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今「見瓶水之冰,而之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這裡的之是什麼意思啊

2021-04-10 21:30:32 字數 5850 閱讀 5129

1樓:匿名使用者

見瓶水之冰 —— 的

而之——到(動詞,表示從「瓶水之冰」說到「天下之寒」)天下之寒——的

魚鱉之藏也——助詞(與「何陋之有」的「之」相同 表示有何陋,這裡指「藏魚鱉」)

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是什麼意思

2樓:歲月不寒

譯文:所以觀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陽、月亮的執行,早晚和寒暑季節的變化;看到瓶子裡水結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經寒冷,魚鱉已經潛伏了。嘗一塊肉,就知道一鍋裡的味道,全鼎中調味的好壞。

3樓:手機使用者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異曲同工之妙。是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通過區域性發現整體。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體現什麼哲理

4樓:雨中漫步

審堂下之

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意思是所以觀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陽、月亮的執行,早晚和寒暑季節的變化;看到瓶子裡水結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經寒冷,魚鱉已經潛伏了.

「藏」字,它的兩個讀音分別是什麼和什麼?

5樓:燕子

cáng   zàng

藏 [cáng]

一、〈動〉

1、(形聲,臧聲。本義:把穀物保藏起來)

2、儲積,收藏

3、藏 [zàng]

二、〈名〉

1、收藏財物的府庫

2、內臟。後作「髒」

三、隱匿

藏,匿也。——《說文新附》

慢藏海盜。——《易·繫辭上》

即藏其屍,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蓋,隱瞞);藏拙(因怕丟醜而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見);藏嬌(把嬌娃藏起來。指娶妾別居);藏名(隱匿名聲)

四、懷有 。

如:包藏;藏怒(懷藏怒火;懷恨於心)

造句:1 爸爸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古錢幣。

2 他是個古玩愛好者,擁有很多的珍品收藏。

3 博物館裡收藏了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4 從小熱愛收藏的王兵,不知不覺就與考古結下了不解之緣。

5 我喜歡收藏紀念郵票。

[ zàng ]

藏 [zàng]

一、〈名〉收藏財物的府庫

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周禮·天官·宰夫》。治藏,藏文書器物。

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寶藏興焉。——《禮記·中庸》

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列子·黃帝》

太宗嘗發寶藏,令諸女擇取之。——《宋史·太宗七女傳》

又如:藏吏(負責宮內府庫的官吏);庫藏(倉庫);藏戶(倉庫的出入口);藏府(公家的府庫)

二、內臟。後作「髒」

酒練五藏。——漢· 枚乘《七發》

五味者何?曰:五藏。——《管子·水地》

百骸九竅六藏。——《莊子·齊物論》

吸新吐故以練藏。——《漢書·王吉傳》

三、髒是後起的分別字,以別於「寶藏」的「藏」。

又如:藏府(人體內臟器官的總稱。同臟腑)

四、佛教或道教的經典的總稱

為景靈使,閱道藏。——《宋史·王欽若傳》

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當家和尚);三藏(佛經經典分為經、律、論三個部分,總稱「三藏」);道藏(道教書籍的總匯);釋藏(佛教經典的總匯)

五、寶藏

只道他掘了藏,原來卻做了這樣生意,故此有錢。——《醒世恆言》

六、藏族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和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

**的簡稱。**地區 。

如:藏羊(**高原所產的羊);藏文(**的文字);藏香(**一帶所產的一種線香)

造句:(1) 我們要努力發掘民間藝術的寶藏。

(2) 少數民族的文化寶藏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3) 祖國的地下,埋藏著無盡的寶藏。

(4) 在這遼闊的土地下有豐富的寶藏。

(5) 經勘測,我國有許多寶藏可以開發利用。

呂氏春秋·察今的意思 5

6樓:匿名使用者

《呂氏春秋·察今》裡以刻舟求劍、循表夜涉、引嬰投江三個寓言講述了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著變化.

