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的兒童主要是什麼思維?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血思維概括思維

2021-04-07 09:38:23 字數 3934 閱讀 1751

1樓:何秋光學前數學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了著名的「認知發展理論」,他認為,一味強調孩子的天性和環境的影響是沒有意義的,乙個人的智力發展是兒童與環境動態持續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智力發育上,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感覺運動階段(從出生到2歲)

這一階段的孩子不是通過內在思維來操縱物體,而是靠吸吮、觸控、抓握和咬等感官動作來學習和理解他們身處的環境。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任何事物都是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看過之後就會立刻忘掉。只有到了這一階段的後期,事物才能在孩子腦海中形成相對應的表徵符號。

前運算階段(2~7歲)

這一時期孩子的認知能力有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學會對事物進行符號思維,看到乙個詞或乙個物品就能聯想到與之對應的表徵符號。不再停留在吸吮、扔東西等感覺運動層面的活動,而是學會想象活動,在腦海中再現看到或聽到的事物並進行思考。但這時的孩子在思維方面仍有很多侷限性,他們的思維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到這個階段的後期,才會去考慮別人的觀點。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到了7歲左右,孩子的智力發展明顯有了質的飛躍,從依賴於感官知覺轉變為依賴於邏輯推理。主要表現為孩子不再被事物發生在外界的方式束縛,而是思維方式變得更靈活,具備了一定的排序、歸類和理解數字的能力。

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

大約11歲以後,孩子開始進入思維的高階階段,在這一時期能夠處理純假設和抽象的概念,進行邏輯推理等一系列的智力活動,其思維方式變得理性化、系統化和抽象化,完全有能力應對各種情境,想出一定的方案去解決問題。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表明,兒童的認知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而智力是對環境的適應。

2樓:傳說超武神

抽象思維

原因:思維活動的內化

兒童思維起先是外部的、的,以後逐漸向內部的壓縮的方向發展。直觀行動思維活動的典型方式是嘗試錯誤,其活動過程依靠具體動作,是的,而且有許多無效的多餘動作。這種外部的、的智力活動方式雖然能夠初步揭露事物的一些隱蔽屬性以及事物間的一些關係。

但是這些隱蔽的屬性和關係的展現,只是兒童行動的客觀結果。在行動之前,兒童主觀上並沒有預定目的和行動計畫,也不可能預見自己行動的後果。

在實際生活中,兒童對自己的行動結果不斷作出分析和評價。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幼兒拼圖之後,用語言總結自己的行動結果。在這種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逐漸出現了最初的、短暫的行動目標和行動計畫。

於是混亂的嘗試錯誤逐漸發展成為有系統的嘗試錯誤或最初的探索性行動。

行動目的的形成,必須依靠內化的智力活動。所謂行動目的,就是指行動的未來結果,而這是事實上尚不存在的。因此,行動的未來結果只能在頭腦中出現,還沒有在眼前出現。

行動目的以表象——頭腦中的具體形象的形式出現。同樣,按目的進行的行動,就是按照有關行動結果的表象進行的行動。有效的行動,必須是把已作出的行動結果去同行動目的相比較才能得知它的有效性,而這種比較過程,是在頭腦中進行的內部過程。

在有系統有計畫的行動中,要估計和評價行動所帶來的客體的變化,而這種估計和評價,也只能通過對客體的現狀和過去的比較。這種比較,又只能是內部的活動。因為客體過去的形態已經消失,只能依靠它在頭腦中留下的表象。

可見,未來的行動和已經過去的行動,都只存在於表象之中,有目的行動過程不能離開頭腦中的表象。

正如波基雅柯夫(1985)所指出,從外部動作到內部動作的轉變,不是單純的位置的變換,而是質的變化。兒童思維所賴以進行的外部動作對思維發展的作用,第一是作為思維的工具或手段,這在直觀行動思維階段最為突出;第二是作為思維活動內化的基礎。表象是在頭腦中複製外部行動,但是外部行動一經內化,它就不是頭腦中的一種孤立的行動,而是與已有知識經驗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組成系統。

兒童思維的發展,表現為他能更好地理解行動目的、行動物件和行動條件。對有關事物及其關係認識的概括化和系統化,使兒童開始能夠在頭腦內部進行有條理的壓縮的思維活動,這就是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趨勢是什麼?

