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本論》有感讀《資本論》有何感想?

2021-03-05 09:17:09 字數 3384 閱讀 2795

1樓:匿名使用者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與西方主

流經濟學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西方主流經濟學撇開了現實社會中人們在財產、社會地位、特長等方面的差異,在一種人人平等、公平競爭的假設下,用一種把工人與物質生產要素相等同的辦法,推論出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是一種充滿和諧公正的經濟體制的結論。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不同,《資本論》是一部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著作。

由於《資本論》所論述的問題觸犯了主要憑藉財產所有權獲得收入的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在它誕生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主要是國外的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給了它較高評價,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對它主要是採取用沉默來抵制、用批判來否定的態度。

《資本論》中所描述的階級衝突,與主流經濟學中所描述的資本主義經濟中利益和諧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流經濟學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是以存在無數財產相等的小業主組成的社會為假設前提的,《資本論》關於資本積聚和集中的論述卻接觸到了壟斷競爭的現象,為分析現代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寡頭壟斷結構提供了刺激。

在工資理論中,主流經濟學沈浸在田園詩般的幻想中,將工資說成是由附加一小時工作的「邊際非效用」決定的,就像為自己種田的農夫拄著鋤頭,在傍晚決定再幹一小時多生產的產品是不是能補償自己多一分背痛一樣。相反,《資本論》卻看到了在真實的勞動力市場上,一無所有的勞動者是如何被無形的繩索**在機器上的。

在主流經濟學看來,資本主義是能夠想象到的最好的經濟體制,儘管有時它也下意識地提到了它的某些不完善。對於《資本論》來說,對經濟體制的評價,是不能用「好」或「壞」來概括的,資本主義必須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儘管它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它仍是通向乙個更好世界的過渡階段。

《資本論》中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論等學說,揭示了市場經濟中的矛盾和衝突,觸到主要憑藉財產所有權生活的人的痛處,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兩個理論會在經濟學家當中引起那麼多的爭議的原因。

里昂惕夫等國外經濟學家,還充分肯定了《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理論的實證性和科學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試圖做出任何解釋以前,如果乙個人想要了解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和工資實際上是什麼,那麼,他從三卷《資本論》可以得到的資訊,會比他在十期《美國統計普查》、一打有關當代經濟制度的教科書,甚至我還敢說,再加上托斯丹· 凡勃倫的所有**集當中,可以找到的資訊都更真實也更有用。

」《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論述具有現實意義,《資本論》關於未來社會的科學預見具有很高的價值。在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社會變化中,有許多變化本身是對《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論述做出反應的結果。由於《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論述的深度和廣度,不管人們對《資本論》抱有何種態度,都必須對《資本論》揭示的這些矛盾和規律做出反應。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資本論》,就沒有今天的世界。

《資本論》作為一部具有嶄新經濟理論體系的著作,包含著較多的對早期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制度和為這種制度辯護的經濟學說的批判,多數國外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無疑是一種比較容易陷入只為某一利益群體願望說話陷阱的學問,同樣地,只為某個利益群體說話的經濟學必然具有較大的片面性。不應該忘記,馬克思本人是承認經濟學中「非庸俗」的純科學因素可能存在的,因為他曾說李嘉圖不「庸俗」,換句話說,不只是乙個辯**。經濟學中的科學因素是不可能被黨派利益買到的,《資本論》作為一種代表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其科學性遠遠大於批判性。

《資本論》中的剩餘價值理論,還具有這樣的科學性。這個理論不是在主流經濟學供求**理論而是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說明了超出投入的產出剩餘的創造過程。勞動者可以創造產出剩餘的事實,在封建社會是清晰可見的,但到了存在交換關係的資本主義社會卻變得神秘莫測。

剩餘價值理論揭穿了這種神秘面紗,闡明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產出剩餘仍然是勞動者創造的,不勞動者憑藉財產所有權只是可以瓜分到這些剩餘的事實。剩餘價值理論所闡明的這種產出剩餘總是由勞動者而不是由非勞動者創造的事實,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本質規律,它是不會因社會經濟制度的不同而改變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生和發展,揭露了它的內在本質和矛盾,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和共產主義的必然性。其基礎是剩餘價值學說,馬克思根據這一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科學地論證了無產階級必然要為實現無產階級**和消滅人剝削人的現象而鬥爭。《資本論》以深沉犀利的筆觸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普遍規律,對資本主義及其辯**進行了嚴厲的指控,是具有鮮明的黨性的著作。

馬克思的思想武裝了全體工人階級,並在政治經濟學上完成了乙個偉大的革命。全書所涉及的有關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都反映著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和階級鬥爭學說。因此,《資本論》也是一部天才的哲學著作,同時,以其對英國社會經濟歷史的高度概括又可稱得上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就這部書的歷史意義,恩格斯曾說:「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於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是我們現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係在這裡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闢,只有乙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點,把現代社會關係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今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意義,他不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後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揚光大。   《資本論》畢竟是一部科學巨著,理論深奧,知識淵博,初學者讀它是有一定困難。

這就要求閱讀有關原著的書籍的輔導材料。而且我們在學習和研究《資本論》的過程中,要倡導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既要切實掌握、深刻領會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思想,又要運用馬克思《資本論》的基本原理來指導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如恩格斯所說:

「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我們要立足於新時代,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學說,使馬克思種下的理論之樹永葆長青。

讀《資本論》有何感想?

3樓:匿名使用者

記得多年以前,一次偶然

資本論讀後感

4樓:

讀《資本論》有感

一直以來我一直認為給工人放假,給工人福利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是以美國企業家福特率先發現並提出。最近看《資本論》發現資本論中也有類似觀點,只是表述不一樣,馬克思的觀點是:工人的消費是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

聯絡到我們的實際,前一些年我們總說內需不足,消費不足,但是現在網路消費興盛,我們的消費起來了,問題卻又是我們「生產力水平跟不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買個馬桶蓋都要出國買。

現在問題來了:

1。消費是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消費都是消費的國外產品呢?那國內的擴大再生產如何進行?

2。如果是簡單的擴大再生產,只要能掙錢就上馬,這樣的擴大再生產肯定不行。那麼消費的擴大再生產如何進行經濟產業的公升級呢?

如何進行產品的改造呢?這個產品的公升級改造是如何影響消費的呢?有沒有經濟規律曲線?

資本論出版時間

1867年9月,資本論 第一卷在德國漢堡正式出版。關於該書結構的構想,馬克思在1866年他給庫格曼的信中有過描述 全部著作分為以下幾部分 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總過程的各種形式。第四冊,理論史。但 資本論 第一卷出版後,由於馬克思身體狀況的惡化。第二 第三卷未及出版...

求《資本論》架構 基於《道德經》的闡釋

許光偉.道德經與資本論關係簡說 論中國經濟學的思維和語言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2016年第5期 第5 13頁 二 總論 資本論 架構 基於 道德經 的闡釋 道德經 強調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無獨有偶,在檢閱 資本論 目錄時我們發現 無論 資本的生產過程 還是 資本的流通過程 都有關...

資本論為什麼在金融危機時期暢銷?

資本論 全稱 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批判 是德國思想家卡爾 海因里希 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 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資本論 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第二卷在資本生產過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