規律,是苦集滅道中的集諦。

十二緣起是什麼意思?還是看不懂

2樓:布吉島該叫啥

十二緣起是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論。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緣。指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其具體內容是:

1、無明是指過去的無明諸煩惱。

2、行是過去所造的善惡諸業。

3、識是在母胎內最初一剎那的五蘊。

4、名色是胎內五位(羯刺藍——第一周、額部曇——第二週、閉戶——第三週、健南——第四周、缽羅奢法——第五周以後至出生)中的前四位。

5、六處是指在胎內第五位,即在母胎中完成眼等諸根之位。

6、觸是出胎後生起單純的觸(認識)的作用。

7、受是

五、六歲至十

三、四歲間,起單純苦樂感受作用。

8、愛是十

四、五歲以後,貪著財產、愛慾之位。

9、取是增長前支貪著之位。

10、有是愛欲、取相之善惡業,成為習慣力而引起未來果報。

11、生是生出未來果報之位。

12、老死是未來受生後,與名色、六處、觸、受一起發生之位。

3樓:唯梅子

對十二緣起的具體解釋,目前,我知道的,有4種:

1.小乘佛教解釋為:3世2重因果。

2.法相唯識派解釋為:2世1重因果。

3.真常唯心派解釋為:無名不覺生3細,境界為緣染6粗。

4.中觀派解釋為: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的八不緣起。

這4種解釋,相對來說,小乘佛教的解釋,還算是比較簡單的乙個。

其他3宗,都屬於大乘佛教,很不容易搞懂。

但對普通人來說,小乘佛教的解釋,也是很高難的。於是,出現了一種變相的理解:

他們把十二緣起理解為: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十二個過程。其中有好幾個步驟,屬於在母體中的懷孕階段。

然後從幾歲到幾歲,屬於某個緣起的階段。

這種解釋,實際並不正確,只能算是一種「方便說」。

按照這種「生理學的角度」,所解釋的佛法,既不能證悟我空,也不能證悟法空。

按照這種方式去理解佛法,與證悟空性,關係不大。拿來佛經,還是無法讀懂。

4樓:匿名使用者

十二緣起實際就是告訴你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說明宇宙和人生是怎麼形成的。

有專門解釋十二緣起的疏鈔,你可以查詢閱讀。

佛祖講的"十二因緣"具體是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

一、生,十

二、老死。

一、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同時也是涅槃解脫,菩提寂靜的根本。

《楞嚴經》對於真妄二種根本道理,講得十分透徹。

二、行:行是業行,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無明緣行,是過去惑業的因。

三、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為六根能入於六塵,又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夠見色,就入於色塵,其他諸根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觸:三和合是觸,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

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絡到我們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

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我們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我們經常能夠親近高賢、或大善知識,時時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進。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淨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

『名山久住道心生。』清淨佛地,因緣殊勝。對於所觸的環境《遺教經》說:

『當製五根,勿令放逸於五欲,譬如放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惡馬,不加控制,將牽人墜於坑阱。

』能夠把住這個觸的大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

《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

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裡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贊無盡意菩薩說:

『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說明愛的作用很大,愛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種情念。一、喜,成就我所愛的,心中就歡喜。

二、怒,奪了我所愛的,心中就要發怒。三、哀,失去我愛的,心中就生悲哀。四、樂,得到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快樂。

五、愛,一切環境,對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貪愛,貪得無厭的妄念。六、惡,違揹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厭惡。七、欲,順從我所愛的,心中就生貪欲。

依此看來,愛的確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首惡。古人說:『踏斷腳下紅絲線,跳出紅蓮大火坑』。

什麼是腳下紅絲線?就是這個愛字。

九、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這三支叫做煩惱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對於所愛之境,將其取來,對不愛之境,把它捨掉,因此就做出種種業,真是業海茫茫,苦惱無量,有業因一定招感業果,因果定律,絲毫不錯。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世界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遊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而且這種痛苦,我們每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是由於現在的愛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

古人有一首偈語: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概括的說明了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這十二因緣法門,就是揭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迴迴圈的規律。

總的說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古人有四句偈:『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老死,如是七事為苦道。

』是說十二因緣為惑業苦三道流轉的道理。

十二因緣又是乙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係。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

闢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係,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

因此闢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

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6樓:匿名使用者

十二因緣說

佛教的基本教義。用緣起說解釋人生本質及其流轉過程,又稱「十二緣起說」、「業感緣起說」。是原始佛教業報輪迴說的理論基礎。

認為世界上各種現象的存在都依賴於一定的條件(因緣),離開了條件,就無所謂存在。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到生死彼此成為條件或因果聯絡的12個環節:①無明,即無知;②行,由無明而產生的善與不善等行為(意志);③識,相當於托胎時的心識;④名色,相當於胎中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形體;⑤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種感覺器官;⑥觸,相當於出胎後開始接觸外界事物;⑦受,即對苦樂等的感受;⑧愛,即生起貪愛等慾望;⑨取,指追求色、香、味、觸等;⑩有,即生存的環境;⑾生,即來世之再生;⑿老死,是人生的終結。

其中,①②是過去因,感現在果;③~⑦是現在果;⑧~⑩是現在因,感未來果;⑾⑿是未來果。十二個環節前後之間互成因果,互為生滅條件,是涉歷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總的因果迴圈鏈條。原始佛教在分析苦難和造成苦難的原因時,提出此說,認為眾生之所以有生死輪迴種種痛苦煩惱,根源在於無明,只要破除無明,就可以滅除生死輪迴的痛苦而獲得解脫。

養豬和種田哪個更賺錢,種植業和養殖業哪個更賺錢

袁柏澹臺聰 養哪個都會賺錢,也都會賠錢,主要看自身優勢在 你目前的地區適合哪個養殖?哪個更有市場?建議先考察市場 養殖技術等等,看看哪個更適合。在農村搞種植業和養殖業,究竟哪個更容易賺錢 日月星辰 第一點種植業考慮幾個方面 種植地的大小 種植方面灌溉 土壤分析檢測 種植物種選擇 按照這幾個方面看如果...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白蛇緣起》在劇情,台詞,配音方面相比怎麼樣

這兩部作品之間產生了強烈的碰撞感,雖然在動漫設計上都很成熟並且在劇情設定上也非常精彩,但是兩者的風格卻非常不同。哪吒 應該算是暗黑風的代表,乙個長相可怕的小孩子總是被大家誤解,甚至連自己的朋友也是如此。在憤怒之下他選擇做自己而不聽從別人的想法,於是他也從乙個頑劣的小孩子變成了乙個驚豔的年輕人。而 白...

十二生肖裡感官敏銳的生肖是哪,十二生肖裡感官敏銳的生肖是哪乙個

十二bai生肖,鼠 牛 虎 兔 du龍 蛇 馬 羊 猴 zhi雞 狗 豬。dao 感官敏銳的生肖回就是鼠答 它很餓,有時卻不是為了吃,而是搞破壞,不是為了吃。十分想吃東西,但它會敏銳地感覺到房間的人還沒睡著。非常警惕,狗 貓和人。它在咬東西,有人在外面趕跑它大聲叫,它能感覺到人抓它有難度,繼續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