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孔子的故事,但具體的我想不起來了,你們能幫我回想下不孔子想要什麼東西,正好這個東西

2021-04-08 23:31:57 字數 3519 閱讀 3501

1樓:愛在身邊不孤單啊

根據《孔子家語·卷二》記

載,有一天孔子要出門,天陰了,眼看就要下雨,但他沒有傘蓋。這時有**跟他講:「老師,子夏有,你可以向他去借。

」孔子說:「沒事,不用了。」為什麼孔子不向子夏去借傘蓋呢?

因為孔子知道子夏有一缺點:很吝嗇。他說:

「如果我向卜商(子夏)去借傘蓋,如果他看到是老師來借,就勉強借給我,這不就是把他不願意的事情強加給他了嗎?他不是很痛苦嗎?這是其一。

其二,如果他不借給我,他的名聲就被搞壞了。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太吝嗇了,老師向他借東西他都不給。我不向他借傘蓋,第一,讓他不痛苦;第二,可以保全他的名聲。

」接著孔子又跟**們說:「你們也得注意,跟人交往一定要『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也』。」推崇別人的長處,發現別人的優點,經常去表揚別人的優點,有意識地掩蓋他的缺點和短處,這樣和別人的交往才能長久。

2樓:別怪我深情

孔子某天走在路上見到乙個婦人頭上插了乙個東西於是就問他的**們說如果我想借她頭上的那樣東西

人後其中乙個**就出來說我去

說了這麼一段話,那個婦人就借了問借的是什麼東西「吾有徘徊之山,百草生其上,有枝而無葉,萬獸集其中,請夫人借羅網以捕之」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3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有關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有許多**,其中有乙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

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乙個**,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2、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乙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

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能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乙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

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3、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乙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孩子說:「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4、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

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

5、楚國某縣尹問孔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

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

**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4樓:我愛斯隆

【一】百姓安危重於天

孔子去拜見季康子,季康子很不願意聽孔子的話,孔子就又一次去拜見。

孔子的**子路說:「我聽夫子說過:『王公大人如果不按禮儀來詢問就不做任何舉動。』現在您去拜見擔任司寇的季康子,是不是稍微頻繁了一些?」

孔子說:「魯國人憑藉人多勢眾而互相欺凌,憑藉著兵器而相互殘害的時間已經很久了,然而負責的**卻不加以治理,你認為魯國百姓的安危與按照禮儀來問我,這兩方面相比較,哪一方面更重要呢?」

於是,魯國人聽說孔子這個說法以後,說:「聖人將要治理國家了,我們怎能不先自己根據法令處罰自己的過錯呢?」

從此以後,國內沒有了互相爭奪的事。

孔子對**說:「距離山頭十里路,仍然能夠聽到螻蛄的叫聲,從政治國,沒有比順應百姓的心意更好的辦法。」

【二】無眾如何守?

魯哀公向孔子問道:「我想在國力弱小的時候就防守,國力強大的時候就向外攻占擴大,有什麼辦法呢?」

孔子說:「如果朝廷有禮義,上下能夠相互親近,國內的民眾都是您的百姓,您將要攻占誰的地方呢?」如果朝廷沒有禮義,上下之間不相親近,國內的百姓都會成為您的仇敵,您將跟誰來防守呢?」

【三】後悔莫及

高牆上面厚而下面薄,不一定會坍塌(tan1 ta1),但是,下起大雨的時候,大水衝擊的時候,卻必然會先坍塌。

草木的根紮得淺,平時不一定就會歪倒,但是,在狂風暴雨襲來的時候,卻必然會先被連根拔起。

君子在國家之中,不崇尚仁義、尊重賢臣以處理各種事務,不一定會亡國,但是,一旦有了特殊的事變,遇到諸侯互相爭戰的時候,人忙著逃跑,車子飛奔,禍患突然降臨,才開始產生憂愁,以至於喊得口乾舌燥,仰天長嘆,希望著獲得安寧,豈不是太晚了嗎?

孔子說:「事前不謹慎小心,而過後悔恨,唉!即使悔恨也已經來不及了。」

【四】進善關鍵在於任賢

齊國國君向晏子問道:「成立政事最令人憂患的是什麼?」

晏子回答道:「最令人憂患的是善惡不分。」

齊國國君道:「怎麼樣分別是善還是惡?」

晏子回答:「審慎地選擇左右大臣。左右大臣能夠善,那麼,群臣同官就都能各自得到合適的人選,從而使善惡分明。」

孔子聽說之後說:「此話絲毫不錯。善言能進入朝廷,那麼,不善之言也就沒有途徑進入朝廷;如果沒有人進善言,那麼,善言也就沒有途徑進入朝廷了。」

【五】為君之道

魯莊公二十八年,魯國遭遇了災荒,大臣臧孫辰提議向齊國買公尺。

孔子說:「君子治理國家,一定要準備下三年的積蓄。遇到災荒的當年就向別的國家買糧食,這是國君的失職。」

孔子說:「國家有道,即使是刑罰增加了,也等於沒有刑罰。國家無道,即使把所有犯法的人都殺掉,也永遠殺不盡。」

孔子說:「商湯與周武王並非因為一方面的善而興盛起來的,夏桀、商紂並非因為一方面的惡而亡國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興亡,在於平時的所作所為,平時積聚的善多,即使有一方面的惡,這也只算是過失,不足以使它滅亡;積聚的噁多,即使有一方面的善,這也只算是無意之中碰上的,不足以興盛。

」(《潛夫論·慎微》)

擴充套件資料:

國際大家對孔子的評價

法國伏爾泰:「東方找到一位智者。」

德國萊布尼茨:「熱烈地讚美儒學  。」

英國李約瑟:「孔子是』無冕皇帝『。」

美國愛默生:「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有關孔子的成長經歷的故事,有關孔子的故事 (只要故事的名字)急

彼岸情欣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 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和孔子有關的故事和成語有哪些?

盡善盡美 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 韶 謂其 盡善矣,又盡美也 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 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侃侃而談 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有哪些故事,有關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的著名故事有 孔子勸頑童 魯班考孔聖 兩小兒問日 在論語裡面。他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看出他們每乙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教育的時候,發揚他們的優點,把他們的缺點改正,還告訴自己的學生,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的教育故事在 論語 中有記載。著名的教育故事有 一 認為學生需要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