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如何選擇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

2021-10-11 12:12:19 字數 2761 閱讀 9482

1樓:大肥

課題名稱:中美關係的跌宕起伏。

課題研究的背景:美蘇爭霸時,美國陷於越南戰爭,希望找到中國支援。

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了解中美關係為何這麼複雜,試圖尋找緩解中美關係的辦法。

主要研究內容:2023年以來中美關係跌宕起伏的原因。

研究涉及的知道基礎、所需資源:

研究思路:

活動步驟及進度安排:

研究小組成員分工:

我們需要這些方面的有關知識,在這裡尋求大家的見解

(三)2023年以來中美關係跌宕起伏的原因

1、國際政治體系結構的重大變化

中美關係的發展揭示了20世紀國際舞台強權迭起、兩極爭霸、一超獨霸以及世界逐漸多極化的連天烽火,兩國關係的沉浮隨國際體系的結構性變化而逐步演進。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蘇結盟以及韓戰的爆發,導致中美直接對立。而在冷戰後期,中美合作,共同反對蘇聯威脅則成為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

而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蘇聯的解體,美國一超獨霸全球,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發生了實質的變化,中美關係也隨之風波迭起,摩擦不斷。21世紀初,「9.11」事件的爆發以及美國實力的不斷衰落,伴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迅速崛起,國際體系多極化的趨勢初現雛形,美國被迫調整對華強硬態度,中美關係逐漸步入成熟理性的發展軌道。

2、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

自立國之初,美國便自視為「山巔之城」,懷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救世情懷和「天賦使命」的道義感,認為自身承擔著向「舊世界」傳播民主、人權的使命感。其獨特的「二元論」思維模式以及歷史發展程序,導致美國對「共產主義」懷有極深的仇視和疑慮,並將中國等堅定奉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視為「**」政體、「無賴」國家,必欲除之而後快,多年來美國對華政策一直「把現實追求的具體利益同口頭宣揚的道德和意識形態目標混在一起」,因此多年來美國對華政策一直是圍繞著如何實現二者之間的平衡問題的,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中美關係的摩擦甚至敵對。

3、美國對華「愛恨情結」

美國對中國的情感本身十分複雜,一方面認為中國人民是乙個勤勞、勇敢、智慧型的古老民族。另一方面則視中國為「紅色惡龍」、奉行壓迫民主扼殺人權政策的「****」國家。例如,根據民意調查顯示,中美建交後,中國的形象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每幾年就有乙個變化。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的吸引力使得美國和西方多數國家對中國的認識充滿浪漫氣息。但2023年以後,反華浪潮一浪接一浪。再以後,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飛速前進「對美國構成了威脅」。

雖然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美國也曾把中國看作是負責任的夥伴,但小布希上台後,美國對中國的防範意識大大增加,「即將到來的與中國的衝突」之類的論調流行於市。美國制定的「預防性戰略」中的乙個重大內容,便是調兵遣將,準備同中國這個新興大國大打出手。

4、國內政治的羈絆

美國奉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衡」的政治哲學,各方利益的分化組合,導致作為行政部門首長的**時時刻刻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其中包括國會的制衡、利益集團的角力、民意**的壓力以及選舉政治的影響,導致美國對華政策往往出現大幅度的搖擺和反覆。例如2023年5月31日,柯林頓**針對國會無端阻撓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便曾撰文指出:多年來「人權同最惠國待遇掛鉤已把我們帶到了盡頭」,「我們不能實行兩套對華政策——國會一套和**一套,而必須實行美國唯一的一套對華政策。

」而1995-2023年第三次台海危機的爆發便是由於國會迫使柯林頓**允許***訪美而引起的。

5、中美關係的「多維性」與利益的複雜性

作為兩個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中美兩國的關係在任何乙個領域,而兩國利益的交融與互動也隨之呈現出異乎尋常的複雜性。具體而言,兩國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對手、軍事安全領域的競爭者、政治領域的合作者與反對者、經濟領域的「利益攸關方」。兩國無法簡單地將對方界定為「朋友」抑或是「敵人」,在政治、安全、經濟等各個領域,兩國均必須既合作又競爭,甚至有時會陷入敵對,但任何一方也不能對對方置之不理,或是棄之不顧。

而在當今後冷戰時代,面對全球化浪潮的衝擊,經濟相互依存的不斷提公升,兩國的共同利益日漸增多,在發展經貿合作、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防止生態惡化、遏制國際恐怖主義、打擊販毒等國際犯罪活動等各個方面,中美均需為加強雙方的合作而作出妥協,進行協調,以實現雙贏的局面。由此導致百年來,特別是雙方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的發展呈現出曲線的執行狀態。為此,有學者總結出所謂的中美關係的「三石」理論:

即「壓艙石」——中美經貿交往;「試金石」——台海交鋒;「絆腳石」——意識形態之爭。如何化解兩國之間的分歧,增進互惠共贏,則成為21世紀中美雙方有識之士必須面對並予以解決的問題。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題歷史

2樓:匿名使用者

名稱:難以磨滅的傷痕——「九一八」!

課題背景:1、戰爭給世界帶來的是災難,但目前有些國家比如日本,其右翼勢力不敢正視自己的歷史,妄想篡改歷史教科書,不承認曾經侵略的歷史,為了警示戰爭的潛在威脅

2、許多年輕人覺得戰爭離我們很遠,把我們曾經受到的恥辱忘記了,為了勿忘國恥

課題目標和意義:目標是為了警示戰爭的潛在威脅,為了勿忘國恥

意義:讓人們珍惜和平,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祖國強大而努力學習

主要研究內容:1、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原因及其目的 2、給中國和東北人民帶來那些災難

3、給中國的啟示和教訓有那些?

研究涉及的知道基礎、資源: 時間 地點 具體歷史過程

高一歷史必修一課本、《九一八》歌曲和影片、博物館、相關資料和**

研究思路:通過查閱史料、參觀博物館、探訪受害人或者受害人的自述、查詢《九一八》歌曲和影片, 集中展示和合作**,形成**

研究小組成員分工:xx查史料、xx參觀博物館、xx去探訪受害人、xx查詢歌曲和影片、xx記錄

3樓:春語緣

課題名稱:難忘「九一八」

歷史研究性課題之李鴻章,李鴻章歷史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

李鴻章正面的,他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

高中研究性學習 為什麼不能選擇研究課題

課改後,高一上學期,語文 數學和英語分為兩個學段,乙個學段完成乙個模組的學習,乙個模組用一本課本,這樣一學期語文 數學和英語各要用兩本課本。其餘科目按學期制來安排,在乙個學期內完成乙個模組的教學。課本比以前多了。鄭州市44中語文老師朱喜林算了算,僅從高一課程來看,語文 數學 英語 思想政治等科目加起...

初中研究性學習選題,初中生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可以選哪些方面的舉一些例子拜託了

選題bai 1 數學的對稱性du 與現代建築 鏡面成像等 zhi2 用測量建dao築 高山的高度 3 估計山上的內小鳥數容量 池塘裡魚的數量 4 函式知識的實踐問題 5 調查商場某些商品的銷售問題 6 為何物價會 7 有關行程與節能的調查 等等.選題可多找些新奇的,提高學生的好奇程度,從而可以提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