原文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東、夏之命,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殊俗之民,有似於此。其所為欲同,其所為欲異。

口惛之命不愉,若舟、車、衣冠、滋味、聲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誹。天下之學者多辯,言利辭倒,不求其實,務以相毀,以勝為故。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

雖可得,猶若不可法。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時不與法俱至。法雖今而至,猶若不可法。

故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

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為治,豈不悲哉?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若此論則無過務矣。    夫不敢議法者,眾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時變法者,賢主也。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邪;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

此任物亦必悖矣。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

第一部分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東、夏之命,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殊俗之民,有似於此。其所為欲同,其所為欲異。

口惛之命不愉,若舟車衣冠滋味聲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誹。天下之學者多辯,言利辭倒,不求其實,務以相毀,以勝為故。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

雖可得,猶若不可法。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時不與法俱至。法雖今而至,猶若不可法。

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

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第二部分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為治,豈不悲哉!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若此論則無過務矣。

第三部分

夫不敢議法者,眾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時變法者,賢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邪;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

」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

譯文和原文一樣,在此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國君為什麼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為後人無從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經歷了漫長的古代流傳下來的,人們有的增補它,有的刪減它,怎麼能夠取法它呢?

即使人們沒有增減它,也還是無從取法它的。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適應當時的需要的。(過去的)時代不能與法令制度(的條文)一同存在下來。(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現在還儲存下來,還是不能取法它。

因此要拋棄先王現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是什麼呢?那就是從人出發,自己本來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別人,明察現在就可推知古代。

古代和現在是一樣的,別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他能夠根據近的推知遠的,根據現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據看到的推知未見到的。所以觀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陽、月亮的執行,早晚和寒暑季節的變化;看到瓶子裡水結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經寒冷,魚鱉已經潛伏了。

嘗一塊肉,就知道一鍋裡的味道,全鼎中調味的好壞。

第二部分

楚國人要去偷襲宋國,派人先在澭水裡設立標記。澭水突然**上,楚國人不知道,還是順著(原來的)標記在夜間渡水,(結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驚駭的聲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樣。以前他們設立標記的時候,是可以(根據標記)渡水的,現在水位已經變化,水漲了很多,(可是)楚國人還是照著原來的標記渡水,這是他們為什麼慘敗的原因。

現在的國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這種情況。時代已經與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適應了,但還在說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這種方法來治理國家,難道不可悲嗎!

所以說治理國家沒有法令制度就會混亂,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變就會行不通,混亂和不合時宜都不能治理好國家。社會不同了,時代改變了,改變法令制度是應該的。比如好的醫生,病症千變萬化,下藥也要千變萬化。

病症變了而藥不變,本來可以長壽的人,現在也變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據法令制度來進行,修訂法令制度要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沒有錯誤的事了。

第三部分

不敢議論法令制度的人是平民,能夠以死守衛法令制度的人,是官吏,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法令制度的人是賢明的君主。因此,統治過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們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時代形勢不一樣了。所以說:

好劍只要求它能斬斷東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鏌鋣;好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驥驁。完成功名,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標啊。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寶劍從船上掉到水裡,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裡是寶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從他刻著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打撈寶劍。

船已經走了,但劍沒有動,這樣尋找寶劍,不也是很糊塗嗎?用舊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國家,正和這個(故事)相同。時代已經變了,而法令制度不變,用這種方法治理國家,豈不太難了嗎!

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乙個人正在拉著個嬰兒想把他投到江裡去,嬰兒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

「這孩子的父親很會游泳。」孩子的父親儘管很會游泳,那孩子難道就一定也很會游泳嗎?用這種方法處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謬的。

楚國人治理國家,就有點像這種情況。

啟示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物件不同,處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譯文

憑藉細微之處可以知道深遠的東西,看到一片葉子落下,便知道一年將要到尾聲,看到瓶子中的冰,便知道氣候已經轉冷了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來臨,這是以此來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就能推知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譬如有一種理論說,掌紋會因為手所使用工具的不同而改變,常拿毛筆的人,智慧型線自然比較長 總持鋤頭 錘子的人...

文言文「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是什麼意思

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來者,視之往。的意思 對當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對未來不了解則可以考察過去。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來者,視之往。的意思 對當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對未來不了解則可以考察過去。名言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解釋 對當今有疑惑不解...

吾聞見兩頭蛇者死,今者出遊見之。的意思

是孫叔敖殺兩頭蛇的典故 孫叔敖小的時候,到外面遊玩,看見一條長有兩個頭的蛇,就殺了蛇並把蛇埋了。他哭著回家。他的母親問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說 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剛才我見到了它,害怕離開母親死去。母親說 蛇現在在 回答說 我害怕別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把它殺了並埋了。他的母親說 我聽說暗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