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我貴陽的端午節風俗,非常感謝

2022-03-11 08:45:16 字數 1594 閱讀 8070

1樓:弦之月

貴陽的端午節習俗

花溪青巖地區各族人民均有“遊百病”的習俗,時間定在端午節。查其淵源,與紀念屈原有關,每年端午,早上9時左右,青巖居民開始遊百病活動,先在鎮裡遊行,然後徒步走到1公里外的北門河、歪腳一帶踏青。他們認為,這一時節的百樹、百草均有藥力,可以消災除病。

日久,鄰縣群眾陸續加入了“遊百病”的活動,以為靈驗。現在,這一習俗已經發展為“文化搭橋,經濟唱戲”的大規模民俗商貿活動。

2樓:咱太有才啦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

“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貴陽端午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貴陽過端午不是特別講究,在貴陽市區比較常見的就是在家門前掛艾葉,吃粽子是一定的。其他的還像就沒有了。

4樓:葉雨

包粽粑,是端午節前最重要活動。

紅汗菜、雄黃酒、黃鱔是端午節餐桌上少不了的

貴陽的端午節習俗?端午節的來歷?緊急求救!!!

請告訴我端午節的來歷 謝謝!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簡單)

誰能告訴我關於端午節的,誰能告訴我關於端午節的資料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 的意思和 初 相同,稱 端五 也就如稱 初五 端五的 五 字又與 午 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 午 月。又因午時為 陽辰 所以端五也叫 端陽 五月五日,月 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

端午節的風俗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龍舟節 重午節 龍節 正陽節 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公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 易經 乾卦 第五爻的爻辭曰 飛龍在天 端午日龍星既 得中 又 得正 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 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