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哪些,春秋五霸是哪幾個

2022-02-09 04:04:10 字數 6200 閱讀 2080

1樓:珃冉姌

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

2樓:匿名使用者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 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 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30

3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齊桓公(小白) 晉國--晉文公(重耳) 楚國--楚莊王 吳國--吳王(閡閭) 越國--越王(勾踐)

4樓:匿名使用者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

5樓:匿名使用者

齊、晉、楚、秦、越。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 10

6樓:井家的露寶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另外一種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產生原因: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失去權威,已經不能夠有效地控制諸侯國了。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進行了激烈的爭霸戰爭,互相征戰,先後稱霸的有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

稱霸的標誌:諸侯大國爭霸,說明了周朝王權的削弱。自西元前770年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以後,周朝王室更加衰微。

從前是天子統帥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些權力都落到諸侯手裡,「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甚至於「陪臣執國命」。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起來奪權了。

周朝奴隸制處於「禮壞樂崩」的境地。

7樓:號菅人

已確定的四霸:

齊桓公,齊國公子小白,繼位後,破格任用管仲為相,成為五霸之首。

晉文公,公子重耳前半生顛沛流離,背井離鄉,62歲回到晉國稱霸,因為感恩當年楚王禮遇,遂退避三舍禮讓楚國。

楚莊王,莊王蒞政後三年不理朝政,右司馬隱問莊王為何?莊王講:「三年不翅,講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

雖不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果然,三年後,莊王改革,任用賢臣,成為霸主。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為表忠心,甚至嘗了夫差的糞便……用美人計,取信於夫差,最終夫差遠征,勾踐用數千兵馬擊敗吳國,成為了五霸中的最後一位。

有爭議的幾霸:

秦穆公,秦穆公由於不是在中原稱霸,而是西遷,在蜀地周圍稱霸,所以一部分人不認可秦穆公。

宋襄公,宋國是小國,與楚戰。宋襄公十分注重信義,而楚王屢次失信。雖然楚國比宋國強大,但是迫於壓力,楚王不得不承認宋襄公的霸主地位。

由於宋襄公的霸主是各國奉的,而不是憑實力得的,所以很多人不認可宋襄公。

吳王闔閭,公子光,夫差的老爹。採用伍子胥的建議,派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奪政權。但是在攻打越國時,不幸受傷,傷重去世。由於闔閭沒有打下越國,所以很多人不認可闔閭。

吳王夫差,為了完成老爹闔閭的心願,奮發圖強,最終擊敗了越國,囚禁了勾踐。但是外有一強大的齊國與之抗衡,所以夫差跟他老爹一樣,處於尷尬的半霸主地位,後來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擊敗。

8樓:喜腦弓子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9樓:蜘蛛俠

啊哈春秋五霸:

齊國齊恆公 宋江,吳用,公孫勝,等等

晉國晉文公 姐姐

秦國秦穆公 媽媽

楚國楚莊王

吳國吳王哥哥

10樓:匿名使用者

史學上一般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另一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吳闔閭、越王勾踐

11樓:火星香蕉皮

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12樓:冰菊冷凝

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或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吳闔閭、越王勾踐

13樓:蜜糖小耗子

一般有兩種說法

一:齊桓公 晉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莊王

二: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闔閭 越勾踐

1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

齊國齊恆公

晉國晉文公

秦國秦穆公

楚國楚莊王

吳國吳王

15樓:當時的阿九

齊宋楚晉吳,秦好像是後來戰國才放光的

16樓: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17樓:匿名使用者

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18樓:匿名使用者

齊恆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吳王

19樓:冰凍了你呢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至少出現過8種說法, 但中學歷史教科書通常用的都是《史記索隱》或《荀子》的版本:

《史記索隱》的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

而《荀子·王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中學歷史教科書兼顧兩種說法。

從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歷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此說見之於《史記》。是目前最準確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鄭莊公,宋襄公。還有人說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更有人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另有人認為,所謂「五霸」,應是一種虛指,並非實指五位國君。其一:僅晉國一國前後稱霸百年之久(西元前632年—西元前597年,西元前589年—西元前506年),在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

其二:晉文公玄孫晉悼公政治韜略過於出眾,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他讓後世對此爭議極大;其三:鄭、宋、秦、吳、越構建區域霸權,其規模、影響、成就難以與齊桓、晉文、楚莊、晉悼之霸業相比擬。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些個國家啊?

