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功績

2022-01-22 09:00:05 字數 4128 閱讀 3722

1樓:匿名使用者

1、定都北京

清軍到達北京後,在是否將首都由瀋陽遷到北京的問題上,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爭論。以阿濟格為首的反對派,主要以清兵入關太快、補給不足為理由,反對遷都。而多爾袞從統一和管轄整個中國的總戰略出發,主張遷都北京。

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2023年)六月,多爾袞終於統一諸王、貝勒、大臣的意見,決定遷都北京,派遣輔國公吞齊喀等攜奏章迎駕。

2、創立制度

在政治體制上,多爾袞接受了明朝的現成制度,在**機構中,仍以六部為最重要的國家權力機關,尚書皆由滿人擔任,但諸王貝勒親理部事的制度卻在入關前夕廢除掉了。

到順治五年(2023年),多爾袞於六部實行滿漢分任制度。多爾袞力圖表現得比較開明,因此除原有的都察院之外,六科十三道也保留了下來,並一再鼓勵**犯顏直諫。

總的來說,**機構中雖承明制,但也保留了某些滿族特有的制度,還引進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理藩院等機構,其內院的權力比起明朝內閣要小得多,並對原明臣試圖增大內院權力的努力加以壓抑。

3、重用漢官。

清朝入關,百廢待舉,多爾袞令戒飭官吏,網羅賢才,收恤都市貧民。用湯若望議,釐正曆法,定名曰時憲曆 。

並且倚重漢官范文程、洪承疇、馮銓等人,設大學士,行使原先明內閣的職責。承襲了明代「票擬」制度,即內閣對內外大小臣工的題奏本章草擬出批覆意見,供皇帝審閱定奪。

3、誅除異己

順治初立,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哥怨多爾袞不擁立他為皇帝,有嫌隙。順治元年(2023年)夏四月戊午朔,以語侵睿親王多爾袞,為固山額真何洛會等所訐。

訐告肅親王豪格怨望悖妄罪,多爾袞就以豪格「圖謀不軌」,削去他的王爵,廢豪格為庶人,其黨俄莫克圖等皆論死。大臣揚善等以諂附,坐死。十月,大封諸王,又恢復了他的王爵。

順治三年(2023年),多爾袞派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統兵往四川鎮壓張獻忠大西軍。順治五年(2023年)二月,豪格凱旋回京,沒有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

多爾袞與豪格有夙隙以豪格犯有包庇部屬、冒領軍功及提拔罪人揚善弟吉賽等罪名,將豪格囚禁於牢獄。三月,豪格死在獄中。多爾袞納豪格福晉為妃。

2樓:匿名使用者

多爾袞 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努爾哈赤日後設有兩個「中宮大福晉」;地位相當於漢族的「皇后」。乙個是皇太極的生母蒙古姐姐,她去世很早。

去世之後,努爾哈赤再立的「中宮大福晉」是阿巴亥,也就是多爾袞的生母。滿族的制度是「子以母貴」,母親身分越高,兒子的地位也越高。多爾袞和皇太極可以說是身分相當的嫡子。

◎野心勃勃的多爾袞     多爾袞一直認為,他的父汗是要把汗位傳給他的。努爾哈赤臨終前,唯一受命趕到現場的大福晉阿巴亥帶回的遺詔也是這麼說。但是,那時多爾袞只是十四歲的小孩,還沒有兵權與政權。

而皇太極已是後金軍、政地位最崇高的「四大貝勒」之一。因此,皇太極掌握了全域性,讓所有大、小貝勒都推戴他繼位。而且,在他登基前,他們還逼死了多爾袞的生母,矯詔要她殉葬。

       多爾袞對這件事當然懷恨在心;他一直認為皇太極不但搶了他的汗位,還因心虛而逼死了他的母親。到了皇太極駕崩,他已成年,是擁有正白旗的軍權,又有豐富政務經驗的「睿親王」。他的親兄弟,也擁有兵權的英郡王阿濟格與豫親王多鐸,當然是擁戴他的。

