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2021-05-04 14:44:25 字數 4783 閱讀 1084

1樓:西伯利亞的狼

「春捂秋凍」是我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春與秋雖都是過渡季節,但仍有差異。我國通常把3-5月稱為春季,9-11月稱為秋季。最高氣溫的平均值春季高於秋季;平均最低氣溫秋季則高於春季。

這說明:雖然春季白天的溫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內溫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雖然在室外很熱,進入室內,就比較涼爽了。

秋季則正好相反,是乙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溫度雖然下降了,室內溫度還比較暖和。

因此,如果春季不「捂」,遇熱就脫棉衣,就有可能不完全適應早、晚與室內的溫度。因此勸君別過早地脫棉衣,宜多「捂」些時候,這對春季養生保健有利。秋季「不冷」,冷就加衣服,也同樣不適應室內的溫度,又因秋季剛開始轉冷,寒冷的日子還在後面呢,所以,適當地少穿點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對過好冬季也有幫助。

春天,北方冷空氣還會不斷入侵我國,其頻率和強度都超過秋季。為適應頻繁的冷暖變化與較強的風力,春季的衣著應比秋季更保暖。

*「春捂秋凍」是一句衛生諺語,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對身體各系統尚未成熟的嬰幼兒來說,更有積極意義。

「春捂」就是說在春季,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子兒臉,一天變三變」。

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降低,給寶寶的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來個突然襲擊,會使其措手不及,難於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同時進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虛侵襲寶寶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就是就在秋季,氣溫稍涼爽時,不要給寶寶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炎熱的夏季,人們的體溫調節中樞,千方百計增加散熱,減少產熱,以防受熱中暑。進入涼爽的秋季,體溫調節中樞可以緩點勁,這對它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以產生一種舒適感。

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寶寶的耐寒能力,這叫「低溫習服」。就是說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常不穩定,秋風乍起,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給寶寶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公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當然凡事皆有個度,「春捂秋凍」並不排除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人們的體溫,總是要保持在37℃左右,一方面靠自身的調節,同時要靠增減衣服來保證。如果春未和深秋,仍讓寶寶捂得過多或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度了。

每年的3月和11月左右是寶寶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這與氣溫變化大,衣著調適不當有很大關係。

根據我國的傳統觀念,總是比較怕寶寶凍著,不怎麼怕捂著,認為寶寶身體嬌嫩,抗寒能力低,凍著愛生病,不注意積極增強寶寶的禦寒能力。其實捂得越多,越愛著涼生病,在一定範圍內,少穿比多穿好。

"春捂秋凍"有沒有道理

"春捂秋凍"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口頭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春天的天氣剛剛轉暖,不要一下子就把衣服脫得太多,應該捂著一點。進入秋天,天氣剛剛轉涼的時候,也不要過早地穿太厚的衣服,讓身體稍微凍著一點。"春捂秋凍,百病難碰",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

所以,春捂秋凍這句話有一定科學道理。

我們知道,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恆定,一般在攝氏37℃左右。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

人體又是怎樣保持正常體溫的呢?一是靠身體內部自己調節,例如**下面的血管擴張和收縮,出汗的多和少,都能調節人體熱量的發散;二是靠增減衣服來幫忙,碰到天氣熱的時候,就少穿點衣服。這樣,可便於身體散發熱量。

要是天氣轉冷,就多穿點衣服,避免身體的熱量散失太多。

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度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一會暖一會冷,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颳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於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不適應氣候變化而容易著涼得病。所以,人們在初春季節要有意捂著一點,慢慢的減衣服。

夏去秋來,是從熱到冷的過度階段,天氣雖然冷起來,但有個轉變的過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甚至過早地穿上棉衣,這種做法不好,因為過早地穿上棉衣,就會使身體得不到對冷空氣的鍛鍊,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於人體功能的調節,結果,到了三九嚴寒,真正大冷季節,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侵襲,裡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引起抗菌能力減弱,躲在鼻子或氣管裡的病菌乘機活動,引起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使人傷風感冒。所以,秋季又應該凍著點,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春捂秋凍"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口頭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春天的天氣剛剛轉暖,不要一下子就把衣服脫得太多,應該捂著一點。進入秋天,天氣剛剛轉涼的時候,也不要過早地穿太厚的衣服,讓身體稍微凍著一點。"春捂秋凍,百病難碰",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

所以,春捂秋凍這句話有一定科學道理。

我們知道,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恆定,一般在攝氏37℃左右。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

人體又是怎樣保持正常體溫的呢?一是靠身體內部自己調節,例如**下面的血管擴張和收縮,出汗的多和少,都能調節人體熱量的發散;二是靠增減衣服來幫忙,碰到天氣熱的時候,就少穿點衣服。這樣,可便於身體散發熱量。

要是天氣轉冷,就多穿點衣服,避免身體的熱量散失太多。

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度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一會暖一會冷,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颳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於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

2樓:匿名使用者

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春天和秋天都是天氣變化比較大的時間,人們一時還適應不了變化了的天氣,所以不能一下增減衣服太多。當然,這個話也是相對的,也只是說,春天要穿暖和些,秋天要穿涼一些,並不是說春天還要把全部的冬裝都穿在身上。

春捂秋凍,有道理嗎?

