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意義,地質構造研究意義

2021-05-04 02:36:25 字數 3765 閱讀 8664

1樓:

地球自從形成以來在地表和內部進行著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地球表面形態特徵正是地球的內外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力是形成地球表面差異的重要原因。**地殼運動的產生原因,需要用大地構造理論加以解釋。板塊構造說是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的全球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說的理論是在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板塊構造的基本思想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層的硬殼——岩石圈(或稱構造圈),相對於軟流圈來說是剛性的,其下面是粘滯性很低的軟流圈。岩石圈並非是整體一塊,它具有側向的不均一性,被許多活動帶如大洋中脊、海溝、轉換斷層、地縫合線、大陸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體,這些塊體就是所說的板塊。

換言之,整個岩石圈可以理解為由若干剛性板塊拼合起來的圈層,板塊內部是穩定的,而板塊的邊緣和接縫地帶則是地球表面的活動帶,有強烈的構造運動、沉積作用、深成作用、岩漿活動、火山活動、變質作用、**活動,又是極有利的成礦地帶。其次,岩石圈板塊是活動的,是圍繞著乙個旋轉擴張軸在活動的,並且以水平運動佔主導地位,可以發生幾千千公尺的大規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過程中,板塊或拉張裂開,或碰撞壓縮焊結,或平移相錯。這些不同的相互運動方式和相應產生的各種活動帶,控制著全球岩石圈運動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2樓:匿名使用者

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思想是:岩石圈漂浮地軟流圈之上。在固體地球的上層,存在比較剛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較塑性的軟流圈;地表附近較剛性的岩石圈並不是乙個完整的圈層,可劃分若干大小不一的巨大塊體,它們可在塑性較強的軟流圈上進行了大規模運移;海洋板塊不斷新生,又不斷俯仲、消減到大陸板塊之下;板塊內部相對穩定,板塊邊緣則由於相鄰板塊的相互作用而成為構造活動性強烈的地帶;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層和內部的各種地質作用過程。

同時也決定了全球岩石圈運動和演化的格局。

板塊邊界型別有以下幾種種:

1、洋脊擴張帶是離散型的板塊邊界:沿此種邊界岩石圈**和擴張,地幔物質湧出,從而產生洋殼,因此它是一種生長性板塊邊緣。這裡有大量玄武岩噴發,頻繁的淺源**以及地塹型斷裂活動,而且在這裡新生的玄武岩因受洋脊高熱流影響,廣泛出現輕度的變質作用(玄武岩變成綠色的片岩,超基性巖變成蛇紋岩等)

2、消減作用帶位於海溝,是聚斂型的板塊邊界:沿此邊界兩個相鄰板塊做相向運動,大洋板塊發生俯衝潛沒,因此它是一種消減型板塊邊緣。沿此種邊界相鄰板塊發生擠壓,引起強烈的**和構造變形。

由於俯衝板塊在深部被熔融而形成岩漿,就引起島弧火山作用於侵入作用,以及與構造變形記 岩漿活動相關的變質作用。

3、平錯(轉換斷層邊界)型:沿此種邊界既無板塊的增生,又無板塊的消減,而是相鄰兩個板塊做剪下錯動。他既與洋脊相伴,也可以同海溝相隨。

由於半開沿轉換斷層發生運動故引起**和構造變形。為橫切或斜切洋脊並錯斷洋脊的一系列高角度平錯斷裂構成。在兩洋脊之間的相對運動屬於剪下錯動,在兩洋脊之外,則為同向錯動,故稱為轉換斷層。

以上三種板塊邊界主要位於洋底或洋陸交接處。除此之外,在大陸內部還有一種特殊的消減作用邊界----地縫合線,它是兩個大陸間的碰撞帶。當大洋板塊俯衝到最後階段,位於大洋後面的大陸板塊與其前方的大陸板塊發生碰撞和擠壓,在 其焊接帶形成高聳的山脈,並伴隨著強烈的構造變形。

岩漿活動以及區域變質作用。

根據以上標誌將全球劃分為六大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中板塊、澳大利亞—印度板塊、南極洲板塊。

地質構造研究意義

3樓:中地數媒

桂林岩溶地區中生代地層的發現和證實,對地質構造發育史的分析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過去人們在談論本區的地質構造發育史時,因缺乏物質依據,往往只好是從大區域構造特徵進行推論,或僅從形跡的分析,聯絡區域構造進行論述,其結果給人們以「玄」的感覺。因此,桂林岩溶地區中生代地層的證實,無疑是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它有利於進一步闡明本區地質構造的發育規律。

如晚三疊世的沉積岩石性質,反映了印支期弧形褶皺構造形成後,地殼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下石炭統大部分裸露於地表,其風化溶蝕殘餘物成為上三疊統砂泥質物的主要**。晚白堊世的沉積、堆積物則反映在燕山期強烈斷裂活動的基礎上,岩層遭受強烈的侵蝕切割,使得溶(崩)塌角礫岩特別發育,據其產狀分析,常堆積於沿斷裂發育的谷、窪地和溶鬥、溶洞中。

