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興中國的戲曲

2021-03-04 09:14:40 字數 2501 閱讀 7190

1樓:任風弄月露劍輝

首先**撥款資助.**是需要出錢資助,使戲曲得以有助力發展.其必先在乙個時期內對好演員,好樂師,好篇劇,好作曲這些人才予以高薪.

如果乙個崑曲演員,能有一百萬年薪.我睇一定n多人趨之若鶩的去學.

第二,要宣傳.讓年輕人能很容易,很隨便就接觸到戲曲.而且很容易就能學懂看戲曲.

這樣要有足夠的表演場地,要有足夠的演出人才.還有足夠的宣傳平台,其中乙個重要的宣傳平台就是網路.

現在沒有乙個**,是綜合教、學、點評、歷史介紹、資料查詢等綜合戲曲知識的大型**的。

第三,要培養人才.無論篇劇,作曲,樂師,演員,現在統統不足.

2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社會是乙個快節奏的社會,而戲曲的一大特點是唱詞一般都要拖很長,這讓喜歡勁歌熱舞的年輕人不適應,戲曲講究的是一種意象一台戲只有幾個人但能表現的千軍萬馬,而現在的電影電視大片中龐大的效果場面相比更容易吸引現代人的眼睛,時代在進步,古老的戲曲想在現代社會的大熔爐中存活下來只有吸收一些現代影視**藝術中能吸引人的東西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培養觀眾。有人看才有人學,有人演,才發展。

考試加分,學生家長就有興趣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悲觀。

乙個是戲曲人自己的努力。

乙個是社會大環境的改變。

5樓:匿名使用者

只說三個字:不可能,只說兩個字:沒門,只說乙個字:扯。

對現今的戲曲文化有什莫看法?怎樣振興本地的戲曲文化

6樓:洛影軒

戲曲這門藝術衰落的原因有很多,我試著講幾點。首先,說它們全都衰落是不對的。有些戲曲還是很有市場的,如青海的皮影、山西晉劇、陝西秦腔、河南豫劇、黃梅、越劇等等。

他們在目前看來發展還是比較好的,不過衰落只是推遲了些時間。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並不是衰落,這只是歷史規律而已。目前戲曲只是發展到了低谷,並不是衰落。

這就好像歷史上朝代更替一樣。歷史上的戲曲也是這樣,元雜劇沒落了,發展出來了明傳奇;雅部衰落了,花部就繁榮了。現在的戲曲正是處在這個轉型時期。

現在戲曲貌似沒落的樣子也是有原因的。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主觀上講,戲曲本身出現了一些問題。

如化妝問題、表演問題、內容問題等。化妝問題直接影響到了內容。由於戲曲化妝承襲了明**裝,引入了少量清**裝,又有繁複的水紗勒頭、盔套甩髮、旦角頭飾等。

這些東西在表現現代服裝上很難被接受,但如果就用現代服裝的話那又使戲曲失卻了畫般的美感(戲曲舞台上每乙個演員走位都像一幅中國水墨畫一樣)。另外,有些戲曲演員在表演的時候只知道程式,卻不知道程式以外的表演要比程式表演更為重要。程式表演再好好練過功後是很容易表演好的,但程式以外的東西就是看演員表演功底和對生活的觀察了(這種情況在崑劇裡是比較少的)。

最後,內容上也是與現代不符,能保留下來的劇目經典劇目除了《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真正保留下來比較常演以外。沒有一出劇目是可以保留常演的。就算是以上三出劇目,也是國家大力扶持後才得以保留。

真正國家不用扶持,能常演的劇目還是舊的經典。 那麼客觀呢?我就要說說觀眾的問題了。

現在能看懂戲曲的觀眾越來越少了,使得表現力非常強的戲曲沒有人能看懂(可悲呀)。人們還有乙個誤會就是欣賞戲曲是「聽」而不是「看」。這就使戲曲的舞台表演性喪失在這種觀念中了。

戲曲是集**、舞蹈、美術、表演於一身的藝術形式,單純說聽只看到了他的**性而忽視了它的其他三性。另外,十年文革對戲曲的傷害也是不可忽視的,它除了使演員斷代外,還使觀眾斷代。演出沒有觀眾就好像商品沒有市場,沒有市場自然會被淘汰。

還有,現代人都是很浮躁的,沒有乙個人願意稍微安下心來去品品戲曲,當他真的品出味道後肯定會愛上戲曲。全中國有三百多個劇種,我就不信沒有一款**是適合你的。只要你願意去聽。

最好別說你聽不懂,當你真正的了解了戲曲的**體系是很容易聽懂的。 有人說:現代生活節奏快了,而戲曲唱腔多慢是一板一眼的,所以很難為多數人接納。

我認為是不對的,如果真是因為戲曲慢的話,那你可以聽聽京劇的【西皮流水】、【西皮快板】,豫劇的【二八板】、【二八連板】,晉劇的【二性】、【小流水】,秦腔的【二六板】、【代板】等等板式,它們的速度我相信,有的《雙節棍》都趕不上。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就是地方戲中的方言問題。多數地方戲都適合自己的方言配套的,這很容易使一些觀眾聽不懂唱詞,也就不難理解的為什麼喜歡的人越來越少。

振興的話,從簡而談吧,主要需要三方面協作。 首先戲曲方面需要注重表演,擴大服裝容量,內容貼近群眾,培養新生觀眾,普及戲曲知識,講解如何鑑賞,等。 其次觀眾方面要支援傳統藝術,認真聆聽內容,主動了解戲曲,了解**體系,了解如何鑑賞,不對戲曲文化排斥。

最後國家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我說說關於戲曲教育的見解吧,戲曲的教育我認為很重要,無論是地方戲還是京劇崑曲,起碼在小學的**這門課程中教育中有一定的比重,孩子們多少應有些接觸,從小不應該對戲曲產生牴觸感。在語文和歷史中也應有所比重,現在人教版中,關於京劇的內容都是選修,我認為這樣不會引起學生重視,起碼在與歷史選擇題中有一道題。

(沒寫完呢)

中國戲曲人物用色特點,中國戲曲的特點

臉譜化,使人一目了然。中國戲曲的特點 中國傳統戲曲的特點。1 綜合性,中國戲曲集文學 美術 說唱 雜技 武術 舞蹈等於一身,同時又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 2 虛擬性,戲曲通過虛擬的變形手法來反應生活 3 程式性,戲曲的程式性體現在表演 身段 劇本 形式 角色 行當 唱腔 服裝 化妝等各個方面。中...

中國有什麼戲曲

中國戲曲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最具代表 專性有 屬京劇 越劇 黃梅戲 評劇 豫劇 崑曲等。其中京劇盛行於20世紀 三 四十年代,形成於北京,有 國劇 之稱,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本劇的特色是氣勢恢巨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臉譜文化。而豫劇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乙...

簡述中國古代戲曲的名族特色,中國傳統戲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中國戲曲在世界劇壇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美學特徵。首先,中國戲曲強調神似 強調寫意。戲曲舞台上所表現的生活與現實生活的形態是不同的,它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加工,是變其形而傳其神 寫其意。戲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麼空間,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隨意而定,自由變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