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2021-08-06 00:15:13 字數 3280 閱讀 7374

1樓:孟顏汐

首先,香港迴歸了就必然衰落,因為以前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自然可以掠奪大部分資本,然後用一部分去裝飾,而底層一些貧民自然就可以忽略不計了。而且作為殖民地橋頭堡,自然要顯出一種比中國內地好的**,畢竟大陰帝國的**幹這種勾當還是很在行的。女王都是女的,誰敢跟他們比陰?

那麼香港迴歸後,自然要全面發展,底層港人要生存,高層貴族要特權,資源有限,那麼必然會顯出一種衰落感。就好比原來一個村子裡只有幾個大地主家吃肉,很多流浪漢去他家打工,吃窩窩頭,自然被平均吃肉了,如今地主倒臺了人人有地重了,反而都吃不上肉了。平均不起了。

其次,中國在發展,以前香港的優越感是體現在與中國的落差中,他們有種殖民地優越感,但是中國畢竟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們一旦有了好的社會環境自然經濟增長迅猛,畢竟地盤大人也多,高智商的也多。香港也在發展,可是架不住內地發展太快。造成了優越感消逝。

最後,承接上面,內地發展對香港來說是好的,什麼香港特別行政區,看看香港的地皮多貴,香港和內地如果如同山東和河北之間,那麼多少香港底層老百姓可以到別的城市買房,哪怕買不起去個小縣城不照樣住的很滋潤麼?為什麼非要侷限在香港這個圈圈裡?難不成,香港人所有人的祖籍都是香港?

香港(粵拼:hoeng1 gong2;英文:hong kong;普通話拼音:

xiāng gǎng;縮寫:hk),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總人口約726.4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2樓:gx隱客

很多人說香港衰落了。其實,香港的經濟只是出現了經濟危險後的停滯,其實每個資本主義的模式都會遇上。看美國就更清楚。

08年後,美國雖然一直說復恢了經濟曾長的動力。其實,只要用自己的資料跟自己的資料相比,根本沒有得到所為的恢復。香港經濟也一樣。

收入減去支出加通漲。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更長點。當然,這只是資料。

再看社會工業商業與服務行業,也可以看出。近幾年,香港這個城市,也沒有什麼行業亮點。不像大陸,這邊連出幾個it界的商業界的巨頭。

而香港,除了李嘉誠還是李嘉誠,多少年了還是他。而且,他還轉移了資產。所以,香港無論在資料上還是在現實的商業執行就算不衰落,那起碼算是停滯了。

再加上,大陸在北上廣深等的強力火車頭帶動下,勢頭一時也蓋過了香港。所以,很多人覺得香港衰落。其實,只不過是香港增長停滯而大陸的增長還維持著高速發展。

要知道,香港的人均一向在亞州是很高的。能維持住那樣高消費模式也不容易。如果真的衰落,那香港的人均怎麼可能維持得住?

不能說大陸人的工資,消費在慢慢追上香港,就說香港衰落了。如果把中國大陸當成標尺。守先要把中國的增長忽略不計。

那不單中國的香港衰落。可能全世界也沒幾個國家不衰落的。要知道。

中國的gdp年增率在6.0%以上。而且,中國官方說那還只是低增長。

因為中國往年都是10%以上的高速增長的。這麼**的增長率,在歷史上,也沒幾個國家能像中國那麼利害的。而且,在持久力上,中國的gdp增長連續性也是全世界到唯今止,也是唯獨一個。

