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的意思

2021-07-31 02:29:56 字數 4170 閱讀 7016

1樓:仍夢菲海英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一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數”呢?雖然說“數”一定有,但是隻是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

要是一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註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一個人被“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一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師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

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古人說: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其實這句話真正的出處

源於道德經.

經過改頭換面而成

2樓:顓孫思蓮閻妞

人如果做善事,雖然並沒有看到福分來臨,但是災禍卻已經遠離你了;人如果做壞事,雖然還沒有看到災禍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遠離你。

意思就是不掛嫩做善事還是壞事,都不會那麼快地看到效果,但是在日積月累中,會慢慢的體會到善惡不同的報應。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什麼意思?

3樓:愛單單愛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做善事,雖然目前並沒有福報降臨,但災禍已經遠離他;一個人為非作歹,雖然目前暫時沒有受到懲罰,但福氣已經離他遠去了。

這句話出自於明代思想家袁黃所著《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主要是教導並勸解人們要多行善,少作惡,是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進一步詮釋。

這句話與“行善之人 ,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有異曲同工之妙。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一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數”呢?雖然說“數”一定有,但是隻是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

要是一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註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一個人被“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一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師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

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古人說: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5樓:士越雙瑋琪

現在你享受的福氣是你以前作善事得來的,如果你現在作惡那已種下惡果,雖然你現在還沒得惡報,那是因為你以前作善積累的福氣還沒用完,一但你把積累的福氣用完了,惡報就來了,想再有福氣只能再行善,等你積累的惡報用完了自然福氣又來了,迴圈往復永不停息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與人為善。雖然沒有福氣大來。但是災難就遠離了。相反人為惡。雖然還沒有得到報應。但是他以後就不會再有什麼福氣。

7樓:厚雄徐欣懌

行善的人,你的福雖然沒到來但禍已離你而去:行惡的人,

你的禍雖然還沒到但你的福已離你而去!所以要多行善哦!阿彌陀佛!

8樓:匿名使用者

有時候,善是一種迴圈,起點是愛,終點也是愛;更多的時候,善不僅僅是簡單的迴圈,一如空中降灑的甘露,滋潤大地後,又昇華到空中,來自你,最終歸於你,而且加倍。

如果你沒有聖人般的善良和美德,請你至少保持普通人的良心,每個最終都是對他自己的每個行為自做自受.

9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中論》捲上《修本第三》:“曾子曰: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中論》,[漢]徐幹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嘉靖四十四年刊本,《四部叢刊·子部》,張元濟等輯,上海:商務印書館,2023年,14頁)

這句話表達了曾子的“性善論”的觀點,倡導人們向善,多做善事,壞事就會離你遠去。

10樓:匿名使用者

福是什麼?是快樂.與人為善,永遠快樂.與人為惡,短暫快樂.

11樓:清竹清韻

早在遊本昌版的濟公遊記裡就有這句話。

12樓:匿名使用者

好人好人不長命 禍害遺千年

13樓:恰似春雨撩蓑笠

了凡四訓和太上感應篇都有類似的話,我的理解是:希望大家多多做好事,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給它一個作用力,他也會還給你一個反作用力。你做好事,自然有好事回報給你,做惡事同理。

就是種下什麼種子就會結什麼果,沒有什麼事是無緣無故的,所以我們要多做好事。建議去看蔡禮旭老師講的了凡四訓、**規,嗶哩嗶哩裡就有,祝願您生活愉快!

人為善 福雖未至 禍已遠離 人為惡 禍雖未至 福已遠離 出處 ?

14樓:午說娛樂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譯意:人若做善事,福分雖然沒有來臨,但是災禍已經遠離了;人若做壞事,雖然災禍還沒有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經遠離。

拓展: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 是2023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了凡。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

15樓:匿名使用者

了凡四訓經典禪語對話2008-08-13 18:33 一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氣數”呢?

雖然說“氣數”一定有,但是隻是平常人,才會被“氣數”所束縛。要是一個極善的人“氣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註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氣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

一個人被“氣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了凡問雲古禪師;一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雲古禪師曰: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

六祖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

一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

古人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16樓:完好

這是樂明的新作——懦夫的悲歌中的詞,具體出處不詳。

譯意:人如果做善事,雖然並沒有看到福分來臨,但是災禍卻已經遠離了;人如果做壞事,雖然還沒有看到災禍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遠離。

意思就是不掛嫩做善事還是壞事,都不會那麼快地看到效果,但是在日積月累中,會慢慢的體會到善惡不同的報應。

17樓:熱情的大嘴洋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好像是曾老師先說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中論》捲上《修本第三》:“曾子曰: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中論》,[漢]徐幹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嘉靖四十四年刊本,《四部叢刊·子部》,張元濟等輯,上海:商務印書館,2023年,14頁)

這句話表達了曾子的“性善論”的觀點,倡導人們向善,多做善事,壞事就會離你遠去。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出處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譯意 人若做善事,福分雖然沒有來臨,但是災禍已經遠離了 人若做壞事,雖然災禍還沒有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經遠離。拓展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又名 命自我立 是2007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了凡。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

與人為善是什麼意思,「與人為善,予己為善」是什麼意思?

心態放好,然後把每個人像水平一樣的擱置在心底同一層面,對人都平等。不要因為他的好壞左右自己的態度 與人為善,予己為善 是什麼意思?讀音 y r n w i sh n y j w i sh n釋義 對別人和善就是對自己和善。造句 與人為善,予己為善 與人有路,於己有退。與人為善什麼意思?與人為善是中華...

在與人為善中成長作文(記敘文)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不與他人發生聯絡,不可能不與他人相處。與他人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基本組成部分。與同學友好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成長尤為重要,那麼如何與別人和平相處呢?從小到大,聽媽媽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與人為善 跟人交往更是如此。現在經常聽到這樣乙個詞 和諧。和諧相處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