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古文翻譯1句1句的,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

2021-06-29 07:18:03 字數 5425 閱讀 9799

1樓:匿名使用者

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

"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用刻舟求劍的辦法來找劍,不是很胡塗嗎?

2樓:匿名使用者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經行駛了,而劍卻沒有走,像這樣去尋找寶劍,不是很糊塗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

"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

用刻舟求劍的辦法來找劍,不是很胡塗嗎?

註釋: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音氣,動詞,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這裡是對事物感到糊塗不理解的意思。

4樓:

一、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二、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來後,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塗了嗎?

5樓:匿名使用者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6樓:羽蝶黑火

有一個楚國人乘船過江,一不小心,劍掉進了水裡。他急忙在船上刻上記號,劍是從這兒掉下去的。等船一靠岸,他便立刻下水找劍,但找了很久也沒找到。

船在走,劍不走。用刻舟求劍的方法去找,不是很糊塗嗎?

7樓:手機使用者

1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楚國有一個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劍不小心從船上落入江中

2 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他急在船上用刀刻上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3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船停了之後,這個人從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4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船已經行駛了,而劍卻沒有走,像這樣去尋找寶劍,這不是很糊塗嗎?

8樓:怕踢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 刻舟求劍 漫畫

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有個乘船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忙在那艘劍掉下去船沿上刻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從雕刻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船已經行駛了,但是劍卻沒有走,如果在這裡找劍,豈不是很糊塗嗎?

9樓:手機使用者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

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哲理評析]

故事中楚國人滑稽可笑的做法違背了哲學中物質與運動關係的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是位物質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說,整個宇宙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不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

具體說,從巨集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人類社會到思維領域,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文中的楚國人,雖然看到了船、水、劍的客觀存在,卻忽視、否認了它們的運動,是一種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的錯誤表現。

10樓:單調少女

楚國有一個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劍不小心從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上用刀刻上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之後,這個人從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船已經行駛了,而劍卻沒有走,像這樣去尋找寶劍,不是很糊塗嗎?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楚人有涉江者

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

這樣一句一句翻譯嗎?????????

12樓:手機使用者

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3樓:手機使用者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

他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其實他又怎麼找得到寶劍呢?

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14樓:王鑫琰

古代有個楚國人,帶著一把劍要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劍掉到了江水裡。他沒有跳下水找劍,卻在船沿上坐了個記號。

他說:“這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了,他才沿著記號跳下水找劍。

結果呢?當然是什麼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這麼遠,而劍還在原來掉下去的地方呢。

所以,用刻舟求劍的辦法找劍正是太糊塗了。

15樓:咿呀小正君

一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

"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

16樓:手機使用者

楚國有一個坐船渡江的人,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

"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

17樓:無雨ㄊ亦得泫水

《文言文全解》上好像有,你們沒發?課課通上面也有一句一句的譯文啊

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

18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涉:過,渡。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標誌。遽(jù):立即,匆忙。此:這樣。於:到。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篇》

此篇闡述了應當明察當今形勢,因時變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發展的觀點向秦國的統治者說明,法令制度的制定應從當時的社會實際出發,並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與時俱進。

全文語句工整,語氣明快,圍繞中心反覆申說,有論有斷,同時穿插寓言故事,使文章顯得氣勢充沛,活潑生動。

作者思想成就:

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比上述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賢納士,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欲與上述名士的門客相競。

當時各國名士又常以所養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所以呂不韋也命門客編纂其所知見聞,一部輝煌的集體創作橫空出世,後以他的名義發表,這就是《呂氏春秋》。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始皇提供了執政的借鑑。

可惜,由於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秦始皇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後人領悟,成為了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19樓:學習小霸王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譯文】 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後,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註釋1.涉--本指徒步過河,此指渡過。 2.

自--從。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

是--指示代詞,這兒。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

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7.墜--掉下。 8.

若--像。 9.是吾劍之所從墜--這裡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 11.

求--尋找。 12.之--代詞,代“劍”。

13.其劍自舟墜於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詞)那。

15.從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劍之所從墜,之:助詞,不譯。

17.止:動詞,停止。

18.行:前進。

19.亦:也。

那麼,問題來了,翻譯下列兩句文言文,50分哦!1 蓋崇化莫若貴德,則所以濟屯,故太上立德,其次立

崇尚教化莫過於推重道德,德是用來渡過困難處境的憑藉,所以首先要樹立德業,其次是建立功勳.劉弘就供給他們耕田 種子和糧食,提拔其中的賢良人才,按照能力逐級任用。弘嘗復夜起,聞城上持更者嘆聲甚制苦,遂呼省之。兵年過六十,贏疾無襦。弘愍之,乃謫罰主者,遂給韋袍復帽,轉以相付。時益州刺史羅尚為李雄所敗,遣使...

有什麼好的關於寫景的排比句,寫景的排比句,10句,10個字左右

1 秋天是濃的化不開的水,似能捧起又從指尖流過。秋天是亂的解不開的結,似能解開卻又重新糾結。秋天是甜的舍不下的蜜,似能戒掉又經不住索取。2 潺潺流水,奏起了清澈的樂曲 葳蕤草地,閃耀著露珠的光芒 巍峨高山,撐起了高傲的背脊。3 春雨有時像牛毛,有時像花針,有時像細絲,像細小的珍珠,有時像細小的塵埃。...

古文三重樓譯文 要一句對著翻譯的 急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 我有財錢,不減於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 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 是我所作。即便語言 今可為我造樓如彼。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土作樓。愚人見其壘土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 欲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