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北魏又叫曹魏,東吳又叫孫吳,西蜀卻沒有劉蜀的說法曹操稱過魏王孫權稱過吳王劉備為什麼

2022-02-23 23:14:27 字數 3697 閱讀 5913

1樓:超帥張藝興

因為他剛占領了漢中,人心不穩,而漢中對西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先要稱漢中王,穩定人心,在稱帝

2樓:捷列夫

劉備自稱是漢朝的接替者,所以他的朝代稱為漢,稱蜀是貶稱

3樓:頤文丶

因為他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

為何魏國、吳國被稱為曹魏、孫吳,蜀國卻不叫「劉蜀」呢?

4樓:亢永禕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國家。其中,在稱呼上,魏國一般稱之為「曹魏」,也即在魏國之前加上曹操、曹丕的姓氏。對於吳國來說,因為是孫權所建立的,所以被稱之為「孫吳」,又因為地理位置上處在東邊,所以被稱為「東吳」。

那麼,問題來了,針對劉備建立的蜀漢,卻沒有被後世史學家稱之為「劉蜀」,這是為什麼呢?

一首先,魏國是曹丕篡漢自立,因為曹操被封為魏王,所以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後,其建立的國家也被稱之為「魏國」,也即國號「魏」。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孫權所建立的吳國,「吳」這個國號和之前該地區存在「吳國」存在密切的關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今江浙一帶就存在吳國這一諸侯國。

由此,對於孫權建立的國家,也就正好採用了「吳」這一國號。不過,對於劉備建立的國家,其國號是「漢」,而不是「蜀」,這可能是很多人忽略的歷史。

二進一步來說,對於曹丕所建立的魏國,為了和戰國時期的魏國相區別,所以世史家多稱「曹魏」。同樣的道理,三國時期的吳國為了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相區別,所以前者被稱為「孫吳」或者「東吳」。至於劉備建立的國家,國號為「漢」,比如劉備就被稱之為「漢昭烈帝」。

為了和西漢、東漢相區別,所以被稱之為「蜀漢」、「季漢」。因為劉備和劉邦、劉秀都是「劉姓」,所以顯然不適合用「劉漢」來和東漢、西漢相區別。而且,「蜀」不是劉備建立國家的「國號」,更不適合稱之為「劉蜀」了。

三最後,總的來說,姓氏本來就可以加在國號前面來,比如趙宋、朱明、李唐,這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而劉備建立的可不是蜀,劉備建立的是漢,加上劉備、劉邦、劉秀都是劉姓,所以不適合稱之為「劉漢」或者「劉蜀」。那麼,問題來了,蜀漢的「蜀」字又從何而來呢?對此,這是因為今四川省一帶曾經存在乙個古蜀國的諸侯國。

戰國時期,蜀國被秦國消滅,不過,蜀地或者巴蜀之地卻成為該地區的別稱。由此,對於建都成都的「漢」,被習慣稱之為「蜀漢」,以此和東漢、西漢相區別。此外,對於曹魏來說,為了表示對劉備建立的「漢」的不認可,往往稱其為「蜀」,而不是「漢」。

文/情懷歷史

東吳,西蜀,北魏,南蠻為什麼只稱3國

5樓:

南蠻沒有國- -而且是外族。。。其實不算在當時中華版圖內- -

所以,中國從古道今一直就有地域之分,不在我區域內的,再好也不行。

現在也是如此

6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三國歷史,是中原漢民族的歷史觀,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基本上不納入正史。

僅此而已。

7樓:

三國主要講述的是魏吳蜀三個國家的軍事、外交、經濟、鍋裡的較量。一般我們說的三國是因為我們作為現代人經常讀三國,但是如果我們在當時哪個時代,我們就不會有這種思維了。就像現在一樣的,我們只會只在意俄羅斯、中國和日本是一樣的道理。

三國時,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有哪些?

8樓:貞觀之風

曹魏:魏武帝曹操(追贈)

1、魏文帝曹丕(220—226)

2、魏明帝曹睿(226—239)

3、魏齊王曹芳(239—254)

4、魏高貴鄉公曹髦(254—260)

5、魏元帝曹奐(260—265)

蜀漢:1、蜀漢昭烈帝劉備(221—223)2、蜀後主劉禪(223—263)

孫吳:吳武烈皇帝孫堅(追贈)

1、吳大帝孫權(222—252)

2、吳會稽王孫亮(252—258)

3、吳景帝孫休(258—264)

4、吳烏程侯孫皓(264—280)

9樓:

魏國的君主有:

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齊王曹芳、魏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蜀國的君主有:

蜀漢昭烈帝劉備、蜀後主劉禪

吳國的君主有: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吳會稽王孫亮、吳景帝孫休、吳烏程侯孫皓

三國為什麼叫魏蜀吳???

