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合群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

2022-03-19 05:27:26 字數 5627 閱讀 3572

1樓:

身邊總有部分寶寶似乎不太容易融入其他小朋友當中,一位朋友4歲的兒子上幼兒園上了半學期,仍舊不跟小朋友玩,平時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他只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平時在小區玩耍也是一樣,只是喜歡乙個人玩。這樣的孩子是不合群嗎?

這樣的寶寶多表現為怕生,總是乙個人獨自在一邊玩,孤獨沉默。

造成這個情況有很多因素,現在的住宅都為高樓,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沒有玩伴,與同齡小朋友接觸的機會少,不懂得如何去相處,家長還會擔心出事,乾脆讓孩子不要出門。同樣大人也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也有可能孩子身上存在某些缺點,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還有少數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兒童期孩子社交的發展有一定規律,3歲前孩子們以旁觀或獨自遊戲形式為主,4,5歲後才發展為合作遊戲或協同遊戲。所以如果乙個3歲前的小孩總是喜歡乙個人玩玩具,而拒絕分享或不想跟人一起玩,甚至為了獨自玩耍而搶玩具,那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認定孩子性格不合群。當然,也會有部分早熟的孩子在3歲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

還有乙個情況,孩子唯獨喜歡與某幾個小朋友玩耍,而對其他人卻很排斥,這也並不奇怪。

牛頓小時候不喜歡跟人交往,說話少,常因為被老師叫起回答問題而緊張,但他與哈雷彗星的發現者哈雷是好朋友;愛因斯坦小時候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遊戲,而喜歡乙個人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撫摸樹葉、觀察螞蟻,但他沒多久便跟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成為了好朋友。

或許真應了那句話:我不是不合群,而是我合群的人裡沒有你。所以,如果你家孩子跟自己表姐表哥玩得比較好,但只是不願加入某個群體一起玩,所以父母們完全不用擔憂。

不過如果孩子為了自己玩而妨礙到他人,父母該教給孩子一些與人相處的規矩。除了一方面對孩子的選擇表示尊重,一方面也要讓孩子尊重他人,另一方面父母還可以讓孩子跟更多的不同型別的孩子接觸,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交往的朋友。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4,5歲後孩子會以合作遊戲或協同遊戲為主,如果有些孩子上學了大半年或一年以上,度過了分離焦慮期,仍然拒絕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就要引起父母重視了。

面對真正不合群行為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

2歲以前,不苛責。

孩子2歲以前的同伴交往,都是沒有交集的平行遊戲,比起同伴,他們對爸媽更感興趣,所以不要苛求。

3歲以前,多關愛。

3歲以前,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愛、鼓勵,少一些不耐煩或忽視,孩子對人際關係可能會期待更多、擔憂害怕更少,他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更多主動的探索和與同伴交往的願望,因為,乙個孩子對社會(他人)的認知,源於生命最初與父母的關係和交往。

3歲後,逐漸放手。

孩子3歲以後,父母需要學著放手,一點點撤出孩子的生活。過好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讓孩子為你牽掛,被你擾動過多,這樣孩子才能安心地離開你。

教孩子一些必要技巧。

日常陪伴孩子閱讀、親子遊戲等過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同伴交往技巧。比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這樣的邀約,以及分享、交換、贈予、輪流玩這樣的規則。

聽聽孩子說什麼。

如果上述你都做到了,仍找不到原因,那麼多傾聽,問問孩子,他是否遇到了什麼其他困難,再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援。

2樓:dj林林

有些孩子會不喜歡和小朋友玩,可能是比較特性,這樣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和那些小朋友做遊戲,互相聊天,交朋友,慢慢的孩子就會,改正

對於孤僻冷漠「不合群」的孩子,家長該怎樣引導?

3樓:唔語的古拉

應該和他一起做些團體活動,讓他先去感受集體活動的美好,進而再給他講些有趣的團體事情。然後找到他的愛好,從一點點小發現讓他接受新環境

4樓:匿名使用者

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多參加一些群體活動,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然後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參與到活動中。

5樓:year淚晶夢

第一,應該創造孩子和同齡人相處的機會,要讓孩子多和同齡人進行溝通交流。第2點要找出孩子自卑的原因,幫孩子找回資訊,要多鼓勵孩子,誇讚孩子,讓孩子從小不自卑。第3點呢,父母也要時刻反省自己的處事之道,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家有不合群的孩子 父母該怎麼做?