前無古人,後有沒有來者那就不清楚了。至少,中國創造的這個奇蹟到今天也沒有其它國家能破。(197幾年至2023年。

一直雙位數增長。2010至今,6%以上增長。)所以,有些人說中國這不好那不好。

當然,中國也確實存在這個不足或那個不足。但是,沒有道理看不起中國。因為人類的國家概念,除了軍事實力就是看經濟水平。

而中國的經濟體量,是世界第二。軍事能力,也絕對能排得上世界一流水平的行例。如此能力,就連當世的世界霸主,美國也不敢小瞧。

那請問,還有誰有資格看小中國?一些國家,一些敵對勢力,你可以不服,但絕對沒資格小瞧這樣的一個國家。國家比拼的是綜合實力,但有些人,總是用一些短板來嘲笑別人。

有意思嗎?對了,說叉了。說回正題,香港其實沒有衰落,它只是迴歸到他本應有的位置。

要知道,香港只是中國的一個特區,頂多就像一個城市,比如上海。如果這樣比的話。香港還是很利害的。

起碼,香港人在人均上還是比上海人有錢多了。我去年去上海,看到上海的超市招人廣告。月薪只不過是3000-5000千人民幣(有三險)。

而同是去年。香港的招人廣告是8500-15000港元(好像不包保險)即使人民幣匯率比港元高那麼一點。再加上福利。

其實,香港人的工資收入,還是比上海的要高。所以,香港人的生活,沒有一些人說得如此不堪。不過如果計算上生活成本。

老實說,我寧願生活在上海比現在的香港好多了。不過,如果有去過抗州的話,我覺得抗州的蘇州可能更加好。雖然工資上海的高。

可生活成本也高。蘇州工資低一點。可人文化更好一些。

而在香港折話,其實也如此。不適應香港的人在香港的路上走,總有一總怪怪的感覺。除了高度的文化外,其它的人文氣息,居住習慣,一點都不好。

比如太忙,太鬧感覺就是不太舒服。人長期在這樣的城市生活,除了長見識,還能長脾氣。呵呵。

開玩笑了。可能是我這種習慣恬靜安逸的性格導至的吧。

3樓:大漢榮光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看香港崛起的原因:

五六十年代輕工製造業開始發展,完成原始積累;通俗的說,就是比如服裝,小電子品,塑料品一類。

六七十年代,房地產開始起飛,李嘉誠等都是在那個時候介入房地產,完成從小富豪到超級富豪的轉身。

之後,香港的金融,旅遊業迅速發展,像英國老牌子的渣打銀行,匯豐銀行都把香港作為亞洲總部。

香港其時為英國管轄,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產生了一批通曉東西的人才。

最後一點,國際社會對大陸的封鎖,導致香港作為中國大陸和世界**的中轉站,每年受益良多。

總結下,是大陸**視窗,自身有製造業,金融服務業,以及旅遊購物帶來的受益,成為四小龍之首。

搞清楚這些,就不難理解了。

1. 製造業,在大陸改革開放後全部移到大陸,香港今天本土的製造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新加坡,到今天依舊有製造業,不過是轉向高附加值的生物製藥一類),所以這點上香港沒優勢了。

2. 房地產,香港房地產是畸形發展的,房價之高,放眼世界少有,香港的人均gdp聽起來接近4萬美元,甚至和歐盟同一水平,但是香港居民的住房環境糟糕透頂。香港的商業,房地產業已經被類似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壟斷了,貧富差距非常大,導致普通人消費不足,甚至連高學歷精英一族都難買房。

3. 大陸開放這麼多年,香港早已沒有“視窗功能”,40年前高階人才講英語,有國際視野的優勢蕩然無存,導致競爭力不斷削弱。

所以,到今天,也就剩下購物,旅遊,金融業了,但這些產業十分容易受到形勢影響,更主要的,這些產業,受惠的都是李嘉誠之類的富豪,和香港普通人,根本沒半點關係。香港的民生屬於做的比較差的,和新加坡比較起來,差距太大。

為什麼說歷史是必然結果

社會發展規律之不同程度的客觀性和嚴格性相對應,歷史程序中有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作用機制。一種是決定性機制,我們稱之為決定律。凡是那種在正常歷史條件下必然發生的歷史現象,都由決定律所制約,這是社會深層發展規律,普遍地 而非精確地 適用於全人類社會的發展 它是歷史發展的主線,決定著社會發展的基本軌跡和主要...

為什麼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共產主義之所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是因為 1 這是由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任何社會形態都有其產...

什麼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國家統一綱領簡稱國統綱領 曾是中華 內政有關大陸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什麼是中華名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華民族在探尋民族復興強盛之道的過程中飽經苦難滄桑。統則強 分必亂 這是一條歷史規律。從政治角度來說為什麼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