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知和解的成語,帶知和解的成語

2022-05-26 06:21:41 字數 2700 閱讀 9946

1樓:瀛洲煙雨

有關知和解的成語是:一知半解

讀音:[ yī zhī bàn jiě ]

基本解釋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詳細解釋

1. 【解釋】: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2. 【出自】: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3. 【示例】:我也只得~,不懂什麼。 ◎清·頤瑣《黃繡球》第八回

4.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否定句

造句:1、對現代經濟學的一知半解是導致他經營失敗的原因之一。

2、深入剖析c語言中疑難雜症,經常碰到的讓人一知半解的問題,在這裡你將得到答案!

3、此時此刻,對那些自己一知半解卻還侈談外交、戰爭起因及罪責的人,我真不知道怎麼嚴加譴責才好。

4、學習中的遇到的問題不能一知半解,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徹底弄明白。

近義詞:囫圇吞棗 ,鼠目寸光 ,孤陋寡聞 ,井蛙之見

反義詞:鞭辟入裡, 真才實學 ,心領神會 ,通古博今

2樓:匿名使用者

一知半解

成語拼音:yī zhī bàn jiě

成語解釋: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成語出處: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成語用法:一知半解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否定句。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成語辨形:知,不能寫作「智」。

近義詞:一孔之見、浮光掠影、囫圇吞棗

反義詞:真知灼見、真才實學、博古通今

成語例子:

1、無論什麼問題,他只搞個一知半解就止步了。

2、這些題目都很難,儘管老師解說了半天,我還是一知半解。

3、一知半解比什麼都不知道更糟糕。

4、這問題沒那麼單純,他一知半解地說明只會讓人更加糊塗。

5、他一再重複的錯誤在於對語法的一知半解。

6、我也只得一知半解,不懂什麼。(清 頤瑣《黃繡球》第八回)7、研究學問,不能一知半解,必須有窮源泝流的精神。

8、博學審問,這是學習應有的態度,決不能滿足於一知半解。

9、原來他是玉器方面的行家,我還以為他一知半解地亂蓋而已。

10、我對網路購物一知半解,請您教教我吧!

11、我也只得一知半解,不懂什麼。

12、一知半解的認知,會造成學習上更大的障礙。

13、我們在學習上要肯下苦功夫,不能抱只求一知半解的態度。

成語故事:

宋朝詩人陳師道認為蘇東坡的詩風格初學劉禹錫,後學李白。清朝時期的《詩醇》卻有不同的觀點:「洵乎獨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詩也:而陳師道顧謂其初學劉禹錫,晚學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3樓:最愛心靈手巧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解釋】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否定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知;不能寫作「智」。

【近義詞】一孔之見、浮光掠影、囫圇吞棗

【反義詞】真知灼見、真才實學、入木三分、鞭辟入裡、博古通今【例句】學習不認真;貪多求快;囫圇吞棗;~;這是一種要不得的學習態度。

4樓:李木愚

有關之和解的成語有:一知半解

帶知和解的成語

5樓:匿名使用者

帶有知和解的成語是一知半解。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6樓:上官易雲廣明

一知半解

[yīzhī

bànjiě]

生詞本基本釋義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知和解還能組成什麼成語

7樓:我也想知道阿

一知半解

[讀音][yī zhī bàn jiě]

[解釋]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8樓:樂為人師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出 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知和解打一成語

9樓:僑中黃建成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解釋】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否定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知;不能寫作「智」。

【近義詞】一孔之見、浮光掠影、囫圇吞棗

【反義詞】真知灼見、真才實學、入木三分、鞭辟入裡、博古通今【例句】學習不認真;貪多求快;囫圇吞棗;~;這是一種要不得的學習態度。

古代的成語典故和解釋,古代的成語典故和解釋精選

不一定,有一些成語典故因為人望文生義 文言文和白話文有所不同 有一些是人們將錯就錯,現在的成語典故具體正確的理解參考字典例子捕風捉影 解釋 穴 孔 洞 來 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訊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自身存在弱點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現常被用來比喻事情的發展毫無根據。成語解釋和典...

知什麼什麼難的成語,知什麼難的成語

nm牛虻 知易行難的意思是 知易行難指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實較難。1 拼音 zh y x ng n n 2 用法 聯合式 作賓語 定語。3 近義詞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4 反義詞 行易知難 5 出處 周代 先秦諸子 尚書 說命中 言知之易,行之難。白話文 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

知己知彼對應的成語知己知彼的對應成語

孫子 謀攻篇 中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 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 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 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對敵我雙方的優劣短長均能透徹了解。孫子 謀攻 知彼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