10樓:活著的三國

三國肯定不可能叫孫劉曹,因為古代的朝代從來沒有以皇帝的姓氏命名的。例如唐朝的皇帝姓李,但卻叫唐朝,而不叫李朝;明朝的皇帝姓朱,但它叫明朝,而不叫朱朝。依此類推,三國自然不可能叫孫劉曹,只能叫魏蜀吳。

那麼,它又為什麼叫魏蜀吳,而沒有叫別的呢?分別來說:

曹魏的「魏」來自曹操占領的乙個叫「魏郡」的地方,這個魏郡的治所在鄴城,而鄴城原來是袁紹的幕府所在地。曹操消滅袁氏殘餘勢力後,占領了鄴城,把鄴城當作了自己的統治中心。可能曹操認為占領鄴城是自己一生取得的乙個重大勝利,所以便有意突出鄴城的地位,那麼魏郡的政治地位也相應地被提高。

從某種意義上說,魏郡是曹操的福地,於是曹操便把「魏」當成了他的政治**了。後來,漢獻帝策封曹操為魏公、魏王,都是曹操這個想法的反映。最後,曹丕代漢稱帝,「魏」自然而然地成了這個國家的國號。

蜀漢的「蜀」本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號,但後人為了記憶方便,便以這個蜀字代替。這個國家的創始人劉備是漢代皇室的後代,漢代滅亡以後,劉備自然成了漢代的延續,所以這個國家自然繼續叫「漢」,也就是「西漢」「東漢」之後的「漢」。當時,劉備的這個政權就是直接叫「漢」,並不是「蜀漢」,更不是「蜀」。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在劉備部隊的旗子上直接寫上「蜀」字,那是犯了乙個很嚴重的錯誤的。當然,劉備的這個政權當時就有人叫它「蜀」,那是曹魏和東吳方面。這是他們對另乙個政權不承認的一種方式,但這並不影響劉備對自己是「漢」政權的認可。

後來,史學家陳壽在著作《三國志》時,為了區別於西漢和東漢,就將這個國家命名為「蜀」。此後,這個政權被人們叫做蜀漢,以區別於歷史上的若干個「漢」政權。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個政權的本來名稱是叫「漢」,就乙個字,而不是「蜀漢」,更不是「蜀」。

孫吳的「吳」來自他們國家的發源地「吳郡」的「吳縣」,這個「吳縣」就是現在江蘇省蘇州市。孫策在掃平江東的時候,吳縣曾是他的政治中心,而且直到後來,吳縣一直是孫權的幕府所在地。所以,孫氏政權便以這個地名為其國號,叫做「吳」。

至於「孫吳」,那是後人為區別於歷史上的一系列「吳」政權而叫的,歷史上的這個政權只叫「吳」,而不是「孫吳」。

11樓:天雪天理

動畫片三國演義和新三國裡面諸葛亮北伐都掛「蜀」其實是不合理的,就變成他們自己都不承認自己正統的合法性了。老版三國演義好像就是掛的漢。而蜀魏吳互不承認,所以吳魏叫其「蜀國」,因為劉備集團偏安一隅,所以後人叫他們「蜀漢」。

諸葛亮也不承認「魏國」的,只叫他們「曹魏」,稱「吳國」為「東吳」或者「孫吳」

12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啊,他們給自己的國家取的名字叫魏蜀吳啊,要是國家名字叫曹劉孫那就曹劉孫了啊,那唐朝為什麼不叫李朝啊同個道理啊

13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三國的嘛,三個國家當然是魏蜀吳。如果是三國王就可以稱為曹劉孫了

14樓:深藍6少帥

魏蜀吳是3個國家的名字,而且他們讀起來平仄分明,很有平仄感覺,讀起來很舒服

三國曹魏著名武將,三國曹魏全部著名武將

帶兵名將 曹操 曹丕 曹睿 許褚 徐晃 典韋 于禁 樂進 張遼 李典 夏侯淵 夏侯惇 夏侯霸 曹洪 曹仁 司馬懿 司馬昭 司馬師 曹真 曹爽 鄧艾 鍾會 五子良將 張遼 徐晃 于禁 樂進 張郃 典韋 許褚 曹洪 曹仁 夏侯惇 夏侯淵 李典。三國曹魏全部著名武將 張頜,曹仁,張遼,李典,夏侯惇,夏侯淵...

三國中,哪個算是智將,三國中最強智將的排名

伏龍鳳雛之流智計無雙然武力欠缺可算謀士,郭嘉荀彧之類稍差一著可算策士,周瑜司馬計謀出眾武力一般可算儒將,翼德孟起武功出眾計謀欠缺可算猛將,雲長子龍武力出眾計謀也極佳可算勇將,姜維智計絕佳武力絕好可算真正智將。此僅為鄙人一孔之見,觀者若高見不同,還望海涵。徐庶 一代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得罪官府,化...

三國中的著名事件有什麼,三國中的著名事件有什麼?

討伐董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孔命,姜維伐魏之戰,鄧艾鍾會滅蜀之戰。其中赤壁之戰最為著名,此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公元208年,曹操大軍自江陵沿江東下,到赤壁 今湖北嘉魚 東北,在長江南岸和孫劉聯軍遭遇。曹操大軍約有20萬人,但詐稱80萬,聲勢浩大。曹軍遠來疲憊,並有乙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士兵不習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