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入世,道家出世是什麼意思

2021-07-28 15:59:16 字數 2782 閱讀 1988

1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儒家歷來是被認為是入世的學問,但是儒家的入世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把入世狹隘化,只有為官才是入世,大概這也是為什麼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當官的原因吧。

所以,儒者熱衷於做官,而對民間的入世持消極態度,更有甚者當了官反而為虎作倡,與當權者一起壓制百姓。如此以來,儒家的入世成為了權力場上的角逐和官本位社會的奠腳石。

而事實上,道家是講入世的,儘管老子在《道德經》中一再強調無為的思想,但是,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並且最終,“無為”會轉化為“有為”。

道家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正所謂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這才是老子的高明之處!

擴充套件資料

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先秦時,儒家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係。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統治結合的結果。

2樓:匿名使用者

入世就是參與俗世的活動,儒家講的要學優而仕,學習就是為了做官,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儒家學說被歷代帝王奉為正統,延續千年。

儒家講求的是入世,也就是要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大家互相共生,互相團結,創造輝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鼓勵大家要有進取之心,當然儒家也講求大家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建立自己內在的道德體系,通過教育來去除人性的自然屬性裡面的慾望,要人們遵從社會規則,這就是入世,大家都入世,大家相互幫助,構建一個理想的國度,人們富足而和諧。

道家的出世怎麼理解呢,可能大家對出世的理解就是遠離喧囂社會,融入自然,逃避社會,其實不是這樣的,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生;法令滋彰, 盜賊多有。

這說明道家並不是不問世俗,而是有其獨特的政治理念,那就是一切簡單化,順應自然規則,大家各自控制各自順應自然,就像陶淵明嚮往的世外桃源那樣,大家自給自足,順其自然就好,並不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滿足富裕的生活,大家都平淡無奇,懶洋洋的,像非洲人那樣,餓了去摘點果實,吃飽了就是打盹睡覺,生活很愜意。

3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果像一些學人認為的那樣,文化思想也有剛柔之分、顯隱之別,那麼,相比之下,儒家的剛健、有為、進取、入世的精神表現得比較突出,道家則偏重於柔順、無為、退守、潛隱的精神。人們常說,秦漢之後無"純儒",同樣也可以說,秦漢之後無"純道"。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融和。他們恰恰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可或缺和賴以互補的兩個方面。在此意義上來說,儒道本是一家。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說,他們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學一統天下的時期,道家思想也並沒有泯滅,它以各種形式滲透到儒學、佛學之中,滲透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無形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人生態度,這正體現了道家思想的潛隱特點。

儒、道兩家思想,一個剛健有為,一個柔順因循;一個入世進取,一個潛隱退守,這是他們達到相通和互補的真正前提。所以,許多中國古代文人才能入世為儒,出世為道,或者熔儒道於一爐,張弛相濟,進退自如。

儒家直面現實社會,力求探索一條改造客觀世界的道路,即便是個人的修身養性,最終也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孔子認為,他與那些逸民、隱者的區別就在於"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用孟子的話來解釋,就是:

"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一向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論語·泰伯》)但實際上不管天下"有道"還是"無道",他似乎沒有一點退隱的意思。為了改變這個"無道"的世界,儘管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骨子裡還是那股勁:"知其不可而為之"。

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遜色。在他看來,無論得志還是不得志,無論困厄時還是顯達時,都不應該絕人逃世;主張用自己的方法來"平治天下",實現其"王道"理想;並且揚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他更無退隱之意。

道家面對殘酷的現實,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從自然中尋找一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記載,老子本人就是一個"隱君子",相傳他在周朝做過藏書管理員,孔子曾向他問"禮",後來他退隱了,寫下《老子》一書。莊子曾做過宋國漆園的管理員,辭職後表示"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寧肯隱居陋巷,借米充飢,自編草鞋,過著清苦的生活,也不願應楚威王高薪聘請而赴楚相之位。

從老子的自然無為、少私寡慾、貴柔守雌的思想,到莊子的無己無功無名、逍遙放達的精神境界,無不說明道家與儒家的不同之處。道家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固執地守護著人的精神的尊嚴,辛勤地開墾著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從一切無法消除的痛苦和災難中拯救出來,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慾,使人獲得一種寧靜的自由和聖潔的心境。老子和莊子都是隱士,但他們又不同於一般的隱者。

他們的退隱不單單是為了規避無法改變的罪惡現實,也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更重要的是為了尋求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自由。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在韓非子的顯學排行榜上名落孫山。可以說,春秋戰國時代所湧現出來的大批隱者的現實生活,以及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隱者生活的親身體驗,正是道家思想產生的社會基礎

4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入世是為出仕,道家出世是為淡薄世事。

5樓:匿名使用者

入世就是 入仕途

出世就是 入山林

儒家的積極入世思想是什麼意思

儒家思想體現在高揚傳播 積極入世 的實踐精神,倡導 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貧賤不能移 的個人健康人格,提出了 捨生取義 的人生最高道德標準,從而打造了全民族的強健精神支柱和充滿浩然正氣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構建了全民族的道德體系。從其思想來看,儒家哲學一直是主動 積極地為統治者指出為國之道。首先是勸誡...

儒家的儒是什麼意思,儒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儒 為轉注字.其原意為 人需 即 人生存於社會中所必需的學問 先秦的人需思想源自天命論.天 命 論 是 先 秦 儒 家 的 重 要 思 想 觀 念 從 歷 史 上 看 天 命 觀 念 起 源 很 早 古 人 對 自 然 的 規 律 和 自 己 的 命 運 無 法 把 握 因 此 將 它 歸 之 於 ...

世道人心是什麼意思及發音世道人心是什麼意思

詞目 世道人心 漢語拼音 sh d o r n x n 釋義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成語典故 明史 儒林傳序 所關於世道人心者甚巨,是以載籍雖繁,莫可廢也。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 所謂 以法法之 者,其事大關世道人心,如綱常倫紀,教養大典,則宜立法以為準焉。魯迅 且介亭雜文 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