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對世界文化的主要貢獻

2021-03-04 07:14:53 字數 4999 閱讀 9913

1樓:華泉

一、羅馬帝國和

1.羅馬帝國(西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縮寫spqr),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是古羅馬文明的乙個階段。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乙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乙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西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安敦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在位時(公元98年—公元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內憂外患下滅亡;公元202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滅亡。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公元476年—公元2023年)。

2.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

拜占庭帝國(395年—2023年)即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又稱新羅馬,帝國核心位於君士坦丁堡和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領土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領土還包括義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395年,羅馬帝國**為東、西兩部分,其中的東羅馬帝國延續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間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到了17世紀,西歐的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古代羅馬帝國和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便引入了"拜占庭帝國"這一稱呼。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對於今日的東歐各國有很大的影響,其儲存下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學思想也為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束縛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

拜占庭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2023年,帝國的首都新羅馬(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直到2023年收復。202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今為伊斯坦堡),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二、文化

1.語言

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亦是義大利地區的當地語言。拉丁語在帝國時期至少分為兩類:即古典拉丁語和通俗拉丁語。

古典拉丁語作為書面語言,而通俗拉丁語一般作為口語。古典拉丁語非常穩定,從帝國時期一直到中世紀都沒有發生改變。通俗拉丁語在帝國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變非常多,逐漸演變成羅曼語族諸語。

2.自然科學

農業西班牙人科路美拉,著有《農業論》12卷,講述農牧技術和管理以及社會經濟,這本著作對中世紀的莊園有很大影響。

醫學提比略時期的名醫塞爾蘇斯(前30年—45年),著有《醫學大全》8卷,其中7—8卷記載了許多手術,且敘述詳細。馬可·奧勒留時期的名醫蓋倫(129年—199年),任御醫多年,著述頗多。蓋倫使用猴類解剖以推測人類的身體結構,這開了解剖學的先河。

蓋倫還提出「三靈氣」說,即「活力靈氣」、「自然靈氣」、「靈魂靈氣」,以解釋人體的生理機制。蓋倫的藥物學著述介紹了各種藥材,大約有820餘種,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蓋倫的學說被中世紀的西方奉為經典,並成為了阿維森納的主要參考資料,直到17世紀哈維提出血液迴圈理論。

天文學埃及天文學家托勒密(85年—168年),著有《天文集》13卷。該書集古代希臘羅馬天文學之大成。書中使用幾何系統來描述天體運動,並有包括1022顆恆星的星圖,在古代是極其完備的。

另外書中還論及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儀器的製作與使用等等。但由於托勒密信奉「地心說」,為了使這種理論成立,他設計了一種極其複雜的天體幾何系統,以解決一些地心說的推算與實際不符的問題,使推算結果與實際觀測大致相近。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托勒密的學說在歐洲佔統治地位。

地理學斯特拉波(前64年—23年),著有《地理學》17卷。其中對當時羅馬人的「已知世界」描寫詳盡,內容包括歐洲各地以及西亞和北非,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在書中還**了環境對各地經濟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發現以前,該書是西方最為詳盡的地理著作。

老普林尼(23年—79年),著有《自然史》37卷,內容包括當時科學的各個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學、農業、礦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讀書和見聞的筆記為基礎寫成,全書並無分類,較為雜亂,《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於記敘了各種事物2萬多項,摘錄各種文獻2千多種,使得當時許多珍貴的科學紀錄流傳下來。是古代極其少見的百科全書式著作。

3.哲學

新斯多葛派哲學在帝國時期盛行,主要哲學家有塞涅卡和皇帝馬可·奧勒留,宣揚宿命論和禁欲主義。

塞涅卡(前4年—65年),皇帝尼祿的老師,認為哲學的目的在於將人引向德性,主張抑制慾望追求道德。然而塞涅卡本人卻言行不一,大肆斂財。皇帝馬可·奧勒留著有《沉思錄》,主張忍耐克制。

