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思,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意思

2022-03-14 06:26:59 字數 5444 閱讀 6356

1樓:

「道可道非常道」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

道可道,非常(恆)道,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詮釋:

1、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恆常在之道。

2、道可以言說,但不是人間常俗之道。

3、道可以言說,但道非恆常不變之道。

「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第乙個「道」是名詞,指的是生成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2樓:鯨娛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所謂道,可以說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所謂名,可以說得出口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

3樓:百小度

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是可以表述出來的,但(這些道理)並非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簡介:《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陳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4樓:知識力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什麼 ?道是語言,名是文字,語言文字不是道。

5樓:

「道可道,非常道」,眾人皆能脫口而出,你是否知道是什麼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意思

6樓:鯨娛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所謂道,可以說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所謂名,可以說得出口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

7樓:知識力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什麼 ?道是語言,名是文字,語言文字不是道。

8樓:友易

道可道的第乙個道是指萬物自然規律,真理。第二個道是指說出來,描述出來的意思;非常道中的道同第乙個道的意思是一樣的。常是指不變的,永恆的,真理性的。

整句話的意思是,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如果能被描述出來的話,就算不上永恆的真理了。這句話反映了老子的處世哲學,有「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的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常」

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面解釋。

一是從修仙方面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執行之理。

10樓:肇源於瀅

「道」就是規律,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生的規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

人生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是可掌握的,但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識的那樣。

「道可道非常道」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解釋一下

11樓:放風箏與貓

意思是:「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

第乙個"道"是名詞,指的是生成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

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解釋為:人生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是可掌握的,但由於該事物隨時隨刻在發展變化,現在的事物並不是我們以往己經所認識的事物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

簡單的意思是:道可以表達世界萬物,甚至什麼都是道。但也不能說明世界萬物永恆都是道,道不是語言或某些概念能表達的,如果硬要用某種東西去表達,那就不是道了。

道可道:道可以用語言或某些概念表示道 非常道:這個概念不是永恆不變的。

就比如牛頓絕對引力,可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錦上添花了,世界沒有絕對與永恆,皆是相對存在。佛教的「善即是惡,惡即是善」也是如此 就像中國封建思想的「性」是多麼的見不得人,而日本卻以「性"為神,崇拜「性」。也許是觀點的區別吧,還有時代發展會發生思變化。

13樓:江天暮雪

道可道,非常道!!!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乙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質實體抑或是精神實體的問題。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沒有必要陷入這種經院式的迴圈辯論中,而應當深入分析「道」的真實意義。如果打破老子

思想的神秘外殼,通而觀之,那麼老子的全部哲學可以提挈領地概括為三句話,即:

太初有道。

其道一為「變」,二為「反」。

聖人用之:明道,通變用反。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這兩句話是《道經》的開篇之首,對於老子全書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規定與否定、有限與無限的辯證關係。

斯賓諾莎曾經提出乙個著名的命題;「規定就是否定。」斯氏的這個命題所提示的是這樣乙個道理;對於具有無限性的實體來說,在質上對它的每一種確定,都必然意味著對其無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著否定。

斯賓諾莎曾經把無限性比做乙個圓環。因為乙個線段當它構成封閉的圓圈時,是既無起點也無終點,因而在質上是無限的(儘管它在量上是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種開區放問的線段,則無論在量上可以延展多麼長,但在質上總是受到起點和終點的規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樣的意義上,黑格爾把「絕對理念」也比做圓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命題,與斯賓諾莎的「規定即否定」這個命題具有相同的涵義。老子認為,記本身無起點亦無終點,「繩繩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規定的無限實體。

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認為,道也不是棲身於宇宙之外的乙個超越物,它存在於宇宙中,存在於事物中。

這裡老子實際提出了一種蘊涵矛盾結構的命題,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無形,無象。(「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強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圓眾甫。」(zi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zi意)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康德所謂「二律背反」,也就是邏輯上的所謂「悖論」。

黑格爾曾指出:「東方的哲人每每稱神為多名的或無量名的,……因為有限的名詞概念,不能滿足理性的需要。」(《小黑輯》第 109頁)老子之所以視道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蓋也在於此。

老子認為,駕馭著方有而又超越千萬有之上的道,乃是萬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歸其根」(16章)。由這一觀點中,他引出反感覺論的認識論。

他說:「天下有始,司以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

」(52章)「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47意)

宇宙中的萬物紛紛芸芸,而「道」卻是他們的總體、本根。由於萬物形態及現象的多樣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達到片面的區域性。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萬物的總體實體和本體,「道」。

從而做到「不行而知,不為而成。」

老於貶低感性認識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宇宙現象和人世經驗的流動不居中,意識到感性認識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觀性。黑格爾指出:

「對那些斷言感官物件的實在具有真理性和確定性的人,他們最好是回到那最低階學派的智慧型……因為對於那些了解了這種神秘的人不僅僅達到了對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懷疑而且甚至於對它們的存在感到絕望,他們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見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第241頁)

老子正是從對感性事物的這種否定中走向對感性知識的懷疑和否定。他要求越過感性現象而直接深入到對宇宙實體——道的認識。他認為只有通過對這種普遍規律的認識才可以推導出對各種特殊事物的先驗性的認識。

所以老子這種反感覺論的認識論,實質乃是中國古代哲學中一種尚處在萌芽形態的理性主義。

14樓:哲學鼎端

終極答案:「即「——【道可道非常道】的終極意義的真正真實的真諦定義按其老子先生的本然的本意所言所示的終極意義的之其答案就是:「作為道理雖是可以說的然我這部《道德經》中所要說的道並不是一般的普通的道理而是說的是一種特殊到極致又特別到極至的那種至高無上的道理。

」(此處一字半字都不能贅言多說 )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思?

15樓:鯨娛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所謂道,可以說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所謂名,可以說得出口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

16樓:逗比逗無悔

意思是: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恆常在之道。

出處:春秋 老子《道德經》

原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擴充套件資料

《老子》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後人在詮釋這句話時,產生了歧義。在北宋以前,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詮釋:

(1)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恆常在之道。

持此種觀點的人為《老子》注家的主流。從戰國末期的韓非,到西漢嚴遵、東漢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陸希聲等人,都主張道不可言說,主要是為了體現美感。

(2)道可以言說,但不是人間常俗之道。

(3)道可以言說,但道非恆常不變之道。

17樓:知識力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什麼 ?道是語言,名是文字,語言文字不是道。

18樓:匿名使用者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第乙個和第三個「道」是名詞,可以翻譯成「道理、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翻譯成「說」。「非常」也不是現代漢語中的意思,古代它是兩個詞:

「非」:不是;「常」:永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這個規律能被說出來,它就不是永恆的規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應該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初老子的原文是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 常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 對事物的認同與否是乙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處事原則,對人物的認同與否也是乙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行為標準。道可道,這三個字裡,第乙個...

道可道,非恆道和道可道,非常道。那個是原版呢

上面兩個回答都有問題。道德經以及帛書都不能確定為原著,但帛書的成書年代早於道德經,可信度更高一些,也就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從成書時間來看確是為了避諱皇帝劉恆而改為了非常道。但這個非恆道也好非常道也罷,前後文銜接起來的釋義是一致的,就是 大道可以被言語表達出來,但是表達出來的就不再是那個永恆...

道可道,非常道的具體意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麼意思?

原 文 道 可 道 非 常 道 大意是 如果 道能夠講明白,那就不是永恆的道。說明 道心唯微 形而上者為之道 神道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你明白了嗎?樓上夠狠 簡而言之 道 如果 可以說出來的話,就不是道了 佛家講,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破。聽過嗎?意思差不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