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唐朝行政區的劃分情況唐朝行政區劃的簡介

2021-03-04 10:07:28 字數 4789 閱讀 8096

1樓:匿名使用者

1.道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為省幷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勢劃全國為10道。這10道是: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和嶺南。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由10道變15道,山南分置為東、西二道,關內道長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圖6)經玄宗改置,諸道的範圍漸成定製。

唐道下轄府、州,府、州下領縣。貞觀十三年(639年),10道統領府、州358,縣1551;開元末年(740年),15道統領府、州328,縣1573。此時,唐朝的疆域已超過漢武帝全盛時期。

(37)

2.府在唐代的行政區劃中,不但有唐太宗新開的「道」,還有唐玄宗新開的「府」。最早設府是在開元元年(713年),玄宗公升國都雍州為京兆府,公升陪都洛州為河南府。以後,設定和改置的府增多,成為唐朝行政區劃中的乙個重要的單位。

綜觀唐代諸府大致可分為三類:(1)諸京都(包括陸續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駐蹕之地改置為府,以示不同於常州,如幷州改置為太原府,荊州改置為江陵府。終唐之世,此類府有10個:

京兆府(原雍州)、興德府(原華州)、鳳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興唐府(原陝州)、河中府(原蒲州)、興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江陵府。(2)在內地重要地區置都督府。都督製起自曹魏,當初專理軍事,不涉民政;晉始兼任刺史;北周時改都督為總管;唐武德七年(627年)改稱都督,兼理軍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區劃之一級,如揚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

景雲初年(710年),唐有都督府24,分轄國內各州,惟畿內諸州不隸。但不久即以權重而廢。(3)邊地置都護府。

都護之名起自西漢,當時在西域設有都護。唐太宗平定高昌後,始設安西都護府,其後漸次增置,至唐中宗時共有6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38)

3.節度使

其名起於魏晉,但僅是乙個官銜名稱,並無管轄區域。景雲二年(711年),唐以涼州都督充任河西節度使,此名稱才確定,並列入正式邊疆官制。至唐玄宗開元和天寶之間,已增至10個節度使:

河西節度使、范陽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嶺南節度使。它們都分布於邊地。安史之亂以後,節度使制被濫用於內地,使這種原為邊關的軍事制度變成為內地實際的行政區劃單位,而且大者連州十數,小者亦兼

三、四。(39)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肅宗時(756—761年)節度使已有44;又據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所載,在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唐全國有節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區劃單位——道,在此時(安史之亂後)已徒有虛名了。

縱觀唐朝的行政區劃制度,應該說這是中國行政區劃沿革史中的乙個大變革時期。唐太宗創立了「道」,唐玄宗把「府」引進行政區劃中來,唐睿宗又把節度使變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區劃基本上成為**制,主要是道—府(州)—縣。後期的道—節度使—府(州)—縣製,由於道已為虛設,實際上還是**制

2樓:匿名使用者

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裁并州,郡,依山川形勢劃全國為十道:關內

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又將山南道分為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把江南道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又從長安城周邊從關內道中劃出若干州、縣,組成京畿道;從洛陽城周邊劃出若干州、縣,組成都畿道;這樣唐朝的行政區就從十道變成了十五道;唐朝設定的節度使: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洛陽、平盧、劍南、嶺南;其正式設定於唐玄宗開元年間(713年~741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唐初設道,一國十道!到中期改設節度使!這一變化是唐末藩鎮割距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幫助你!

唐朝行政區劃的簡介

4樓:我是龍的傳人

唐朝行政區劃,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國歷代行政區劃沿革中比較重要的轉折時期。在較長時期內,唐朝採用了「道州縣」**制,但是「道」的實際許可權相互間差異很大,變革繁多,而且其基礎往往是節度使的實際權力膨脹,所以這一體系常被稱為「虛**」。而且唐朝疆域經歷了顯著的擴張到鼎盛到縮減的過程,後期逐漸趨向五代十國的**狀態,行政區劃的記載已經非常不完整。

但是唐初始設的「道」的概念,仍然影響了之後的宋朝,並成為「路」的原形。

唐朝還將部分比較重要的州命名為府,以示與一般州的區別。同時,與府並列的還有都督府與都護府,但是都督府由於都督權力太大,在設立後又撤除。唐太宗平定高昌後,始設安西都護府,其後漸次增置,至唐中宗時共有6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唐朝還按照經濟、地理等因素,將所有的州(府、郡)和縣分級,其中州最多分為輔、雄、望、緊、上、中、下,共七等,縣則分為京(赤)、畿(望)、上、中、中下、下。各級行政區按照級別的不同,其官吏級別、人數等建制都有所不同。

劃分:1、道

627年(貞觀元年),唐太宗為省幷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勢劃全國為10道。這10道是: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和嶺南。

733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由10道變15道,山南分置為東、西二道,關內道長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經玄宗改置,諸道的範圍漸成定製。

太宗初設各道大致範圍:

關內:大致相當於今陝西中、北部,甘肅隴東以皮內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大致相當於今河南、山東二省黃河以南、江蘇、安徽三省淮河以 北的地區。

河東:大致相當於今山西全省與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河北:大致相當於今河北長城以南.河南及山東二省的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山南:大致相當於今四川東部,陝西、甘肅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區。