[10]

三世紀危機後,新柏拉圖主義集中了當時的神秘主義,代表人物有普羅提諾和普羅克洛。稱神為世界本源,是絕對無限的存在,且不可認識;而人的肉體是罪惡的本源,人必須要擺脫肉體,方能與神交往,獲得真理。這便是「人神合一」的學說。

**教方面出現了被稱為「教父神學」的神學,代表人物是聖奧古斯丁。聖奧古斯丁著有《論上帝之城》、《懺悔錄》等,將新柏拉圖主義融入**教教義中。教父哲學以哲學論證很多現今的基本教義,主要的有神論、三位一體論、創世論、原罪論、救贖論和天國論等等。

4.史學

屋大維時期的史學家李維(前59年—17年),著有《羅馬建城以來史》(又稱《羅馬史》)142卷,現存36卷,敘述傳說中的羅慕路斯始建羅馬城至9年的歷史。這部史書是西方史學的第一部通史。

塔西陀(55年—120年),著有《歷史》12卷,主要敘述弗拉维王朝統治時期的歷史。由於塔西陀在政治上傾向於共和派,反對皇帝,所以在書中批評現實,歌詠古代英雄。此外,還有《日耳曼尼亞志》、《編年史》和《阿格里科拉傳》等著作傳世。

蘇維託尼烏斯(約69年-122年後)。其生平資料主要**於小普林尼的《書信集》。著有《羅馬十二帝王傳》,以傳記形式敘寫羅馬帝國初期十二位君主,注重刻畫奇聞異事,但史學嚴肅性不足。

阿庇安(約95年—約165年),著有《羅馬史》,共24卷,現有11卷完整。上始於羅馬王政時代,下止於2世紀初圖拉真皇帝時期,涵蓋近900年的歷史。

尼科公尺底亞的阿里安。著有《亞歷山卓遠征記》,是現存最為詳盡的亞歷山卓大帝傳記作品。另外,有不少軍事與哲學著作保留下來,大多篇幅較短。

阿公尺亞努斯·瑪爾塞利努斯(330年—395年),安條克人。著有《晚期羅馬帝國史》,敘述96年至378年皇帝瓦倫斯敗亡的歷史。該書現存後18卷,即第14—31卷,記載的是354年至378年的歷史。

5.法學

二世紀的法學家蓋約,著有《法學階梯》。

三世紀,法學家編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爾莫格尼安法典》,儲存了大量皇帝的敕令和法令。羅馬法對現代社會的法律制定有深遠影響,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如債法、物權法等,皆帶有羅馬法的影子。

6.建築

圓形競技場(又稱羅馬大競技場、羅馬鬥獸場),建於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時期,有3層拱門,可容納數萬人,是舉行角鬥表演的地方,修有複雜的地下設施供角鬥表演使用,甚至可以灌水來進行海戰表演。

凱旋門也發源於羅馬,是為皇帝凱旋而建。羅馬古城中現存有三座凱旋門,一座為提圖斯於71年所建,一座為塞維魯於203年所建,一座為君士坦丁大帝於315年所建,上有精美浮雕。

7.農業

羅馬帝國的經濟中,最重要的是農業。帝國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在帝國各地都有種植,尤以東方各省為勝。帝國的經濟作物主要是橄欖和葡萄,地中海地區是葡萄和橄欖的主要種植地。

帝國每年都要從東方行省輸入大量糧食、酒和油,東方行省也是帝國稅收的重要**。帝國的農業生產效率並不高,常見的還是二區輪作,使用擺桿步犁耕地的也多於使用鏵犁耕地的。帝國的農業產業主要是大規模的莊園,使用奴隸和隸農勞動,小農幾乎消失。

在帝國後期,這些莊園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稅收。

8.手工業

羅馬帝國的手工業中,最主要的是陶器製作,因為糧食、酒、油等商品的運輸都要使用陶器。義大利的製陶中心主要在波佐利。高盧的製陶業也很有競爭力,高盧人還發明了雙耳尖底甕。