6樓:御龍魔

心理學中所講的「不合群」是指: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孤獨、寂寞或懶於交際的一種特殊心態。不合群的孩子,不僅會脫離周圍的小朋友,其心智發展也會明顯地受到影響。

那麼,孩子不合群,除了與先天氣質有關,還有哪些誘因呢?如果孩子已經變得不合群了,又該如何補救呢?

孩子的不合群,有以下幾種型別及形成原因:

型別一:沉默寡言,害怕陌生人,喜歡獨處

形成原因:父母擔心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會產生矛盾,或是染上壞習氣,而減少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接觸,整天讓孩子呆在家裡,與電視機、遊戲機、玩具等為伴。

如果長時間讓孩子處於缺少正常交往的環境中,會使他們喪失交往的基本技能,不懂得商量、不懂得禮讓、不懂得主動交朋友??

型別二:在家很活潑,到了外面就變得內向

形成原因:家人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很有安全感,可到了外面,孩子會面對很多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感覺失去了支柱,而變得拘謹。

再加上有些家長會給孩子貼上「我家孩子內向」、「我家孩子膽小」等標籤,孩子就更放不開了。

另外,這種現象還與表揚有關。在家裡,孩子稍有進步,就會得到父母的表揚,而到了幼兒園,老師要面對很多小朋友,孩子得不到及時的關注和表揚,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進而喪失信心、變得膽怯。

型別三:愛哭鬧,好打架,不懂謙讓,最終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形成原因:在家裡,父母太溺愛孩子,什麼都由著他的性子來,很容易讓其養成「唯我獨尊」的個性,成為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可到了幼兒園,繼續為所欲為的話,必然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沒有人願意和他玩,最終成為不合群的孤立者。

孩子不合群,父母可以這樣做

方法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在溫暖、祥和、充滿愛(絕不是溺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通常比較大度、平和,對他人也富有愛心,這樣的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也會表現得真誠、謙讓、友善,很容易受人喜歡和接納,不被排斥。

方法二:多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

不合群的孩子,通常交往能力比較差,父母千萬不要強求,而是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當他慢慢地有了玩伴,自然會變得合群。

家裡是孩子感覺最安全和放鬆的地方,家長不妨藉由寶貝生日、兒童節等契機,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不過要事先徵得孩子的同意。小朋友來家裡,孩子會有種「小主人」的感覺,往往會變得很主動,沒準還會拿東西招待自己的小客人們呢!當孩子們因搶玩具而發生爭執時,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其中緣由,並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方法三:耐心引導多交流

父母要每天都擠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耐心的交流,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也可以從動畫片、故事書、日常生活中找些鮮活的事例,告訴孩子交朋友的樂趣,並從中學會社交技巧。

如巧虎在交朋友的時候會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嗎」「認識你很高興」等;家長還可以滿懷熱情地仔細詢問、引導孩子讓其說出一些身邊小朋友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有意識地想要去觀察、了解身邊的小朋友。

方法四: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封閉的環境,通常會造就孩子不合群的性格。因此,家長在閒暇時,應多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親朋好友家或公園走走,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適應面對陌生人、陌生環境。去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帶幾樣玩具,作為交朋友的媒介。

剛開始,可能需要家長陪在身邊一起玩,當彼此熟絡後,孩子們就可以自己玩了。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設定些讓小朋友彼此聊天的機會。每次交到新朋友,家長要記得表揚孩子做得好,這樣既能讓孩子在玩耍中得到快樂,又能讓其體驗交朋友的成就感。

另外,多帶孩子參加家庭郊遊、閨蜜聚餐等活動,也會幫助他們不再畏懼和陌生人交往。

方法五:父母做出表率

孩子小,不懂得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但家長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積極地做出表率。如每天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時候,就可以主動地和同班家長打招呼、交朋友,讓孩子在真實的交往環境中學會如何交朋友。

如果可以,最好每天讓小朋友們同路走一段,手拉手,唧唧喳喳地聊一聊幼兒園裡有趣的事情,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這樣,在家長的帶動下,乙個發展為兩個,兩個發展為三個??慢慢地,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班級集體中了。

另外,週末帶孩子出去玩時,看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父母可以先參與進來,並做出很好玩的樣子,從而讓孩子對遊戲感興趣,並最終吸引其一起來玩。父母的合群,會「傳染」給孩子噢!

