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是哪個地方的地方戲,各個省的地方戲劇分別是什麼??

2021-05-09 02:18:10 字數 6611 閱讀 4826

1樓:匿名使用者

崑曲,是江蘇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崑曲,一般指崑劇。發源於蘇州崑山。崑曲在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劇(kun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

崑曲是中國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 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2樓:之何勿思

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1、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3、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4、崑曲在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拓展資料:

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

3樓:萌新小主

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023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專案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4樓:她們的情感劇

崑曲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崑曲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部分——戲曲文學(詩)、戲曲身段(舞)、戲曲**(歌)。欣賞崑曲,就得從這三個方向來了解這門藝術。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拓展資料: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

崑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崑以蘇州白話為主,北崑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 18世紀之前的 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

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20世紀中葉,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2023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2023年,浙江崑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曾感慨地說:

"一齣戲救活了乙個劇種。" 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23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5樓:茅茅雨

它起源於元朝末年的崑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宋、元以來,中國戲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樣。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於崑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崑山腔」,為崑曲之雛形。

明朝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家魏良輔對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崑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水磨調」,通稱崑曲。之後,崑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崑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崑腔傳奇《浣紗記》。

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崑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崑腔創作傳奇,習崑腔者日益增多。於是,崑腔遂與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到萬曆末年,由於昆班的廣泛演出活動,崑曲經揚州傳入北京、湖南,躍居各腔之首,成為傳奇劇本的標準唱腔:

「四方歌曲必宗吳門」。明末清初,崑曲又流傳到四川、貴州和廣東等地,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崑曲的演唱本來是以蘇州的吳語語音為載體的,但在傳入各地之後,便與各地的方言和民間**相結合,衍變出眾多的流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崑曲腔系,成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戲曲。

至清朝乾隆年間,崑曲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從此崑曲開始獨霸梨園,綿延至今

六、七百年,成為現今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傳統的戲曲形態。

6樓:都尼馬註冊了

江蘇省蘇州市崑山縣千燈古鎮?

7樓:令德佑

崑曲(崑山腔)的得名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

8樓:小芳老師談教育

一、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二、崑曲簡介

1、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3、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4、崑曲在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9樓:喵喵

崑曲不是地方戲!!!!

各個省的地方戲劇分別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陝西-秦腔 河南-豫劇 江蘇-崑曲 四川-川劇 浙江-越劇 安徽-黃梅戲

福建-閩劇

11樓:

安徽 黃梅戲

四川 川劇

江蘇 崑曲

陝西 秦腔

河南 豫劇

浙江 越劇

福建 閩劇

什麼地方的戲曲和元雜劇最為接近,是崑曲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元雜劇演唱的原貌,已不可見,只能從歷史記載、曲譜、崑曲中的北曲以及戲曲文物中了解到它的基本情況,大致說來,有如下一些特點。   ① 就其**風格來說,前代曲家一致認為它具有濃郁的剛健雄渾的風格色彩。這種**風格的形成又與以下所舉曲調構成諸因素密切相關。

用七聲音階,多四度以上的上下跳進,並有其常用的特性音調,形成高**宕的旋律特點。這和北方語言的聲調、語調有關。劇詞用韻以北方語音為準,分平、上、去三聲(入聲分別併入這三聲),每折為一套曲,其所用曲牌均用一韻。

它的節奏質樸緊促,具有「促處見筋」的效果。句間靈活自由地加用襯字;句尾常使用底板,以增強唱腔的動勢。   此外,字多腔少的詞曲結合形式易於突出詞情。

由於這些因素的綜合運用,形成它閃賺頓挫的唱腔特點。它的板式比較自由,板數無定,下板的位置也不固定。節拍有散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板3種,其速度相對較南曲為快。

  ② 曲式結構──曲牌和曲牌聯套(套數)。元雜劇一般由4折1楔構成,每折用1套曲,一劇有4大套曲,以體現**結構與戲劇結構的一致性。其曲式結構複雜嚴謹,主體部分的曲牌基本上有3種形式:

即不同曲牌相聯接的纏令形式;兩種曲牌互動聯接的纏達形式和同一曲牌變化反覆的麼篇形式。這些形式在具體按腔時容許有所變通。   ③宮調運用。

元燕南芝庵的《唱論》有十七宮調之說。稍後的周德清則說宮調「一十有二」。而今存元雜劇本中標明曲牌所屬宮調,只有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等9種宮調。

元雜劇一戲4折、每折各用一宮調(楔子同於其前、後折)。根據現存北曲曲譜來看,宮調分類的意義並不在調高和調式方面。套數的類別確實是稱做宮調。

這種「宮調」分類,仍具有規範同類曲譜相近的調域和大致的音域,或表示有同類曲譜存在著共有的某些特性音調的性質,因此能為創造新腔或利用原有曲牌並為實際演唱提供方便。借宮和犯調等突破宮調規範的新的手法,也使曲牌的表現力得到豐富、擴充套件。   ④演唱形式和演唱藝術。

