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中哪體現了諸葛亮的超凡脫俗和淡泊名利

2022-05-10 10:24:14 字數 6048 閱讀 6644

1樓:四川萬通汽車學校

三顧茅廬中看出諸葛亮的特點:

滿腹經綸、彬彬有禮、賢能。

亂世讓他想避世——幾乎古代的文人都有避世情節,但又自負滿腹經綸、不希望被埋沒——其實著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之一,他們好像都有濟世英雄情節,希望自己聞達於諸侯、留名在青史。為了確保出仕後得到足夠的尊重和重用,設計讓劉備三顧,而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和求賢若渴的名聲,迎合了他的安排,兩人算是不謀而合。具體來說:

首先,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劉備請其出山的反覆斟酌,其實都是諸葛是對劉備的試探。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諸葛的謹慎,擇明主而侍。

第二,選擇劉備,說明諸葛這個人看人很準,當時的劉備勢力其實非常弱小第三,諸葛對皇族血統的認可,儒家思想成分較多第四,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計,體現出諸葛最大的優點,偉大的戰略規劃頭腦。

2樓:ts紅塵過往

超凡脫俗:次日,玄德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於田間,而作歌曰: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

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

淡泊名利: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孔明曰:「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

「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

「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玄德大喜,遂命關、張入,拜獻金麻禮物。孔明固辭不受。

3樓:北九

三顧茅廬體現的諸葛亮的劉戈青溝,然後複製就去龍中這個的厲害運籌帷幄的。真的想。

從哪些地方看出諸葛亮是乙個淡泊名利的人

4樓:鳳凰奧義

這問題問得好,說實話本人從**都看不出來諸葛亮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有人可能被諸葛亮的一句話蒙蔽了。只求苟全於亂世,不求問答於諸侯。

現在我們想想:如果他諸葛亮真如他自己所說,又為什麼要出山呢?有人可能會說:

那是顧忌劉備的恩情。也有人可能會說:就算是出山他也不一定就是為了當官啊。

放下這些暫且不說,據《九州春秋》記載,諸葛亮曾經也毛遂自薦過一回到劉備那裡,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 還有諸葛亮一開始曾經想為他姑父劉表效力,可是後來沒成。這些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看做諸葛亮想要"出名" 。

再有一點讀書人讀書,然後為」國家「效力,這是從孔子時期就開始實行的,那諸葛亮要是不出山,真淡泊名利,又何必每每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呢?所以個人認為他心裡真實的想法就是要出山當官,最後成就霸業。

可能我這麼說會讓很多諸葛亮的粉絲罵。不過這只是學術**,我也只是發表個人意見,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正常。

5樓:

所謂淡泊名利 看你從哪個角度看了

諸葛亮 為官清廉

也沒有像曹操那樣把權利傳給兒子

這是他淡泊名利的表現

但是在他有生之年 在劉禪已經年歲不小的情況下始終沒有還政於劉禪。。

6樓:泡沫vs神話

劉備死時候把兒子託付給他時曾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知道阿斗不是帝王材料,卻一心輔佐,沒有自己登上帝位。。

7樓:

諸葛亮是乙個淡泊名利的人就別搶草船借箭的功勞

8樓:靚賀瞻

白帝託孤,無知劉阿斗還是讓孔明給推上了帝王寶座,以他之能力,但還是沒做, 檢視原帖》

麻煩採納,謝謝!

三顧茅廬中多處體現了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的誠心誠意請至少簡要陳述三點

9樓:

首先,劉備可是掛著皇叔名號,且還是豫州牧、左將軍,宜城亭侯,雖然我們看來沒什麼,但在當時,隨便乙個都是了不得的;

其次,三次前往草廬,有一次下雪,最後一次還等到諸葛睡醒.你可能會說求賢當然要如此,那是因為你忽略了他們的地位,要知道當時劉備也是一號人物,而諸葛只是個小年輕;

最後,還是三次前往,可見其鍥而不捨

三顧茅廬中看出諸葛亮的特點是什麼

10樓:demon陌

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智計超群,持守謹慎。

諸葛亮在隆中時經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將領樂毅,他的老師司馬徽對其評價:「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自有臥龍、鳳雛。」從中可見諸葛亮的確才智過人。

簡單來說是:滿腹經綸、彬彬有禮、賢能。亂世讓他想避世——幾乎古代的文人都有避世情節,但又自負滿腹經綸、不希望被埋沒——其實著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之一。

11樓:戀勞

簡單來說是:

滿腹經綸、彬彬有禮、賢能。

亂世讓他想避世——幾乎古代的文人都有避世情節,但又自負滿腹經綸、不希望被埋沒——其實著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之一,他們好像都有濟世英雄情節,希望自己聞達於諸侯、留名在青史。為了確保出仕後得到足夠的尊重和重用,設計讓劉備三顧,而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和求賢若渴的名聲,迎合了他的安排,兩人算是不謀而合。

具體來說:

首先,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劉備請其出山的反覆斟酌,其實都是諸葛是對劉備的試探。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諸葛的謹慎,擇明主而侍。

第二,選擇劉備,說明諸葛這個人看人很準,當時的劉備勢力其實非常弱小

第三,諸葛對皇族血統的認可,儒家思想成分較多

第四,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計,體現出諸葛最大的優點,偉大的戰略規劃頭腦。

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中看出諸葛亮的特點就是他也想有一番作為。

1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是乙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而且他需要考驗他想要輔助的人是不是有求賢的品格。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看出諸葛亮的特點是先是考驗對方有沒有證,有沒有誠心?如果有誠心才替他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5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中看出諸葛亮的最大的特點它是乙個胸中有丘壑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聰明,細心,娟耐心,有才化,願幫助人

17樓:李念

這是「單元測試六」的題吧?1.劉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2.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劉備請其出山的反覆斟酌,其實都是諸葛是對劉備的試探。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諸葛的謹慎,擇明主而侍

選我!!!

