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吳的意義是什麼,姓氏 吳 的由來

2021-06-13 12:13:46 字數 1786 閱讀 8030

1樓:軒轅破塵

吳讀音:[wú]

部首:口

五筆:kgdu

釋義: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一般認為是大聲說話,喧譁。由大聲說話義引申為大。

作為古國名的“吳”,地處中國東南部,因此又泛指中國東南一帶為吳地。金文中用為國名、地名或人名。

說文解字

【卷十】【夨部】五乎切(wú)

姓①也。亦郡②也。一曰吳,大言也。從夨、口。

?,古文如此。

【註釋】①姓:《姓解·口部》:“周太伯始封於吳,因以命氏姓。”②郡:東漢時江蘇省為吳郡地。

說文解字注

大言也。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乃妄人所增。今刪正。

檢《韻會》本正如是。《周頌·絲衣》、《魯頌·泮水》皆曰“不吳”。傳箋皆雲:

“吳,譁也。”言部曰:“譁者,讙也。

”然則大言即謂譁也。孔衝遠《詩正義》作“不娛”。《史記·孝武本紀》作不虞,皆叚借字。

大言者,吳字之本義也。引伸之為凡大之偁。《方言》曰:

“吳,大也。”《九章》:“齊吳榜以擊汏。

”王注:“齊舉大櫂。”

從夨口。大言非正理也,故從夨口。五乎切,五部。何承天改“吳”作“㕦”,音胡化反,其繆甚矣。

?,古文如此。從口大。

廣韻五乎切,平模疑 ‖吳聲魚部(wú)

吳,吳越。又姓,本自太伯之後,始封於吳,因以命氏,後季札避國,子孫家於魯衛之間,今望在濮陽。

2樓:匿名使用者

吳源出於姬姓。

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和季歷。

小兒子季歷很有才幹,他生的兒子姬昌又自幼聰明過人,因此周太王打算讓季歷當繼承人。

太伯和仲雍明白父親的心意,就自動讓賢,趁周太王生病時,假託外出採藥,出走到東南沿海一帶。

當時的江南還很落後,太伯和仲雍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當地的族人就推舉他們為君長,在今江蘇蘇州一帶建立了吳國。

太伯和仲雍相繼為國君,以後仲雍的子孫世代相傳。

春秋時期,吳國漸漸強大起來,成為當時的一個強國。

後來由於吳王夫差驕傲自大,被越國打敗,亡了國。

夫差的子孫後來便以國名為自己的。

姓氏"吳"的由來

3樓:酸菜魚的娛樂

1、源於姜姓

第一個源頭炎帝姜姓

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候,虞和吳同音,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後人便以吳為姓。

2、源於姬姓

黃帝后裔古公亶父有3個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和季歷(姬昌),大伯為給姬昌讓位,與仲雍帶著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後來周武王滅商分封,追封太伯為吳伯。

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

4樓:匿名使用者

吳姓歷來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大姓氏之一。追根溯源,吳姓是從上古周族生根發派的。古公亶父是上古周族的領袖,即周太王,傳為后稷自發第博十二代孫,也就是周文王之祖父。

相傳古公亶父有3個兒子,太伯、仲雍和季歷。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其子姬昌又自幼聰明過人,因此古公亶父打算讓季歷當繼承人,以便將來傳位給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父意,就自動讓賢,到東南海去。

他們帶去先進的中原文化,在江蘇一帶建立了吳國。太伯、仲雍相繼為君,以後仲雍的子孫世代相傳。春秋後期,吳國逐漸強大起來,吳國君王闔閭任用子胥為相,孫武為將,一度攻破楚國。

他的兒子夫差打破越國,戰服齊軍,北上與晉爭霸,吳成為當時的強國。後來夫差驕傲自大,不聽伍子胥的勸諫,貽誤戰機,結果被越王勾踐打敗,弄得國滅身亡。夫差的子孫流散四方,以國為姓,稱吳氏,這便是吳姓的由來。

誰知「吳」姓的來歷,姓氏吳的來歷?

吳 姓一 尋根溯祖 1 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 虞 與 吳 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2 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 周太王 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

姓氏薛的由來,薛姓氏的由來

姓氏源流 薛 xu 姓源出有三 1 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子禺陽第十二世孫奚仲之後,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一支叫禺陽的,被封於任地 約今山東省濟寧 得任姓。據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 和 通志 氏族略 等所載,黃帝之子禺陽封於任,其十二世孫奚仲為夏車正,禹封其於薛國 今山東...

唐姓氏的由來

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尋根溯源 1 出自祁姓。據 唐書 宰相世系表 所載,帝堯之子丹朱被舜封為唐侯,後其國被周成王所滅,子孫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又周昭王時,為奉唐堯之祭祀,封丹朱裔孫在魯縣 今河南魯山縣 為唐侯,後被楚所滅,子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