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識四不是什麼

2021-08-10 20:03:39 字數 1323 閱讀 4158

1樓:我心最毒

1、不與人諍。2、不向佛怨。

3、不輕它教。4、不貪眾欲。

其實法無定法,在於體會跟悟。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四不

轉貼自 人間萬事(星雲大師著)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活著,應該注意一些什麼重點?茲以四本佛經的四句**,做為『四不』的提要:

一、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華嚴經》』:『初心』就是最初的心意,例如,最初為什麼要經商務農,為什麼要當記者、作家,或是最初為什麼要發心入道。如果能夠不忘最初的發心,自然就有一股力量,鼓勵你向上、向前;如果忘記了最初的發心,則很容易被境界打倒。

所以,不忘初心就是要我們鍥而不捨,照著最初的志趣,勇往向前。

二、對好事要做『不請之友《維摩詰經》』:每個人都有一些朋友,但是一般的朋友在我們需要幫忙時,都要請託;當我們有苦難時,不經請託就會主動幫助我們的,就叫『不請之友』。像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像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都是『不請之友』的模範。

在世間上,很多時候我們要靠父母、親戚、師長、朋友,乃至社會大眾給予支助,我們才能衝過重重的難關,因此我們也應該做世人的『不請之友』,不必等人家來請託,只要我有力量,就隨喜隨緣的奉獻、幫助,給予人間一些因緣。

三、對朋友要肯『不念舊惡《八大人覺經》』:朋友當中,善善惡惡,好好壞壞,都是難免的。但是一般人的陋習,總是記壞不記好,記仇不記恩。

就如我們跟人家借錢,很容易忘記;借錢給人,則是時刻念念不忘。所以有德之人,如范雎說:『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吾人受恩於人,要銘記在心,並且知恩圖報;反之,別人偶有對不起我的地方,不可記仇,如佛教講『比丘沒有隔宿之恨』,不要把仇恨帶到明天。

四、對社會要懂『不變隨緣《大乘起信論》』:我們處身的社會,不但千奇百怪,而且世態人情,變化不斷。生活在多變的社會人生裡,要能知所取捨,遇到不當的事情,有違倫理道德的,自己要有不變的原則;如果是一些人情之常的瑣碎小事,要能隨喜隨緣。

也就是說,對善惡是非,要有不變的原則,對人情得失,要有隨喜隨緣的性格,這就是『不變隨緣』了。

吾人立身處世,佛法昭示以上四點,有大利益在焉,所以希望大家都能以這四句**做為自己的座右銘:

第一、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

第二、對好事要做『不請之友』,

第三、對朋友要肯『不念舊惡』,

第四、對社會要懂『不變隨緣』。

3樓:南屏晚鐘

佛教應該是有十不: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

不綺語 6.不兩舌 7.不惡口 8.

不貪 9.不嗔 10.不痴。

阿彌陀佛,晚鐘合十!

四不摸是什麼

四不摸 木匠斧,廚師刀,跑腿行李,大姑娘腰。木匠賴以生存的東西就是斧子,沒有了它們,木匠也就活不下去了。同時,木匠的斧子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一把斧子在手,想要什麼東西都可以做出來。可要是別人碰了他們的斧子的話,那就是對他們能力的質疑。所以木匠的斧子是不能隨便碰的。要是你不小心碰壞了的話,那可是不得了...

扶貧“四不退,三納入”,精準扶貧的四不原則是什麼

飄零下線 精準扶貧的 四不 原則通常是指 不留死角 入戶調查 不漏一戶 雙審雙評 不留盲區 公示 不出差錯 資訊錄入。扶貧物件動態調整要嚴格執行中省扶貧物件認定與脫貧退出的相關政策規定,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 一是不論脫貧戶的退出還是新增戶的納入都要以農戶家庭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扶貧標準且吃穿不愁,義務教...

四不像是一種什麼動物,四不像是什麼動物?

四不像 是麋鹿的綽號。由於麋鹿長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但整體看上去卻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故獲得 四不像 的美名。相傳,封神榜 中姜太公的座騎即為 四不象 給這種珍稀動物增添了神秘色彩。四不像 是我國的特有動物,也是與大熊貓齊名的世界上稀有的珍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