西班牙的採礦業非常發達,為國家所壟斷專營。紡織業方面,帕多瓦的呢絨、西班牙的毛料大氅和高盧的一種帶有風帽的大衣都比較有名。西班牙還有一種制魚汁的手工業,這是一種用魚製成的調味料。

三、羅馬帝國以及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對世界文化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創造了羅馬法,從共和國時期的十二銅表法到體系完備的查士丁尼法典,這部奴隸制法典對於後世歐洲國家乃至世界的法律修訂具有指導作用。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亦稱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1.羅馬私法體系。羅馬法的有關私法體系,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鑑與發展。

《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就是對羅馬法的繼承和發展。如2023年制定的《法國民法典》,就繼承了《法學階梯》的人法、物法、訴訟法的體例;而2023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則是以《學說匯纂》為藍本的,形成了總則、債法、物法、親屬法、繼承法。法、德兩國的民法體系,又為瑞士、義大利、丹麥、日本等眾多國家直接或間接的加以仿效。

●2.羅馬法中許多原則和制度,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如公民在私法範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不告不理」、一審終審原則等,權利主體中的法人制度、物權制度、契約制度、陪審制度、律師制度等。

●3.羅馬法的立法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平。它所確定的概念、術語,措詞確切,結構嚴謹,立論清晰,言簡意賅,學理精深。

除此之外,**教也是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扶植的,很多人提出過,即使沒有君士坦丁,**教也能夠發展為世界性宗教,理由是在君士坦丁之前的許多羅馬皇帝都對**教徒進行了殘酷壓迫,但並沒有能阻止**教發展壯大的趨勢。這顯然是值得懷疑的。聯想到摩尼教,也曾經傳播到世界各地,擁有無數虔誠的信徒,也曾屢受壓迫而不改其發展壯大的趨勢,在羅馬帝國時代曾成為**教的重要對手。

但摩尼教始終未能在重要國家取得國教的地位,相反多次受到殘酷**,在千餘年的飄盪之後,終於消失在人類文明的歷史舞台上。聯想到尼西亞會議的作用,可以預見,假如沒有君士坦丁,**教也可能在某個時代,被某個帝王扶植來,但此時的**教也必然帶有這個時代留下的烙印,而與今天看到的**教大為不同。,

西羅馬帝國和西漢的異同,羅馬帝國和我們的西漢王朝有哪些異同點啊

軍事羅馬以重來步兵為主,士兵源手持可以將整個身體擋住的大盾與一根極長的長矛。羅馬的騎兵不多,主要以戰車為主,但是戰車並不像中國戰國時期的那麼大型的三人戰車,而是由兩人乘坐的小型戰車,車上只有弓箭手與騎手。西漢以步兵為主,士兵的主要 是環首刀,部分士兵會使用戟或者是槍,還有大量士兵是使用弓或者是弩。因...

古羅馬帝國的興衰

古羅馬大至經過王政時代 西元前753年一509年 相當於中國春秋時期。羅馬共和時代 西元前509年一西元前27年 相當於中國戰國到西漢和帝時期。羅馬帝國時期 西元前27年一公元476年 公元1453年。三個時期。西元前八世紀義大利台伯河附近七個山丘的村莊走向聯合,修建城l牆。這就是羅馬城,也叫七丘之...

古羅馬帝國為何會一分為二,羅馬帝國為什麼分裂成兩部分

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是由於汪達爾人的崛起 古羅馬帝國為何被 為東 西兩個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為什麼要分成兩個?東西羅馬帝國的宗教的差異是什麼?古羅馬帝國為什麼會分解成東羅馬和西羅馬兩部分?5 羅馬帝國為何 成東西兩部分?若是考試題,應該答 西元前世紀,羅馬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地理原因 乙個是西方,乙個是...