所以,除了已死的皇太極,當時誰也沒他的權勢大,他當然「理所當然」的想把汗位奪回來。       當時,大多數重臣並不反對多爾袞繼位。因為他實在是有才幹,有能力的。

如果沒有反對勢力,他也就順利登基了。       反對的人是八旗中由皇太極親領的正黃、鑲黃兩旗。他們是皇太極的「親軍」,一向高人一等。

如果多爾袞繼位,他們必然失勢,所以他們堅持「立皇子」,以維持皇太極的正統宗支。當時,最有勢力的皇子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比多爾袞還大三歲,也是軍功顯赫,政治經驗豐富的人。       於是,大清分成了三派,支援多爾袞的、支援豪格的和中立的。

局面鬧得很僵,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大清的皇帝卻是皇太極死了二十幾天了,繼位人選還沒有確定。朝中劍拔弩張,「皇弟」、「皇子」之爭,造成了空前的政治危機。最後這危機到底是誰解除的呢?

孝莊!       她知道,如果讓這兩個勢均力敵的人內鬥起來,大清就完了。而這兩個人是誰也不肯讓誰的。

所以她提出了第三人選她六歲的兒子福臨。這乙個人選,佔了幾個優勢就兩黃旗來說,他不但是「皇子」,而且因為他母親的地位比豪格的母親高,就「子以母貴」來說,比豪格更佔優勢。你們要皇子,就給你們皇子,你們還有什麼話說?

而且,豪格本來就只仗著兩黃旗支援,兩黃旗不鬧了,他就孤掌難鳴。   ◎以情以理說服多爾袞     更重要的關鍵她得說服多爾袞肯讓位。她首先「動之以情」她與多爾袞本是青梅竹馬的情侶,陰錯陽差讓努爾哈赤把她指婚給了皇太極。

雖然成了叔嫂,但她知道,多爾袞對她始終是有情的。多爾袞當然不肯讓豪格,但讓他所愛的布木布泰的兒子,總是可以考慮的。而且,她又答應讓多爾袞攝政;反正福臨太小,實際掌權的還是多爾袞,讓多爾袞心平氣和。

其次「說之以理」他告訴多爾袞,如果多爾袞不肯讓位,因此造成大清的內亂,則上無以對祖宗,下無以對子孫。這個「帽子」太大,多爾袞不能不考慮。更讓多爾袞不能不顧慮的,是她還「脅之以勢」;她出身蒙古貴裔,滿、蒙的關係極為密切,蒙古方面的態度是舉足輕重的。

她以福臨是「蒙古外孫」,爭取了蒙古對福臨的支援,又說服中立派贊同她的釜底抽薪之計。於是,讓原先鼎足之勢,變成支援福臨的佔絕對優勢,逼得多爾袞不得不「讓」位,而解決大清迫在眉睫的危機。        雖然就當時而言,危機解除,卻也留下了後遺症多爾袞仗著自己的「讓位」之功,擴張權力,排除異己,終於還是害死了他的對頭豪格。

朝中的王公大臣,有些依附他,有些不滿意,也只好明哲保身,不敢與他對抗。到後來,他連小皇帝也不放在眼裡。使叔侄兩人勢同水火,把孝莊夾在兩者間左右為難。

多爾袞權大勢大,囂張跋扈,甚至想逼孝莊改嫁他,被漢臣勸阻。為了安撫他的情緒,孝莊只好逼順治拜他為父,以滿足他的虛榮心。        順治漸漸長大,他對多爾袞的仇視,是多爾袞心知肚明的。

這令多爾袞不能不擔心如果有朝一日順治長大親政,他自己將有什麼下場?而且,他當皇帝的野心,從來沒有消失過。竟然想把順治廢了,自立為皇帝。

     孝莊面臨了抉擇她心中不是不愛多爾袞,但不能坐視多爾袞篡位,造成對大清的傷害。她利用「心理學」的戰術擊敗了多爾袞在順治登基的時候,多爾袞和所有的王公重臣都寫下效忠順治的誓書。多爾袞當時的誓書上,誓言秉公理事,絕不存私心,排除異己,而且一定效忠皇帝,如果違誓,「短折而死」。

孝莊把他的誓書給他看,指責他違背了誓書上的所有誓詞!        多爾袞死於關外墜馬,死時只有三十九歲對一生戎馬的人,這是不可思議的。也許,就是他自己違反了誓書的誓詞,讓他心虛,才「應誓」的吧?