3樓:學院派魚多多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下,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1、「春捂」可增強人體抵抗力。

春天的氣溫變化很大,乍冷乍熱,所以倒春寒的天氣還是非常多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過早地、過快地脫了衣服,就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得一些傳染病,還有流行**冒等病。想要健康度過春天,「春捂」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2、8月初立秋,仍是三伏天,暑熱盛行,秋陽熾烈灼人堪稱秋老虎,這時豈能穿厚衣服?9月下旬,天氣涼爽,早晚溫差加大,進入10月深秋的寒露和霜降,氣溫下降。在秋季要穿適合氣溫的衣服,適當秋凍,衣服漸漸加厚,讓人體慢慢適應氣溫下降,增強身體防寒能力。

不管是「春捂」還是「秋凍」,目的都是顧護陽氣,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保持一種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擴充套件資料:

一、「春捂」的最佳時機

1、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

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2、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3、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訊號

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面對孩子般變臉的春天,需要隨時加減衣服。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該捂的訊號。

4、7-14天恰到好處

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公升總要減下來。而減得太快,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中醫專家指出,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公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或高齡老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

二、「秋凍」可以保證肌體從夏熱順利地過渡到秋涼,但是「秋凍」也不是隨便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群、不同身體部位、不同的地域都有所不同。

1、時機:夏末秋初最適宜

初秋是秋凍的好時機。晚秋再「秋凍」,不僅對健康無益,還會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秋凍的原則是,使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

體質好的兒童也可以秋凍,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秋凍」,使其逐漸適應。

2、溫度:溫度太低別凍了

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減少穿衣適當「凍」一下,促進血液迴圈,增強抵抗力。但接近初冬時,氣溫降到15℃以下,要穿上秋冬衣服了。

3、部位:頭頸腹腿凍不得

「秋凍」並不是全身各個器官都要凍,如頸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應根據氣溫變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腳部。頭不能凍。頭部受凍,被寒氣入侵體內陽氣走散,從而引發其他基礎性病症。

腳不能凍。腳冷,則冷全身。肌體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腹部不能凍。腹部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女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脖子不能凍。脖子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4、地域:南北有別要區別

南方秋涼來得較晚,晝夜溫差變化不大,甚至入冬後也不太冷,因此不必過早、過快地添衣,應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而北方秋涼來得較早,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氣溫較低時應及時增添衣物,以防著涼。

5、「春捂秋凍」應因人而異。如果老人和兒童,或者體質較弱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疾病者,體質本來就弱,最好還是根據氣溫和身體感覺及時增加衣物。對體格健康的人群,過度「秋凍」也不可取。

及時收看天氣預報,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是最好的做法。

6、「秋凍」還應加強體育鍛煉,經常運動促進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和新陳代謝能力,人體新陳代謝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強。鍛鍊也要注意乙個「凍」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讓寒氣入侵人體,當周身微熱,出汗即可停止。

「春捂秋凍」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春捂秋凍 是我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春與秋雖都是過渡季節,但仍有差異。我國通常把3 5月稱為春季,9 11月稱為秋季。最高氣溫的平均值春季高於秋季 平均最低氣溫秋季則高於春季。這說明 雖然春季白天的溫度高了一些,但是早 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另外,春季是回暖期,...

「春捂秋凍」的說法有科學道理嗎,「春捂秋凍」是什麼意思? 有科學道理嗎?

我覺得這種說法很有道理,春天和秋天要多喝水注意養生。其實對於這種說法來說的科學合理的因素在裡面的。我覺得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還是要注意保護自己。春捂秋凍 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春天和秋天都是天氣變化比較大的時間,人們一時還適應不了變化了的天氣,所以不能一下增減衣服太...

俗語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它有科學依據嗎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 春蓋秋凍,無雜病 大家一定聽過,但許多原則和細節並不一定都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主要原因如下 1。春天太冷,過早地脫下棉衣,一旦氣溫下降,身體很難適應,就會引起感冒 2.保持體溫恆定,使身體散熱功能與冬季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狀態 3.天氣越暖,人體的 冬眠 細胞也開始活躍起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