20樓:

春秋五霸:「齊桓、晉文、晉襄、秦穆、楚莊」

「五霸」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常識,但「五霸」究指哪五人,自古及今兩千年來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說法有十幾種,人頭多達十五個。現在,史學界的說法仍有兩種:一為齊桓、晉文、楚莊、吳闔、越勾踐;另一為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

而《歷史辭典》、《辭海》、《辭源》等權威典籍,對「五霸」詞條的解釋則是二說並存,莫衷一是。這個問題似乎成了千古之謎。不過,筆者認為:

只要詳加研究,這個千古之謎是不難解決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從周元王元年(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春秋歷時二百九十三年。近三百年來,你方唱罷我登台,各路諸侯各顯其能。

春秋五霸,歷來所說不一,除了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之外,其餘人選各執己見,宋襄公、秦穆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以及鄭莊公、楚成王爭奪剩下的兩個席位。不過,當你看完「國語""左轉」太史公的「史記」還有「吳越春秋」你就會發現,晉悼公作為黑馬勝出,越王勾踐則昂首入選。

這樣,春秋五霸就是:齊桓公姜小白,晉文公姬重耳,楚莊王熊侶,晉悼公姬周,越王勾踐。也就是齊桓公、晉文公 楚莊王 晉悼公 越王勾踐

22樓:唯我獨佳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白虎通·號篇》。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此說見之於王褒的《四子講德文》。

23樓:大幽默哥

齊國 晉國 楚國 秦國

24樓:華仔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25樓:張道容

齊桓公 秦穆公 越王勾踐 吳王闔閭 晉文公

2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27樓:小魚泡呢

齊國,晉國,楚國,秦國,宋國

28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五個國家,而是五個諸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9樓:暮色中燒

齊國 楚國 晉國 秦國 吳國

30樓:匿名使用者

齊桓公的齊國,晉文公的晉國,秦穆公的秦國,楚莊王的楚國,越王勾踐的越國。

31樓:

春秋五霸指得是春秋時齊國、宋國、晉國、秦國、楚國的五位國王。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

32樓:喜歡隨憶蕭子淵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

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字諸侯依次成為霸。[1]「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為之後的戰國時期的兼併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 [2]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3]《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33樓:秋風畫扇

《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34樓:平凡人生底蘊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

35樓: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另外一種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產生原因: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失去權威,已經不能夠有效地控制諸侯國了。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進行了激烈的爭霸戰爭,互相征戰,先後稱霸的有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

稱霸的標誌:諸侯大國爭霸,說明了周朝王權的削弱。自西元前770年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以後,周朝王室更加衰微。

從前是天子統帥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些權力都落到諸侯手裡,「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甚至於「陪臣執國命」。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起來奪權了。

周朝奴隸制處於「禮壞樂崩」的境地。

春秋五霸有哪些

36樓: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軍事中佔據主導地位,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字諸侯依次成為霸,史稱:

春秋五霸。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至少出現過8種說法, 但中學歷史教科書通常用的都是《史記》或《荀子》的版本: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史記》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鄭莊公、秦穆公、宋襄公——南懷瑾 《論語別裁》

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春秋五霸指的是什麼?春秋五霸指的是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霸,政之名,諧音 伯 音轉為霸,又稱州伯 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 朝天子,實為尊天子以令諸侯。1 3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 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 東征...

與春秋五霸有關的成語故事,春秋五霸中的成語故事

春秋五霸有兩種較為流行的說法 一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h l 越王勾踐。以下為有關他們的成語故事 1 齊桓公 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 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分別是誰呢,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分別是誰

粘學民巴陣 戰國七雄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在歷史上,對 春秋五霸 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說 五霸 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但是在歷史上宋襄公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霸主另一說 五霸 是指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方濟各殺勿略 春秋五霸 齊桓公 晉文公 秦穆公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