方法六:積極參**體活動

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遊戲都是很好的群體活動,讓孩子在玩耍中融入到集體生活,何樂而不為呢?和小朋友一起玩故事接龍也是很有趣的,家長講個開頭,讓小朋友們乙個接乙個地繼續講,看誰講得更有趣、更精彩??孩子們天天在一起開心地玩,自然就不缺玩伴了。

另外,棋類、球類、田徑等體育專案也是很好地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而且這類活動一般都需要兩個以上的人來參與。體育鍛煉不但需要體力、智力,還需要膽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孩子,身體素質和交際能力都不會差!

「不合群」並不代表孩子沒有與人交往的意願,他們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和他人相處。家長應積極採取措施,讓孩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而不應等到孩子不合群後才被動進行糾正。

7樓:

孩子不合群是什麼意思?對於人來說,不管年齡大小,他們都有乙個自己的人際關係,對於幼兒園中的孩子來說,這些人際關係可以很好的發展和成長,這是很多孩子設計能力建立的重要時期!

孩子不合群,在很多的影視劇中應該都見過這樣的情景。那些公子哥、小公主們到了幼兒園或者學校,總是給人乙個不合群的設定……而在社會中孩子不合群也是極為常見!那些巷子口跑到大的孩子一定會比小公主小少爺們,成長得更好!

有的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立馬就開始哭泣!究其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在平時的生活環境影響下,他們在新環境中不合群的表現更加明顯,這樣的孩子好像每天都不開心、沒有朋友、不想上幼兒園、哭上一周乙個月……孩子此時的社交已經存在嚴重的障礙問題……對於孩子不合群,家長該怎麼辦?解決這個難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麼

1、家長過分保護的孩子

家長過分保護孩子,對孩子周圍的一切夥伴和事物都過分的挑剔!造成孩子孩子不合群!其實就對於孩子交朋友,那是他們自己建立社交能力的關鍵時期,家長這樣看似十全十美的做法,長期影響下孩子自然變得高傲驕橫,久而久之不合群,多有的人都不理。

1、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

性格比較內省的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或者陌生環境的時候,她們多表現害、不愛說話等,這樣的孩子被很多人忽略,從而不合群。家長們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打打招呼、練習練習比如早上好、爸爸媽媽辛苦了之類的話。在平時後,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帶孩子散散心、爬山等,盡量多接觸外面世界和人物,慢慢讓孩子忘記害怕,不低觸陌生。

2、和孩子一起讀關於朋友的繪本

讀繪本是家長與孩子間最直接的親子交流,一起讀讀繪本可以讓孩子學習其中的一些交友技巧,講完故事後,可以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情節,問問孩子是怎樣看待這個事情的,你會怎麼做等等。

3、和孩子一起遊戲

有的孩子,因為強勢就回去強別人的玩具,這樣的強勢孩子因為不禮貌而被孤立不合群!對於這樣蠻橫的行為,家長可以採用遊戲的方式教育孩子通過虛擬遊戲接受規則,比如一人玩一會兒、等你先玩我在玩、找找別的玩具等,這些看似不是遊戲的遊戲,在無形中可以給強勢的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

4、教孩子樂於助人

家長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感,還能激發他對夥伴的關心,對他人的同情心,比如家長可以在孩子身邊適當示弱,讓孩子主動幫助你,在請求幫助前一定要徵得同意,家長自己做

面對沉迷遊戲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才好

父母親應該盡早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孩子共同協商,達成協議,幫助孩子限制上網內容,上網之前先設定目標,先限定時間,和孩子共同協商改變網癮行為的方案,如何管制自己的上網行為,當孩子能夠執行計畫的時候,家長就及時肯定和表揚孩子的行為,這些全部都要寫在規定之中。當孩子想上網時,父母也完全可以陪孩子上網。陪孩...

孩子好勝心強該如何引導孩子好勝心太強,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做事的過程,而非動輒評判做事的結果 好勝 的孩子,往往有乙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特別關注結果,一旦發現結果不如別人好,就受不了,甚至為了避免 輸給別人 這個結果,就拒絕去做,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關注做事的過程,讓孩子體驗過程帶給她的愉悅體驗。比如,小朋友一起畫畫,家長...

要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要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應該學會理智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用同齡人的方式對待孩子,要學會與孩子溝通,不要太過急躁。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一定要因材施教,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適時的調整教育模式。家長應該要做好的榜樣,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品德好的故事,要經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