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國志的成語

2021-08-06 08:34:57 字數 5276 閱讀 9225

1樓:天蠍

出自三國志的成語(三國志裡的成語)

[案兵束甲]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傲慢無禮] 出自《三國志·吳志·三嗣主傳》裴松之注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視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謂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則不臣,不臣則犯罪,犯罪則陷不測矣。”

[愛人好士]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愛日惜力]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和傳》:“且志士愛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恥非其次。”

[豐屋之禍] 出自陳壽《三國志·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易》曰:‘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閴其無人’。王者以天下為家,言豐屋之禍,至於家無人也。”

[感恩戴德]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感恩懷德] 出自《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捨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奮發以應會,詔所稱聶政、介子是也。”

[翻然改圖] 出自《三國志·蜀志·呂凱傳》:“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公規密諫] 出自《三國志·魏志·桓階傳》:“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階數陳文帝德優齒長,宜為儲副,公規密諫,前後懇至。”

[刮骨去毒] 出自《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肩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旦夕之危] 出自《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東家丘]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原從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別傳》:“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

[百里才]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龐統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

[哀喜交併]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併,不知所措。”

[睹微知著] 出自《三國志·呂布臧**》:“僕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變化無方]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小,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二三其節]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節,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不毀之制]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紀》:“而未著不毀之制,懼論報德之義,萬世或闕焉。”

[殘忍不仁]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

[才藻豔逸]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

[長驅徑入]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徐晃傳》:“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

[大酺三日]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饒安縣言白雉見。”裴松之注引《魏書》:“賜饒安縣田租,勃海郡百戶牛酒,大酺三日。”

[單步負笈]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單步負笈,苦身持力。”

[膽略兼人]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

[膽如斗大]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單復之術]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臣知無古人單復之術,加卒奉大略。”

[倒懸之患]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而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

[當今之務]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衛凱傳》:“當今之務,宜君臣上下,並且籌策,計較府庫,量入為出。”

[德以抱怨]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劉繇傳》:“知敦以厲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託,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

[承顏順旨]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王蕃傳》:“蕃體氣高亮,不能承顏順旨。”

[飛沙轉石]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陸凱陸胤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砂轉石,氣則霧鬱,飛鳥不經。”

[焚如之禍]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明帝紀》:“人神弗右,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

[憤然作色]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蔣濟傳》:“帝憤然作色而問其故,濟具以答。”

[感恩戴義]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高壁深壘]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泰傳》:“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

[功成事立]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王傳》:“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赫赫之名]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傅叚傳》:“故當時無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後安之。”

[繼之以死]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苦口之藥]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廓開大計]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魯肅傳》:“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喟然嘆息]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太祖貴其公亮,喟然嘆息,遷中尉。”

[老不曉事]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植益內不自安”注:“老不曉事,強著一書,悔其少作。”

[老生常譚]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囊中取物] 出自《三國志通俗演義·諸葛亮二擒孟獲》:“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內應外合] 出自《三國志通俗演義·姜維祁山戰鄧艾》:“忽報有內應外合之兵,蜀軍潰散。”

[起兵動眾]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齊整如一]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鄭渾傳》:“入魏郡界,村落齊整如一,民得財足用饒。”

[躬耕樂道] 出自《三國志·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胡]昭乃轉居渾山中,躬耕樂道,以以經籍自娛。”

[進退狼狽] 出自《三國志·蜀志·馬超傳》:“阜敘起於滷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安身為樂] 出自《三國志·蜀書·秦宓傳》:“安身為樂,無憂為福。”

[有勇有謀]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卓傳》裴松之注引《獻帝起居注》:“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頭懸竿端,此有勇而無謀也。”

[政令不一] 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帥賤多寵,政令不壹。”《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卓犖超倫] 出自《文選·孔融·薦彌衡表》:“叔質貞亮,英才卓躒。”《三國志·蜀書·秦宓傳》:

“夫欲救危撫亂,脩己以安人,則宜卓犖超倫,與時殊趣,震驚鄰國,駭動四方,上當天心,下合人意。”

[一葦可航] 出自《三國志·吳書·賀邵傳》:“長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葦可航也。”

[孜孜不倦] 出自《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走石飛沙] 出自《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鬱,飛鳥不經。”

[擲鼠忌器] 出自《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齎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裴松之注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班與匡書雲:

‘《劉向傳》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

[壯士解腕]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冢中枯骨]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肘腋之患]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正當斯這時,進退狼跋。”

[直言正色] 出自《三國志·魏志·國淵傳》:“每於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

[遭遇際會]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文帝紀》:“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際會,幸承先王餘業,恩未被四海,澤未及天下,雖傾倉竭府以振魏國百姓,猶寒者未盡暖,飢者未盡飽。”

[自新之路] 出自《三國志·魏志·田豫傳》:“豫悉見諸繫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一時破械遣之。”

[髒汙狼藉] 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長吏多阿富貴戚,髒汙狼藉。”

[贓汙狼藉] 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

[舟水之喻] 出自《三國志·魏志·王基傳》:“願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駟於未盡,節力役於未困。”

[志同道合]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周郎顧曲] 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因敵為資]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張既傳》:“今軍無見糧,當因敵為資。”

[甄奇錄異] 出自《三國志·吳志·步騭傳》:“騭於是條於時事業在荊州界者,諸葛瑾……李肅、周條、石幹十一人,甄別形狀。”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

“[李肅]善論議,臧否得中,甄奇錄異,薦述後進,題目品藻,曲有條貫,眾以此服之。”

[鐘鳴漏盡]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指鹿作馬] 出自《三國志·魏志·鮑勳傳》:“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勳奏絀遣。而曜密表勳私解邕事。昭曰:‘勳指鹿作馬,收付廷尉。’”

[折節下士] 出自《三國志·魏志·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鍼芥相投] 出自《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總角之好] 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智均力敵] 出自《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

[縱虎歸山]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劉巴傳》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

[眾寡不敵]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走伏無地] 出自《三國志·魏書·鍾會傳》:“蹊路斷絕,走伏無地。”

三國志10援軍,三國志10 援軍問題

錯了!援軍是這樣的,無論電腦還是玩家,都只允許請求一次援軍,不可能有兩次,所以不存在什麼其他太守派兵之類的鬼話,不懂就不要裝懂!請求援軍有失敗也有成功的,有時候請求援軍會顯示說那小人拒絕派遣援軍。就是因為請求人 君主或太守 與被請求人 君主或太守 的勢力相性與個人相性相差太遠的問題,相差越小,成功率...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有什麼區別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三國志是史書,就是類似於史記那種的,而三國演義是 裡面有很多東西是虛構的。三國志 和 三國演義 的區別是什麼?兩者區別如下 1 類別不同 三國志 是紀實的史書,而 三國演義 是杜撰的 2 作者不一樣 三國志 作者是西晉的陳壽,三國演義 作者是羅貫中。3 創作時間不同 三國志 創作於公元280 290...

三國志11孫策194年詳細攻略,三國志11 194年孫策的武將周瑜能活到幾歲

研究火計,炸藥業火什麼的全研究上來,以公瑾哥為核心,一路火攻直上,多造火種,打城用周瑜點火球,分些大眾臉x掉江東三傻,委任江東做經濟重心向前線運物資,然後北上許都,坐鎮壽春 袁術一般撐不過 西可取蜀,北可滅曹,也可以西北收騎馬超人,別擔心曹袁聯盟,沒關係,就是小心劉備做大。中心就是周瑜,多少部隊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