3樓:何秋光學前數學

兒童思維的真正形成是在2歲左右,幼兒期(3~6、7歲)是兒童思維開始發展的時期。幼兒思維的主要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性,踏實在直覺行動性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一、直覺行動性思維

思維發展的最初階段--直覺行動思維(不斷發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動作。

1.感知強調的是:擁有直觀的材料。

2.動作強調的是:先做再想,無目的、無計畫。

此部分常考單選:

【試題示例】乙個幼兒在玩橡皮泥的時候,往往沒有計畫性。橡皮泥搓成團就說是包子,搓成條就說是油條,長條橡皮泥卷起來就說是麻花。這反映了該幼的思維發展的( )特點。

a.具體形象思維 b.直覺行動思維 c.抽象邏輯思維 d.象徵性思維

解析:本題中體現在的是直覺行動思維,先做再想的特點。

二、具體形象性思維

在直覺行動思維的基礎上,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逐漸發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象代替了一切行動。表象在思維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具體想象性思維的典型特點:具體性和形象性

1.具體性:幼兒能夠掌握代表實際物體的概念,不能掌握抽象的概念。

如:教師手拿乙個蘋果問幼兒:「這是水果嗎?

」幼兒往往回答不上來,表示:「不知道」。但是如果教師直接問幼兒:

「這是什麼?」,幼兒會回答說:「是蘋果」,抽象的集合概念和定理理解不了。

2.形象性:表現在幼兒依靠實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進行思維,幼兒的頭腦中充滿著顏色、聲音、形狀等生動的形象。

如:描述蘋果總是:乙個大蘋果----乙個紅紅的大蘋果-----乙個紅紅的、圓圓的大蘋果。

除此之外具體形象性思維還有一系列派生的特點:

1.經驗性: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思維。如麗麗聽到奶奶埋怨小雞不愛長,麗麗就把小雞埋在了土裡,漏出腦袋還澆水,並驕傲的告訴奶奶,小雞馬上就會長大了。

2.擬人性:幼兒往往容易把實物、動物都當做人來看。如:幼兒會跟自己的娃娃說話,筆掉到地上會疼的。

3.片面性:強調的是看問題不夠全面,往往只能看到個別方面不能從多個維度綜合思考。如:在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好人和壞人之分。

4.表面性:強調的是理解事物不夠深刻、本質,只能依靠表面現象來進行。

如:3歲的麗麗聽到媽媽說「這孩子的最真甜」,麗麗問媽媽「你舔過她的嘴麼?」。

麗麗對於嘴甜只是表面的味覺理解,而不是長相甜美、漂亮。

此部分考察形式為單選:

【試題示例】幼兒難以理解反話的含義,是因為幼兒理解事物具有( )。

a.經驗性 b.表面性

c.擬人性 d.片面性

解析:反話:聽到什麼就是什麼,理解太表面、不深刻、沒有看到本質。

三、抽象邏輯性思維開始萌芽

抽象邏輯性思維是人類典型的思維方式,幼兒期還不能形成這種思維方式。但幼兒期,特別是5歲以後明顯的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區別與聯絡是什麼?

4樓:華全動力集團

1、形象思維

形象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關聯在一起,也就是哲學中所說的形象思維。另乙個與形象思維相對應而存在的哲學概念——邏輯思維,指的是一般性的認識過程,其中更多理性的理解,而不多用感受或體驗。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

2、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

5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是:形象思維具有一般性、直接性,抽象思維具有間接性、概括性。

1、形象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關聯在一起,也就是哲學中所說的形象思維。另乙個與形象思維相對應而存在的哲學概念——邏輯思維,指的是一般性的認識過程,其中更多理性的理解,而不多用感受或體驗。

2、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

女朋友對我說我對她很重要 是什麼意思 主要前段時間吵架挺嚴重的 我們老實沒話說 冷漠時不時吵架

換個方式相處,比如你主動去撒嬌逗她笑。因為你們經常吵架,有些事情她是不敢做的,要你去主動,消解她的疑慮。你還喜歡她嗎?還喜歡就堅持!女方還是愛你的!別辜負人家了!倆人一起的吵鬧是在磨合,不吵不鬧那就和身邊路人一樣了,你在他心裡有最高的位置,有你在乎你,希望你想想她的好 你想在她算什麼就是什麼!你,懂...

3歲兒童乘飛機需要什麼證件3周歲的孩子坐飛機需要買票嗎

3歲兒童乘飛機需要攜帶戶口本原件。兒童常用 2 12周歲 證件為 戶口簿 身份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439證 護照等有效證件。機場有關人士表示,兒童買機票,只要報其身份證號碼,就可以買了。但在辦理登機牌手續的時候,有一些區別。2歲以下的孩子,需...

易經講的主要是什麼內容易經主要講的是什麼?

易經 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永珍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 連山 歸藏 周易 三部易書,其中 連山 和 歸藏 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 周易 易經 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型的結晶。易經 長期被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