   ◎穩定根基  剷除不法      照著被欺壓的小皇帝和王公大臣的意見,多爾袞既死,巴不得馬上就把他打下十八層地獄,並把他的同黨一網打盡。但,孝莊阻止他們這麼做,因為,她知道在他主政的八年間,跟他關係糾葛不清的人太多了,如果立刻清算多爾袞,會使人人自危。這些人一旦反撲,將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所以,多爾袞死後,朝廷還曾追尊他為「成宗義皇帝」。為他隆重治喪,備極哀榮。直到兩個月後,新**根基已經穩定了,才由為了自保的多爾袞屬下檢舉他的不法,名正言順的剷除了多爾袞的惡勢力。

3樓:匿名使用者

使滿清完全掌握統治中國和蒙古;先敗李自成;再張獻忠;最後擊敗南明與李定國而完全統一;先後臣服朝鮮和東南亞各國;建立了大清封貢體系

清朝八大世襲親王詳細資料,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主要功績。

順治皇帝一生有哪些偉大功績?

順治六歲登基,24歲駕崩,他的功績真的不如他的兒子康熙嗎?

4樓:

在位時間太短了,也沒有什麼業績,所以不如兒子康熙。

5樓:匿名使用者

對,畢竟他在位時間還是挺短的,而且康熙王朝確實是挺繁榮的。

6樓:**鴨

順治皇帝其實相當有政治有段,只不過是因為他在位時間不長而已。

7樓:愛美男同學

我感覺是的,因為最後是康熙繼承了位置,而不是順治。

8樓:美鑫呢

順治在十三歲時候就有了乙個兒子名字叫愛新覺羅·牛鈕,對於他的兒女為何這麼多的原因是在於他經歷人事比較早,而且他的妃嬪也是很多,其中最要的因為就是他是皇帝。

9樓:那愛真美

我覺得他的功績是不去如康熙皇帝的,畢竟康乾盛世是眾所周知的

10樓:**鴨鴨

對比的話,順治的功績是不如他兒子康熙的,因為康熙那個年代可是盛世。

多爾袞有沒有後代,多爾袞有後代嗎

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封為睿親王,1650年死後無嗣,由同母弟多鐸五子多爾博過繼給他為嗣子,襲睿親王爵。次年多爾袞以謀逆被革爵,多爾博當然也就無爵可襲,只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為多爾袞昭雪,追還原封王爵,世襲罔替。而多爾博早幾年已過世了,但仍追認為多爾袞的嗣子,由他的子孫襲爵。歷史上一代豪傑多爾袞...

多爾袞的陵墓在哪,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墓在哪裡?

他的陵墓被順治毀了,後來乾隆給修了修,再後來被日本給刨的差不多了,最後那地方改建,被徹底弄平了,沒了。就在北京新中街一代。多爾袞的遺跡幾乎沒有了。在故宮旁邊南赤池子大街有他居住的王府現在在重修,但也找不出原來的樣子了,修完也不叫多爾袞王府。儲存最好的王府是恭王府。多爾袞可真夠的上空空如也四個字,那真...

多爾袞的媽是誰,多爾袞的母親和皇太極是什麼關係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明萬曆四十年 1612年 十月二十五日降生在赫圖阿拉,生母阿巴亥,姓烏拉納喇氏。阿巴亥 葉赫納喇氏,名叫孟古姐姐,是女真葉赫部首領楊佳努之女 生母阿巴亥,姓烏拉納喇氏 這個不好說,一般來講開國容易,守國難,那就是乾隆了,但是乾隆有點吃老本的感覺,康熙發展經濟,雍正著力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