元雜劇受諸宮調的影響,其全劇或1折,由主要角色主唱,有比較集中的大段唱腔,以刻畫主要人物或敘述事件。除主唱者外,其他角色一般只有賓白。其結果,一方面固然可以充分發揮歌唱藝術在戲曲中的作用,提高主唱者的演唱水平;但另一方面,次要角色在演唱上得不到應有的發揮,也限制了同主要角色的情感交流。

因此,後來的劇本也為次要角色安排一些唱腔。   關於雜劇的演唱藝術,如歌唱方法、格調、節奏、歌聲、聲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元燕南芝庵著《唱論》一書中有比較簡賅的記述。   ⑤ 器樂伴奏。

不少人認為北曲的主要伴奏樂器為弦索,但從現在遺存的典箱、壁畫、磚雕中所見卻只有笛(或有篳篥)、鼓、板,大致同於唐之鼓架部及宋教坊四部中的鼓笛部。因此,有人認為戲曲唱腔伴奏加用箏、琵琶、三弦等弦樂器是較後的事。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編輯本段南移與衰落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軍揮師江南,占領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在杭州設立兩浙都督府,至元十五年(1278)改杭州路總管。至元二十一年(1284)立江浙行省,以杭州為省治。這期間,北人大批南下,來到這片新征服的土地。

據《元史·崔彧傳》載,到至元二十年(1283),南流的人口便已達到15萬戶,超過當時北方總戶數的十分之一。而且有元一代,北方人口南流的趨勢一直不曾停止。在繁華的南宋都城杭州,北來的人口熙來攘往。

陳旅在《送張教授還汴梁》一詩中說道:「莫向春風動歸興,杭州半是汴梁人。」(《安雅堂集》)   興盛於北方的雜劇藝術,也伴隨南征的大軍和南徙的人口,來到了南方。

富庶的江南,為雜劇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吸引了大批北方雜劇作家和藝人。在北方享有盛名的雜劇作家如關漢卿、馬致遠、白朴、尚仲賢、李文蔚、戴善夫、侯正卿等人,紛至沓來,或遊歷,或卜居,或出仕,繼續著他們的雜劇活動。著名雜劇演員如珠簾秀等,也輾轉來到揚州、杭州等地演出。

至於許多曲家詩人如胡祗遹、王惲、徐琰、鮮于樞、侯克中、盧摯等,也來到南方,並且和劇作家、藝人聯絡密切。一時間星河燦爛,名家匯聚,雜劇的重心遂向以杭州為中心的南方戲劇圈轉移。   雜劇的南移路線,主要是沿著大運河和長江水路。

除杭州外,揚州、建康(南京)、平江(蘇州)、松江(今屬上海)等江南名城,也是雜劇薈萃之地。當時,南征的大軍和南徙的人口,構成了第一批雜劇觀眾。雜劇以其融說唱、歌舞、表演於一體的藝術形式和慨慷勁切的**聲腔,使南方人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北宋時杭州已為東南第一州,到南宋,杭州作為南宋京城,人口流動和政治等因素,促進了南北語言的匯集,形成了獨特的「官話」系統,因此,土生土長的南方居民對中原音韻也不生疏。這使得以北方語言為依託的雜劇,很快就為杭州觀眾接受、喜愛。杭州眾多的勾欄瓦舍,轉眼成為北雜劇的演出場所。

良好的條件和機會,反過來更吸引大批雜劇作家和戲班源源南下,尋求發展。所以元初雜劇迅速在南方紥下深根,杭州和大都(北京),分別成為南方和北方戲劇圈的活動中心,它們彼此呼應,交相輝映,迎來了元代雜劇的鼎盛時期。

“崑劇”是江蘇崑山的地方戲嗎,崑曲是哪個地方的地方戲

無雨 崑曲,又名 崑山腔 崑劇 是發源於我省 流佈於全國的傳統戲曲劇種。據明魏良輔 南詞引正 記載,崑山腔為元末顧堅所創,一般認為是明代嘉靖年間經魏良輔吸收海鹽腔 弋陽腔的 加工提煉後形成。其後,崑山人梁辰魚進行了進一步改革,編寫了第一部崑曲傳奇 浣紗記 影響由此擴大,並與餘姚腔 海鹽腔 弋陽腔並稱...

花鼓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戲。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 陝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各地的花鼓戲中,湖南花鼓戲最有名,流傳最廣。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刊行的 瀏陽縣志 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 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

安徽的地方戲有哪些安徽什麼戲曲最出名?

周洋 安徽是一個地方戲大省,相關戲劇有如下幾種 1 青陽腔。因形成於青陽縣而名 又因古時青陽縣屬池州府,還稱 池州調 青陽腔與徽州腔馳名於明清兩代,譽為 徽池雅調 成為 天下時尚 的新調。2 嶽西高腔。安徽省嶽西縣獨存的古老稀有劇種,由明代青陽腔沿襲變化而來,有三百多年的傳承歷史。3 徽劇。徽劇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