隴右:大致相當於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的地區。

淮南:大致相當於今安徽、江蘇二省淮水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

江南:大致相當於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蘇、 安徽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貴 州東北部的地區。

劍南:大致相當於今四川中部和雲南北端。

嶺南:大致相當於今 廣東、廣西二省和越南東北部的地區。

玄宗時增設的幾個道大致範圍:

江南東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蘇長江以南地區。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東部長江以南地區。

黔中道:今貴州全部及其與四川、湖南、廣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山南東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陝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東為山南東道。

山南西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陝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西為山南西道。

京畿道:分關內道長安附近諸州增設京畿道。

都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諸州增設都畿道。[8]

唐道下轄府、州,府、州下領縣。639年(貞觀十三年),10道統領府、州358,縣1551;開元末年(740年),15道統領府、州328,縣1573。此時,唐朝的疆域已超過漢武帝全盛時期。

京畿道北部.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南部河北道北部山南東道 山南西道隴右道東部.

隴右道西部(安西都護府).河東道北方各道

2、府在唐代的行政區劃中,不但有唐太宗新開的「道」,還有唐玄宗新開的「府」。最早設府是在713年(開元元年),玄宗公升國都雍州為京兆府,公升陪都洛州為河南府。以後,設定和改置的府增多,成為唐朝行政區劃中的乙個重要的單位。

綜觀唐代諸府大致可分為三類:

(1)諸京都(包括陸續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駐蹕之地改置為府,以示不同於常州,如幷州改置為太原府,荊州改置為江陵府。終唐之世,此類府有10個:京兆府(原雍州)、興德府(原華州)、鳳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興唐府(原陝州)、河中府(原蒲州)、興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江陵府。

(2)在內地重要地區置都督府。都督製起自曹魏,當初專理軍事,不涉民政;晉始兼任刺史;北周時改都督為總管;627年(唐武德七年)改稱都督,兼理軍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區劃之一級,如揚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710年(景雲初年),唐有都督府24,分轄國內各州,惟畿內諸州不隸。

但不久即以權重而廢。

(3)邊地置都護府。都護之名起自西漢,當時在西域設有都護。唐太宗平定高昌後,始設安西都護府,其後漸次增置,至唐中宗時共有6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都護府

3、節度使

其名起於魏晉,但僅是乙個官銜名稱,並無管轄區域。711年(景雲二年),唐以涼州都督充任河西節度使,此名稱才確定,並列入正式邊疆官制。至唐玄宗開元和天寶之間,已增至10個節度使:

河西節度使、范陽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嶺南節度使。它們都分布於邊地。安史之亂以後,節度使制被濫用於內地,使這種原為邊關的軍事制度變成為內地實際的行政區劃單位,而且大者連州十數,小者亦兼

三、四。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756—761年(唐肅宗時)節度使已有44;又據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所載,在806—820年(憲宗元和年間)唐全國有節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區劃單位——道,在此時(安史之亂後)已徒有虛名了。

縱觀唐朝的行政區劃制度,應該說這是中國行政區劃沿革史中的乙個大變革時期。唐太宗創立了「道」,唐玄宗把「府」引進行政區劃中來,唐睿宗又把節度使變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區劃基本上成為**制,主要是道—府(州)—縣。後期的道—節度使—府(州)—縣製,由於道已為虛設,實際上還是**制。

5樓:ゆ追夢丶囂

唐朝行政區劃,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國歷代行政區劃沿革中比較重要的轉折時期。在較長時期內,唐朝採用了「道州縣」**制,但是「道」的實際許可權相互間差異很大,變革繁多,而且其基礎往往是節度使的實際權力膨脹,所以這一體系常被稱為「虛**」。而且唐朝疆域經歷了顯著的擴張到鼎盛到縮減的過程,後期逐漸趨向藩鎮割據的**狀態,行政區劃的記載已經非常不完整。

但是唐初始設的「道」的概念,仍然影響了之後的宋朝,並成為「路」的原形。

惠州的行政區劃蘇州的行政區劃

惠州市轄下有的行政區域有惠城區 惠陽區和惠東縣 博羅縣 龍門縣共2區3縣。惠州的地理位置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低緯度,北迴歸線橫貫惠州市。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屬 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氣溫22度,7 8月份惠州降雨較多,9 10月份天氣晴朗。惠州市陸地面積1.1...

成都新的行政區劃四川的行政區劃

舞璇瀅 截至2016年,成都市轄錦江 青羊 金牛 武侯 成華 龍泉驛 青白江 新都 溫江 雙流 郫都11個區,簡陽 都江堰 彭州 邛崍 崇州5個縣級市,金堂 大邑 蒲江 新津4個縣。共259個鄉鎮 205個鎮 54個鄉 116個街道。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地區 1 武侯區 武侯區於1991年1月1日正式成...

麻城的行政區劃

k笨蛋 麻城市共轄3個街道 15個鎮 1個鄉 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716個行政村,7461個村民小組,市區由龍池橋 鼓樓 南湖三個街道辦事處組成。1997年,麻城市面積3747平方千米,人口112萬,轄3街道12鎮13鄉 鼓樓街道 龍池橋街道 南湖街道 宋埠鎮 白果鎮 夫子河鎮 岐亭鎮 中館驛鎮 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