18樓:靜遠果卿

純粹個人觀點哈。

亂世讓他想避世——幾乎古代的文人都有避世情節,但又自負滿腹經綸、不希望被埋沒——其實著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之一,他們好像都有濟世英雄情節,希望自己聞達於諸侯、留名在青史。為了確保出仕後得到足夠的尊重和重用,設計讓劉備三顧,而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和求賢若渴的名聲,迎合了他的安排,兩人算是不謀而合。

1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劉備請其出山的反覆斟酌,其實都是諸葛是對劉備的試探。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諸葛的謹慎,擇明主而侍。

第二,選擇劉備,說明諸葛這個人看人很準,當時的劉備勢力其實非常弱小第三,諸葛對皇族血統的認可,儒家思想成分較多第四,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計,體現出諸葛最大的優點,偉大的戰略規劃頭腦

20樓:露絲亞夢

劉備的持之以恆、謙虛

諸葛亮的三思而後行.~逞強好勝 英勇絕倫

21樓:百度使用者

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這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也可以說諸葛亮這個人不求名利,想隱居深山。但卻是乙個十足的人才。

由此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物的魅力。

順便問一下,是不是五年級下冊語文知識與能力的51面第五大題讀一讀做一做啊。

22樓:黃run東

審時度勢、挑好的主公發展

23樓:百度使用者

是乙個為了國家大是個別人合作的人

24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做事謹慎,有才幹,不想捲入是非之中,寧靜自遠,審時度勢、挑好的主公發展 !

25樓:百度使用者

謙虛,深藏不露,不願拋頭露面,不愛戰爭~~~

26樓:ポ奉ポ奉╮餹

我覺得諸葛亮是知人心,是故意的。

27樓:碧月第一魅力

諸葛亮比剩女好對付多了!

28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做事謹慎,有才幹。

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諸葛當時在**居住?

29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乙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

,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30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劉備每次來,諸葛亮都知道.因為徐庶在臨去曹操那兒之前,就告訴了孔明。於是諸葛亮也想出山,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而不能讓自己的滿腹才華空老山中。

當徐庶走後,諸葛亮便醞釀劉備沒來之前先做一些準備工作,首先他會想如何回答劉備的問題,如何讓劉備相信自己的能力,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不能讓劉備誤認為自己空有虛名,而應當以實力說話,所以自從徐庶走後,直到劉備第三次來之前,諸葛亮才把準備工作做好。這才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雖未出山,而給劉備指明了奮鬥的方向,天下三分,有其一隅,同時這也是諸葛亮自己的奮鬥理想;然後說明為此工作須要的哪些步驟、方法、過程,這時諸葛亮出示了自己辛苦大半月而畫的「西川五十二州地圖」(因為當時無印刷只能自己手工去畫)。

31樓:匿名使用者

南陽諸葛廬在隆中裡面。今湖北襄陽市西部

在三顧茅廬中劉備和諸葛亮各是什麼樣的人

32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百折不撓,有遠大抱負。他需要諸葛亮的智慧型助他完成大業。諸葛亮:機智聰穎,謹而慎行,三思而行。心中也想遇到他理想中的主公

33樓:風中的一弦琴

劉備是乙個 虛心求賢,謙虛懂禮,有雄心壯志的人。

諸葛亮則是乙個 智謀廣遠,有安邦定國之能的賢才。

三顧茅廬中你覺得劉備和諸葛亮分別是什麼樣的人?

34樓:紿我祝福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他是乙個謙虛的人、深藏不漏、不願拋頭露面的人。他不愛戰爭,不想出山參加戰鬥。架子很大。

從"三顧茅廬"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乙個機智聰明的、有心計的人,而可以看出劉備是乙個禮賢下士、尊重別人、有禮貌的人 「三顧茅廬」可以明確的看出劉備是乙個成功的領導,識人的伯樂也。劉備初得諸葛亮,和諸葛亮很親近,惹得關張二人甚是嫉妒。然後他說了這句話:

「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不必多言」。關張二人這才作罷。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策略是什麼,有關劉備 三顧茅廬 ,諸葛亮 隆中對策 的內容

策略如下 1.取代割據荊 益的劉表 劉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與曹操 孫權三分天下 2.在奪取荊州和益州的同時,利用帝室之胄的聲望,招攬人才,內修政理,逐步增強政治 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外交上妥善處理好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關係,並與孫權建立抗擊曹操的聯盟 3 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命一上將率領荊州之...

「三顧茅廬」是真是假?諸葛亮劉備誰先找的誰

魏略 和 九州春秋 說,劉備來到荊州後,屯兵於樊城。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諸葛亮料定其下乙個攻擊目標必是荊州,而劉表 性緩,不曉軍事 於是 北行見備 劉備並不認識諸葛亮 備與亮非舊 沒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只當作一般士人接待 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座談完了,眾人散去,只有諸葛亮留了下來。劉備...

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劉備三顧茅廬的起因 經過和結果

3全部劉備為什麼會三顧茅廬?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幫助自己統一國家。一天,三人來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孔明。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