以往由於認識上的差異,對上述沉積-堆積物的成因分析也曾有不同的看法,常把一些非構造現象看成是構造現象,如將一些岩溶角礫看成是構造巖;將沉積紋理視為構造擠壓形成的片理;將沉積時,沉積物對礫石的包繞視為構造應力擠壓揉皺等。所有這些誤解,只有在認識了這些沉積—堆積物的成因後,才能得到較準確的解釋,還其成因的原始面貌,從而使地質構造分析研究更接近於客觀實際。

據了解,區外岩溶地區常見類似的角礫岩,由於礫石成分和化石均有混雜現象,曾有用板塊構造的混雜巖解釋,也有用沉積脈或沉積柱解釋。看來,正確的判別將有助於對乙個地區地質構造發展史的準確分析。

參考文獻

[1]鄧自強,林玉石,張美良,等.桂林岩溶與地質構造.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2]駱萬成,翁金桃,林玉石.紅色岩係中伊利石rb-sr法計時.科學通報,1986,(17)

什麼是板塊構造理論?

4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自從形成以來在地表和內部進行著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地球表面形態特徵正是地球的內外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力是形成地球表面差異的重要原因。**地殼運動的產生原因,需要用大地構造理論加以解釋。

板塊構造說是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的全球構造學說,由於板塊構造新理論的出現,地球科學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意義十分重大。目前板塊構造說已經成為綜合多學科成果的主要理論框架,成為現代流行的被普遍接受的最新理論形式。

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底擴張的現象已被證實,大陸漂移的假說也被普遍承認。2023年,科學家運用計算機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並將海地地形、**位置、火山等活躍部位都連線成為帶狀。

由此,人們設想,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可能表現為若干岩石圈板塊的相互運動。2023年,法國的勒皮雄(x.lepichon)、美國的摩根(w.

j. morgan)和英國的麥肯齊(d.p.

mckenzie)等學者根據當時已經發現的諸多新的地質現象,把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的概念發展成為著名的「板塊構造說」。板塊構造說提出後,又被許多科學家不斷予以完善,很快得到了其他地學工作者的贊同。現代地球科學的發展,以板塊構造說的建立為標誌進入了革命時期。

2023年後,板塊構造學說確立。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是:

(1)岩石圈板塊是在軟流圈上滑動的

地球的最上層沿垂直方向可劃分為物理性質截然不同的兩層:堅硬的岩石圈和部分熔融的軟流圈。全球岩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一部分)不是乙個整體,而是由相互運動著的若干剛性板塊所構成的。

每乙個板塊都「浮」在軟流圈之上,岩石圈板塊就在軟流圈上滑動,大陸漂移實際上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這些板塊在以每年1厘公尺到10厘公尺的速度在移動。

(2)地球的岩石圈劃分為許多板塊

岩石圈分為若干個板塊,各個板塊在不斷移動相互擠壓,而各個板塊內部相對比較穩定。勒皮雄把全球岩石圈劃分為6大板塊(圖5-3-7):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板塊、南極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它們決定了全球板塊運動的特點。

板塊的分界不受海陸限制。岩石圈的厚度一般是70~100千公尺,在洋中脊其厚度不足10千公尺。

3)地球板塊之間在相互運動

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之間則比較活動,板塊相對移動而發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4)板塊作用的驅動力是地幔對流作用

地幔對流體存在岩石圈之下,對流體上公升的地區正是大洋的海嶺,在對流體的作用下,海底岩石受力破裂,地幔物質上公升到達頂部冷卻凝結而形成海嶺,以後繼續上公升的地幔物質從海嶺頂部的巨大開裂處湧出,形成新的大洋地殼,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殼以每年幾厘公尺的速度推向兩邊,使海底不斷更新和擴張。

5樓:果實課堂

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

1全部不是一回事 地殼運動是指地球板塊移動所造成的地殼板塊擠壓或收縮板塊構造的話就是指現在各大板塊的分布情況 溫泉在這兩個地方都有可能出現 造成斷層的情況有很多,比如 山體滑坡之類的 而板塊張裂是板塊移動造成的板塊分庫變化 不是版塊構造主要是指世界六大板塊的位置等等地殼運動就是六大板塊內部和之間的運...

板塊構造學說講述了哪些內容,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0年代初,大陸漂移的說法幾乎完全消失了。即使在美國,講授大陸漂移說的教授也會被解聘,當時的狀態可謂是逆萊伊爾者亡。唯一信奉大陸漂移說的人位於南半球,因為南美 非洲 印度和西澳冰川分布的事實使人們不能不相信這四個大克拉通最初是相連的,被稱為岡瓦納大陸 也稱南方大陸 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比雄在充...

地質構造單元劃分及地質特徵

一 概述 不同學派對本區構造單元認識不同,概括起來,主要有 李四光 1925 1955 根據當時所獲的有限的地質資料,從地質力學觀點出發,將祁連山劃作為祁呂賀山字形構造體系的西翼部分,其中蘭州 及武威一帶為該山字形馬蹄形盾地 阿寧盾地的一部分,阿拉善地區為阿寧盾地南側的弧形構造帶。甘肅地質礦產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